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划重点!从2023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教育、科技工作如何做?
2023-01-30 09:45
高教科创
作者: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

  近日,各省市政府工作报告陆续发布(31省市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多份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对教育、科技、人才进行统筹安排、一体部署。聚焦2023年高等教育、科技、人才等方面,各省市将开展哪些重要工作?一起来看:

  北京

  ● 强化教育、科技、人才支撑,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支持在京高校“双一流”建设。

  打造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加快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动国家实验室高质量运行,抓好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

  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在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信息、生命科学、网络安全等领域取得更多创新应用成果。

  拓展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新范式,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和共性技术平台,加快建设新一期高精尖创新中心。

  出台基础研究领先行动方案,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行动计划,推行“揭榜挂帅”“赛马”等新型管理制度,推广科研经费“包干制”。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创新,着力构建国际一流的创新生态。

  深化知识产权全环节改革,全面实施质量提升行动和首都标准化战略。

  大力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推动中关村24条先行先试改革政策扩大到示范区全域,积极探索新的改革举措,推进科技园区管理体制改革和空间布局优化,着力提升各分园发展质量。

  健全“三城一区”融合发展机制,中关村科学城统筹南北区均衡发展,怀柔科学城着力打造高端科学仪器装备产业集聚区和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未来科学城加紧建设“两谷一园”,创新型产业集群示范区积极承接三大科学城成果外溢。

  全面增强首都人才凝聚力。实施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方案,面向全球招贤引才,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努力打造世界一流人才之都。

  支持企业与在京高校院所共建产教融合基地、特色研究院、交叉学科实验室,加快培养高精尖产业急需紧缺人才。

  深化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体制机制改革,以务实举措把服务做到人才心坎上。

  天津

  ● 聚焦建设创新策源地,着力提升创新发展能力

  高标准启动天开高教科技园建设。构建以南开区环天南医大片区为“核心区”,以津南区海教园片区、西青区大学城片区为东西两翼拓展区的总体空间布局,探索“学科+人才+产业”创新发展模式。

  充分调动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和我市科研院所、企业参与天开高教科技园建设积极性,主动对接头部企业和知名校友企业,对接海河产业基金、天使母基金、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等政府引导基金,设立创业种子基金,吸引科技、金融、创新团队、中介服务等各类资源入驻,孵化转化一批优质科研成果,培育一批创新创业企业。

  举办天开高教科技园发展论坛。建立高校与产业园区的“握手”通道,争取更多天津高校创新成果实现本地产业化。

  加强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对接首都创新资源,推动央院、央所、央企与地院、地所、地企建立各类创新联盟,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培育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

  面向科技前沿领域组织实施重大专项,力争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推动151家国家级创新平台提质增效,推进12家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加快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天津中心建设,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牵引,推动海河实验室产生更多创新成果、孵化更多初创企业。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入实施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研发投入后补助政策,着力提高企业研发投入水平。

  以打造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升级版为引领,完善创新主体梯度培育体系,大力引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领军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1万家,雏鹰、瞪羚、领军(培育)企业分别超过5800家、460家、310家。新增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0家。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10家创新联合体,促进重大成果加快转化。

  优化创新要素供给。深入实施“海河英才”行动计划升级版,创造条件吸引更多人才来津。继续实施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培训计划,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推进职称制度与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有效衔接,实现技术和技能人才职业发展贯通,加快建设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

  健全“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开展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加快形成“以用立业”为导向的科技创新格局。

  实施科技成果转化“解细绳”2.0版,带动全市技术市场交易额突破1700亿元。

  建立服务企业上市通道,推动8家科技型企业上市,扩容科创企业上市培育项目库。设立10只以上天使子基金,总规模达到20亿元。开展数据授权运营试点,做大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

  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支持滨海新区申报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推进全域科普向纵深发展。

  ● 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着力增进民生福祉

  推进产教联合体和产业链产教融合共同体试点建设,创新拔尖人才选拔培养机制,高质量实施“双高计划”。办好第二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

  加快北京协和医学院天津校区、天津医科大学新校区建设,启动天津美术学院、天津音乐学院扩建。

  持续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实施顶尖学科培育计划,打造一批服务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特色学科群。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深入推进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建设“大思政课”综合改革试验区。

  河北

  ● 深入落实重大国家战略。坚持服从服务大局,全域对接、全面承接,打造“两翼”发展新格局。

  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全面落实中央疏解清单,推动4家央企总部、4所高校、2所医院加快建设,争取30家央企二三级子公司落户新区。推进中科院雄安创新研究院、科创中心中试基地、综合保税区等项目建设。

  ●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创新引领,促进科技与产业精准对接,提升创新链产业链协同水平。

