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网站公布对“关于加快建立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支持体系的建议”的答复。答复中称,下一步,教育部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有关要求,会同有关部门,不断健全大学生就业创业支持体系,着力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质量,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教育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相关部门大力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支持体系,不断提升就业服务质量。
一、进一步健全岗位拓展机制。发挥政策性岗位示范作用,落实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今明两年空缺岗位主要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等政策。积极拓宽基层就业渠道,会同有关部门落实好“特岗计划”“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等基层项目,开拓科研助理、城乡社区、基层教育和医疗等就业岗位。配合国防动员部推进大学生征兵“一年两征”改革,稳定大学生应征入伍规模和征集比例。会同社会招聘机构全面升级“24365校园招聘服务”,推出“24365高校毕业生智慧就业平台”。成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整合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二、健全就业育人工作机制。指导各地各高校把毕业生就业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作为“三全育人”的重要内容,不断健全“就业思政”工作体系。坚持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开展“成才观、职业观、就业观”主题教育活动,举办基层就业工作座谈会、“小我融入大我 青春献给祖国”等活动,引导青年学生树立远大职业理想,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创新形式开展线上全覆盖的就业指导公益直播课,2020年4月开播以来,累计举办“24365就业公益直播课”63场,观看人次超过1.86亿。自2020年建设推出“辅导员就业工作平台”,充分发挥毕业班辅导员等一线就业工作队伍作用。
三、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教育部要求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重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努力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目前已连续举办六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从首届大赛近6万个项目、20万大学生参赛,到第六届大赛147万个项目、631万大学生参赛,项目增长26倍,人数增长32倍,累计1577万名大学生参加。会同有关部门落实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发挥创业孵化基地作用,推动各类创新创业大赛获奖项目落地发展。
四、健全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指导各地各高校改革就业评价机制,建立分层分类就业评价指标体系。将推送毕业生到西部、基层、艰苦边远地区和重点领域就业情况作为高校就业工作评价考核的重要内容。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制度,更好发挥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对高校招生、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的反馈作用。持续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大规模跟踪调查,调查结果应用于学科建设、教学评估、教学改革等方面成效评价和工作参考。
五、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保障机制。实施高校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落实“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四到位。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在2017年出台《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规范》(GB/T33667-2017)国家标准,规定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服务内容等,规范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行为。建立重点督查机制,把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党中央重大教育决策部署督查、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学科专业评估、高校领导班子年度考核等重要内容,督促责任落实到位。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