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办好思政课、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明确要求。2019年的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高度评价思政课教师在铸魂育人中的重要作用。他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既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思政课教师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也为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打造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切实发挥思政课教师的关键作用,是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夯实立德树人主阵地的必然选择,也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切实发挥思政课教师关键作用的价值意蕴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而教师是办好思政课的关键所在。作为“关键中的关键”,思政课教师使命崇高,责任重大,作用不可替代。
思政课教师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建设发展,把办好思政课作为关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的战略性、基础性工作。他强调:“当前形势下,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作为思政课教学的承担者,思政课教师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是我们党面向青年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致力于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个人理想信念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强国必先强教,切实发挥思政课教师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方面的重要作用,是实现教育历史责任的应有之义。
思政课教师承担传播知识、塑造灵魂的光荣职责,是促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思政课教师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培养专业素质良好、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推动当代中国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职责。具体而言,思政课教师要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己任,在教学实践中给予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滋养,帮助学生形成崇高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离不开信仰坚定、学识渊博、理论功底深厚的思政课教师。从这一意义上讲,切实发挥思政课教师在传播知识、塑造灵魂方面的作用,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抓手。
思政课教师具备启迪心智、引导人生的宏大追求,是广大学子成长成才的指路明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作为学生成长的领路人、启蒙者,思政课教师对学生的健康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这应该是思政课教师始终如一的追求。立足思政课堂主阵地,以自己良好的思想和道德风范去影响和培养学生,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是思政课教师至关重要的课题。广大思政课教师要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可以说,切实发挥思政课教师在呵护学生心灵、开启学生智慧方面的作用,正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切实发挥思政课教师关键作用的时代要求
作为思政课建设的主力军,思政课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直接决定着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了教师素养的培育方向,即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广大思政课教师应自觉对标“六要”标准,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争做政治坚定、情怀深厚的信仰之师,思维创新、视野广阔的有识之师,严于律己、人格正直的品行之师。
思政课教师要提高政治素养,涵养深厚情怀,做好信仰之师。政治强、情怀深是思政课教师素养的统领之要,要求思政课教师在思想上坚决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在行动上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与社会。具言之,一是坚定政治信仰,筑牢思想根基。学精悟透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认真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化理论武装。二是站稳政治立场,保持政治清醒。坚守马克思主义立场,以高超政治判断力、强大政治领悟力和坚决政治执行力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三是培育深厚情怀,砥砺初心使命。怀揣浓郁的家国情怀,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葆有宏阔的世界情怀,生动讲好中国故事;坚守真挚的人民情怀,始终把学生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厚植绵长的文化情怀,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思政课教师要培养创新思维,努力拓宽视野,做好有识之师。思维新、视野广是思政课教师素养的关键部分。思政课教师应做守正创新的有为之师、视野广阔的博学之师、胸怀天下的明达之师,善于运用创新思维和辩证思维,在多维对比中抓关键、找重点、明规律。具言之,一是夯实理论功底,拓展课堂深度。精通基本原理、把握发展脉络、熟知学科前沿,以理论素养的厚度支撑思政教学的底气。二是紧跟时代步伐,提升课堂实效。国际形势波谲云诡,国家建设日新月异,思政课教学必须坚持需求为导、内容为王、科技为辅,做到常备常新、常讲常新。三是开拓时空视野,延展课堂宽度。思政课教学涉及学科广、方面多,思政课教师必须具备复合的知识视野、宽广的国际视野和纵深的历史视野,娴熟驾驭课程内容,以透彻的学理回应学生。
思政课教师要坚持自律自励,锤炼正直人格,做好品行之师。自律严、人格正是思政课教师素养的根本底色。思政课教师应以高尚人格和道德操守影响感化学生,在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的同时,促进学生价值观的塑造和全面发展。具言之,一是坚持以身立教,做到为人师表。思政课教师要注重立德修身,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二是秉持仁爱初心,关注学生成长。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思政课教师应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用信任欣赏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三是培育堂堂正正、光明磊落的高尚人格。思政课教师承担的是思想引导、灵魂塑造、心灵净化的工作,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涵养浩然正气,以独特的人格魅力润物于无声,为学生开启真理之门、把稳思想之舵、指引人生航向。
切实发挥思政课教师关键作用的有效路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聚焦思政课改革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发生了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取得了显著成就。在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的新历史起点上,应继续以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为抓手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发挥好思政课教师关键作用,努力提高思政课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成效。
坚持党的领导,确保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方向性。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坚持党的领导是做好教育工作、推动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保证。一方面,各级党委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和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重要论述的指引下,倾力打造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另一方面,广大思政课教师也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致力于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创新工作机制,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专业性。打造具备专业性、充满活力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必须创新工作机制。要优化选聘机制,把好把严教师“关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要”要求,规范遴选条件和程序,建设一支政治过硬、素养全面、师德高尚的思政课教师队伍。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补充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健康血液。完善思政课教师培训体系,定期组织开展教学研讨、专业培训;统筹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工作,不断为思政课教师队伍输送高水平人才。要改革教师评价机制,有效发挥指挥棒功能。正确认识思政课在价值评价体系上的特殊性,克服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等弊端,将评价重点放在教学和教学研究上,让思政课教师成为专意灵魂塑造事业的工程师。
强化保障措施,实现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系统性。思政课教师要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仅需要自身积极努力,也需要政策保障支持。要丰富教学资源,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加强教育教学设施建设,利用新型技术拓展智慧教育平台服务功能,让广大思政课教师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完善惠师举措,提高教师待遇和地位。因地制宜设立思政课教师岗位津贴,充分肯定思政课教师铸魂育人的重要作用,营造尊师敬师爱师的良好氛围。要落实激励政策,激发教师积极性。积极推进榜样人物、优秀教学成果表彰评选工作,加大精神荣誉、发展机会等方面的奖励力度,提高思政课教师育人内驱力。
千川汇海阔,风好正扬帆。作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的亲历者,笔者五年前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和要求,五年来更见证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的重大成绩。面向未来,新时代新征程更加呼唤我们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重要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为指引,精准把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突破点,努力培养一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更加切实发挥思政课教师的关键作用。
作者:任友群(山东大学党委书记)
来源丨《中国教育报》
2024年03月14日第5版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