北京服装学院港台地区冬奥志愿者:收获光荣,经历美好
2月4日,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隆重开幕,各项比赛正在紧张进行中。在众多志愿者中,我校来自港台地区的两名女生——林风序、吴乐仪也在紧张忙碌着。在她们完成了一天的工作后,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国际学院、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学工主管周怡琛老师通过电话连线对她们进行了简短的访谈。在连线中可以听出,她们的声音由于长时间户外工作已经略显沙哑,但仍然透着热情和骄傲。
林风序,女,中国台湾,2018级视觉传达设计本科生
吴乐仪,女,中国香港,2019级视觉传达设计本科生
周老师:冬奥会已经开幕一周多了,先来给我们说说你们这次的主要工作吧。
志愿者:我们在这次北京冬奥会负责的是颁奖广场的赛事服务,从2月6号开始到2月19号结束,总共会颁发32个奖项。颁奖广场是冬奥会与夏奥会最不一样的地方,因为是冬奥会特别设置的一个场馆。此次北京颁奖广场设在奥林匹克公园内,鸟巢和水立方的中间,是一个临时搭建的户外场馆。我们主要面对前来参加仪式的观众,提供客流管理、检票验票、引导服务、观赛服务保障等服务,为前来的观众提供便利的环境与更好的氛围。
周老师:你们在学校的学习体验和收获都有哪些?
志愿者(林风序):学习成绩自己还算满意吧,在老师们的指导帮助下,去年我的学年成绩是第一名,获得了台湾学生特等奖学金,特别高兴,今年面临毕业,正在准备论文。平时我们也会尽心尽力对待每项课业,也乐于参与各种活动,希望自己能不断向前追求更多的可能性。
志愿者(吴乐仪):我是香港奖学金的一等奖,还加入了学校排球队,参加了北京市大学生排球联赛,获得了三等奖,觉得大学生活很充实。就像这次参加冬奥会志愿者工作一样,都是美好的经历。
周老师:在培训和准备的过程中,你们做了哪些努力与付出呢?有没有一些特殊的经历?
志愿者:为了参加此次冬奥会的志愿服务,我们首先在学校参与了多次的线下会议,对培训内容有初步的了解。之后还有线上的IKM课程培训和考试,全部的课程都通过了才能够正式上岗。进入闭环后经历了各类场馆培训、岗位培训,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冬奥志愿者。我们志愿者们为了冬奥能顺利举办,贡献了春节回家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在校与老师、同学和教职员工一起过年,但这也是一个特别的经历。培训期间在各方面都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与了解,从习俗文化到地域特色,对于我们都是与众不同的体验,在准备过程中与其他志愿者的交流也让我们学习到更多不同的地方特色,让我们在面对不同观众时都能有更好的应对方式。
周老师:身为来自香港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大学生志愿者,能够参与北京冬奥会的志愿服务工作,你们最大的感受是怎样的?
志愿者:我们来自香港和台湾,能够成功入选为这次北京冬奥会的志愿者是一件很荣幸和值得骄傲的事情。因为我们不仅仅能在如此盛大的奥运会中贡献自己的力量,而且我们还代表着各自地区的形象,所以我们要比别人肩负着更多的重任。在这次工作中也感受到了我们中国国力的不断强大,很多科技的细节都得到了外国朋友的称赞,自己当然很高兴了!
周老师:参与一段时间的工作后,现在对奥林匹克精神有没有一些新的理解?
志愿者:在参与冬奥志愿者期间透过体育赛事、团队协作、小组之间的相互了解协调、团队里的友谊、所有人一心为冬奥服务的团结精神等等,在各方面都让我们对于奥林匹克精神有了更深刻的体悟。
周老师:家人对你们参加志愿活动有哪些鼓励?
志愿者:家人们非常支持我们成为这次冬奥会的志愿者。因为这有可能是人生只此一次的经历,十分珍贵,所以他们都鼓励我们参加,也叮嘱我们要尽全力为冬奥服务。
为了不影响她们随后的工作总结和第二天的工作,我们没有耽误她们太多的时间,相信她们一定能够出色完成这次志愿服务工作,诠释出中国的办赛水准和大国姿态,展现出北服学子和祖国两岸青年的热情与优雅,用微笑为祖国赢得世界的赞誉。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