  实施创新能力提升行动。持续抓好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研发投入后补助等政策落实,开展国有企业研发投入“三年上、五年强”专项行动,确保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发挥科技特派团作用,支持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小升高”工程,年内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00家,力争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8000家。

  深入推进京津研发、河北转化,实施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示范工程,与京津共建5家科技创新平台示范基地,全年技术合同成交总额1500亿元以上。

  推进承德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外专百人计划,开展“百名院士河北行”活动,全方位培养引进使用人才,新建院士合作重点单位30家。

  实施主导产业壮大行动。聚焦钢铁、装备、石化、食品等传统优势产业,开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技改专项行动,实施技改项目5000项以上,创建省级及以上绿色工厂100家。

  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行动,做强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光电与导航、生物医药等一批产业示范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8%。

  抓好保定、沧州等6个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全省物流业增加值达到3400亿元。

  实施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领跑者”企业培育行动。坚持集群化发展、园区化承载、大项目带动、大企业引领,狠抓科技创新、质量品牌、产业升级、强链补链,完善扶持政策,强化梯度培育,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争创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全省超百亿元特色产业集群达到90个。

  实施数字赋能行动。加快产业数字化,开展工业互联网“百城千园行”活动,支持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

  加快数字产业化,深入实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三年“倍增”计划,抓好雄安新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等建设。

  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京津冀枢纽节点,培育张家口数据中心集群。办好2023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

  ● 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

  建设省域高水平高职院校30所,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和“双一流”建设。

  山西

  ● 着力推进教育、科技、人才振兴。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施职业教育达标提质工程,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推动职业教育整合优化、达标提档,高质量实施国家和省级“双高计划”、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计划,培养更多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实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工程,支持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高标准完成“双一流”建设任务,支持中北大学、山西医科大学等高校的优势学科建设,打造冲击新一轮“双一流”学科梯队。

  持续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积极推进应用型高校和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加快培养理工农医专业紧缺人才,建设用好省校合作“12大基地”。

  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高质量推进“111”“1331”“136”创新工程,重组2-3家全国重点实验室,新建2-3家省实验室,优化调整省重点实验室。

  推进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建设,培育新型研发机构,建设“1+10”中试基地。

  实施“两个转型”科技支撑专项行动,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争形成一批走在全国前列的创新成果。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滚动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建立国有企业研发投入刚性增长机制。

  完成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任务,健全知识产权保护运用体制。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

  加快引育高素质人才队伍。优化人才引进政策,健全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创新柔性引才模式,充分向国有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用人主体放权,加强人才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服务保障,努力造就一流的战略科技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

  加强企业家人才队伍建设。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大力破除“四唯”倾向,试点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建立青年科技人才稳定支持机制,让各类人才大展身手。

  内蒙古

  ● 以攻坚举措推进科技创新,不断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科技投入要再加大。政府带头攻坚,自治区本级财政安排科技专项资金增长20%,引导激励各类创新主体想创新、敢创新、能创新。

  实施创新型企业“双倍增双提升”行动,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00家。

  创新平台要再加码。已获批的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巴彦淖尔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鄂尔多斯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和国家重点实验室,新设立的科学技术研究院等研发机构,要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列出创新工程清单和示范项目清单,推出更多让行业兴奋、让地区振奋的成果。

  创新链布局要再加力。坚持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布局创新链,结合我区实际,推动科研经费投向和科研项目布局向能源、奶业、草业、种业、稀土等重点领域集中,把好钢用在刀刃上。自治区今年将全力打造“蒙科聚”科创“一张网”,把科技研发、资本运作、项目孵化、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等功能集成起来,促进创新要素先“聚合”、再“聚变”,让创新驱动这个轮子转起来、快起来。

  人才引育要再加强。对于已引进的院士、杰出青年等人才要想方设法为他们发挥才干创造更有利的条件,也要用好政策、好环境吸引更多人才“凤凰南来”、“鸿雁北归”。同时要善待本土人才,让他们安心干事创业、竭诚奉献家乡。教育育才是我区的弱项,关键是要提升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与高质量发展的契合度。职业教育要注重与龙头企业“握手”,推行“订单式”培养,实施“工匠班”计划,共同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重点推进40个企业与职业院校深化合作,布局建设3个高技能人才综合培养创新港,启动产教联合体、共同体和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力争今年新增5个校企共建学院、创立职业本科院校;高等教育要把精力集中到提升办学质量和研发能力上来,加强一流学科、一流专业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布局建设16个现代产业学院、专业特色学院和未来技术学院,打造一批高水平教学创新团队和关键技术科研平台,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 办好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好事,努力让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更好。

  着力促就业保收入。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帮扶行动,确保年末就业率达到90%以上。实施“三支一扶”和社区民生基层服务计划,招募7500名项目人员。

  开展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25万人次,组织职业院校对就业困难等人群免费培训10万人次。

