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工作研讨会暨国际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启动仪式在北京举办。会议围绕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时期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就高校双一流建设、国际合作、来华留学、教育品牌国际化、国际教育资源共享等多方面议题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来自国内外100多名专家、学者及高校、机构嘉宾参加会议。
中国科学院大学规划办主任刘继安
中国科学院大学规划办主任刘继安做了《大学国际联盟发展与运行机制初探》的报告,刘继安主任从大学国际联盟发起的背景、发展趋势讲起,详细介绍了目前主要大学国际联盟合作模式及运行方式,以及在我国大学在大学联盟中扮演的角色与存在的问题等方面,最后就我国大学参与大学国际联盟存在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
刘继安主任介绍,进入21世纪,大学联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究其原因,一是资源驱动和战略资源的驱动,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大学不得不进行产业化的发展,以及拓展教育市场。再一个就是全球化,全球化涵盖范围广泛,推动了教育产品、教育服务以及资金的全球化市场形成,同时加剧了高等教育对机构、对资源的竞争。此外还有大学排名,大学排名已经改变了教育生态系统,有近30个国家制订了自己的教育计划,重点或选择性地投资建设他们的一流大学和学科,这种情况下,各个国家和学校都更迫切的提升自己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声誉。
大学的使命,一个是培养人才,在全球化时代我们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刘继安主任表示,要有全球视野、全球胜任力的人才,而大学国际联盟就是个很重要的途径;同时大学的使命再有就是为了人类的福祉搞科研,因此也需要这种跨区域、跨机构的合作。
刘继安主任介绍,中国科学院大学加入大学国际联盟是在去年,我们的动机和目标是什么呢?用学校一位副校长当时的话讲,“国科大希望大学国际联盟来塑造我们的大学品牌,积极地参与到国际化事务当中去,利用国科大强大的科技和科教融合的资源,来合作举办一些项目,不断推动环太平洋地区的科技和教育发展。
刘继安表示,我国的大学目前在大学国际联盟中,间或扮演领导角色,比较少。承办联盟的一些重要活动,但缺乏机制性的定期规划。总体而言,参与的方式有待改进,参与的力度不够,参与的深度有待加强。
中国高校应把握发展趋势和机遇,以参加联盟为抓手,推进学校国际化的进程。她建议,除了向世界一流大学学习之外,中国已经是高等教育的大国,而且在一带一路当中起到引领作用,如何跟世界其它地区的高等教育加强合作,共同提升,这也是目前中国大学需要去考虑的。希望以后我国高校可以加强合作、研究和沟通交流,使中国大学在国际联盟当中发挥更好的作用,更多地获益。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