  辽宁

  ● 全力夯实教育科技人才支撑。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建设“兴辽卓越”高等职业学校20所左右。

  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国家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建设100个左右一流学科、1000个左右一流专业,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强化科技创新引领。聚焦创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高水平建设辽宁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力争大连先进光源项目纳入国家建设布局,全力打造我国科研资源集中地、原始创新策源地、高端人才集聚地。

  加快沈阳浑南科技城、大连英歌石科学城建设,提升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水平。

  实施科技企业梯度培育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2.6万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1万家,雏鹰瞪羚独角兽企业达到4500家。

  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行动,完善科技项目生成管理、成果转化机制,实施100个“揭榜挂帅”项目,创建200个实质性产学研联盟,新建10个中试基地,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达到55%以上。

  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弘扬科学家精神,培育创新文化,营造创新氛围。

  高质量做好人才工作。深入实施“兴辽英才计划”和“百万学子留辽来辽”专项行动,“带土移植”引进300个高端人才团队,支持引育1000名左右各类拔尖创新人才,建设国家重要的人才中心。

  优化人才发展生态,解决好人才医疗保障、子女就学等后顾之忧,让各类人才安身、安心、安业,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推动放权松绑,赋予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健全人才评价体系,激发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让更多千里马在辽沈大地竞相奔腾!

  吉林

  ● 着力加快创新驱动发展。

  提升教育服务发展能力。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深化“双一流”“双特色”建设,建设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

  推动吉林省新农科长白山创新学院建设,启动本科高校新医科建设改革试点。加快推进职业学校达标工程,尽快实现职教本科院校“零”的突破。

  深化吉林大学与各市(州)协同创新发展合作机制,大力推广吉林大学红旗学院办学模式,建设200个校企联合技术创新实验室,支持50个产业化培育项目。鼓励社会力量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

  推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加快建设长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吉林长春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跟踪推进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建设,推动第二批8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参加重组。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0户,推动龙头企业牵头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启动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破茧成蝶”专项行动和科技人才助力企业创新跃升三年行动,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500户,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家。推广“长光”“摆渡”模式经验,建设一流“双创”平台,推进“双创”向纵深发展。筹建省氢能产业综合研究院。

  大力激发人才活力。落实好人才政策3.0版,多元化推进落实高层次人才收入倍增计划,完善人才激励政策配套细则,强化人才服务制度保障。制定汽车、医药等产业专项人才支持政策。叫响“创业有你、就在吉林”“奋斗有我、就在吉林”,实施“吉人回乡”工程,搭建对接服务平台。下放省属事业单位三级专业技术岗位自主评聘权限。高标准建设“长春人才创新港”。

  ●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学生资助体系做到全学段全覆盖。按每生3000元标准,对本科院校录取的城乡低保对象家庭、脱贫家庭困难考生救助全覆盖。

  积极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扎实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院校培养。

  黑龙江

  ●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推进北科生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分中心等创新平台和生物信息融合、细胞与再生医学等产学研联盟建设。

  组织发电装备智能制造等企业及相关科研院所,加快创建国家级和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建立完善科技创新多元投入机制,省级科技专项资金继续保持20%增长,大力实施数字经济、生物经济、高端装备、新材料等重点领域专项。

  完善“揭榜挂帅”科技攻关组织机制,进一步发挥企业创新出题者作用,引导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攻克一批关键技术、突破一批产业技术难题,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更大贡献。

  把企业作为科技成果转化核心载体,加快培育科研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深入实施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产业化专项行动,年度转化重大科技成果500项左右。

  建设技术交易服务平台,汇集在研项目、可转化成果、创投资本等要素,推动形成企业、高校、院所、园区、中介机构、投资机构精准对接机制。

  围绕重点产业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创新联合体,组织150个以上联合攻关、联合转化项目,使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为振兴发展的“最大增量”。

  深入实施“新一轮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净增800家以上。

  全面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支持高技术、高成长、高附加值企业发展壮大。

  引导孵化载体完善功能,以专业化、市场化手段孵化更多科技型中小企业。

  用好哈洽会、深圳国际人才交流会等平台开展科技招商,引进更多科技型企业、科研机构。

  深化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科技合作,在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开展对俄为主的国际科技合作。

  加快建设环大学大院大所创新创业生态圈,高质量打造航天高端装备未来产业科技园。推进哈大齐自创区协同发展,促进省级高新区提质增效。

  围绕建设创新平台引才聚才育才,用好用足“新时代龙江人才振兴60条”,实施头雁、春雁、龙江学者等人才支持计划,积极申报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全方位培育引进留住用好各类优秀人才,厚植人才创业沃土,充分释放创新活力。推动全民科学素质持续提升,为创新龙江建设打牢基础。

  ● 用心用力办好民生实事

  深入实施大项目拉动就业、创业带动就业、公共服务促进就业、职业技能培训稳定就业和支持新就业形态发展等计划,全省城镇新增就业30万人以上。

  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做好农民工、退役军人就业帮扶,帮助5万名以上就业困难人员就业。

  推进新一轮省“双一流”10所高水平大学、141个优势特色学科建设,优化调整省“双特”建设高校和专业集群,“双高”“双优”项目重点建设35所职业学校、100个专业(群),加快推进部省共建职业教育与产业集群集聚融合示范区。

  招聘医学专业大学生补充乡镇卫生院,确保平均每个乡镇卫生院不少于3名医学毕业生在岗服务。

  上海

  ● 着力强化教育科技人才支撑,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推进教育、科技和人才资源融合集成,进一步厚植创新驱动根基。

  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大力发展素质教育。

  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打造一批产教融合育人基地、高校科研基地,深化高校“双一流”建设,支持高校加强基础研究和重大科研攻关,做强做优职业教育,扩大职工继续教育“双元制”试点。

  持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深入实施基础研究特区计划、“探索者”计划,启动新一批市级重大科技专项,加快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

  大力发展研发经济,引进和培育一批具备研发、销售、结算等复合功能的创新型总部,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

  深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进一步为创新主体放权松绑,开展高校院所综合授权改革试点,实施领军企业培育工程,持续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扩容提质。

  健全技术转移体系,提升科技企业孵化器服务能级,探索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

  高标准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强化知识产权法治保障。

  大力推进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加快建设战略人才力量,强化国家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世界一流大学、高水平研发机构、行业领军企业等平台的人才集聚效应,聚焦“高精尖缺”,实施海内外顶尖人才引育、科技领军人才队伍提升、青年科技人才队伍锻造、卓越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振兴等工程,持续壮大科技创新“四支队伍”。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开展国家科技人才评价综合改革试点,推动落实海外人才出入境、停居留等保障措施,开展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营造高品质的人才生态。

  ● 着力实施民心工程办好民生实事,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和市民持续增收。健全就业促进机制,强化创业带动就业,新增就业岗位55万个以上。

  完善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加强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和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健全职业技能培训政策体系。推进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建设。

  江苏

  ● 高质量推进科教人才强省建设。

  聚焦科技自立自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不断提升科技创新供给的质量和效益,打造区域创新新高地。

  扎实推进教育强省建设。深入推进中职“领航计划”和高职“卓越计划”,加强新一轮“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建设,大力建设应用型高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全力保障苏州实验室建设,支持紫金山、太湖、钟山实验室承担更多战略任务,争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平台载体。提升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水平。支持南京建设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深入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行动,持续打造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推动“科创+产业+产品”融合发展。

  坚决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绿色低碳、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支持顶尖科学家领衔实施一批前沿引领技术基础研究重大项目。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需要,积极推进集成电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行动、数字经济科技攻关专项行动,统筹推进80项关键核心技术研发项目和80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努力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实现自主可控。

  不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对160家创新型领军企业的支持,鼓励行业骨干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落实企业投入基础研究税收优惠和企业科技创新税前扣除等创新激励政策,量质并举壮大高新技术企业集群。

  加快建设人才发展高地。实施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支持计划和产业链人才攻坚计划,发挥人才攻关联合体作用,打造“宁苏”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建设一批省级特色产业人才集聚区,实施更高水平的全球引才聚才计划,持续推进海外人才来苏工作便利化,更好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浙江

  ● 着力实施科技创新和人才强省首位战略,强化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加快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新一轮一流学科建设工程,推动西湖大学等新型高校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扩大长学制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招生规模。

  壮大科技创新力量,推进中科院杭州医学所二期、中国宁波新材料高端创新平台等重大科技设施项目建设,鼓励10大省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省技术创新中心和制造业创新中心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部署实施省级重大科技项目400项以上,取得重大科研成果100项以上;

  深入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计划、科技“小巨人”培育计划,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000家、科技“小巨人”企业100家,组建创新联合体10个;新增高价值发明专利9000件。

  大力招引培育人才,新引进“鲲鹏行动”专家40名左右,新引育领军人才、优秀青年人才各500名。

  ● 聚焦办好民生实事,让政府做的事成为百姓满意的事。

  就业创业方面。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10万人次以上,新增技能人才40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20万人;建成零工市场200个。

  安徽

  ● 全面加强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提升创新驱动发展效能

  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开展与全国知名高校合作,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深化校企“双元”育人,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校一策推进“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建设,推动高峰学科提质扩容,引导、支持地方高校特色发展。持续推进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建立教育、产业、科研相衔接的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机制。

  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促进特殊教育普惠发展,推动终身教育优质资源共享。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实施强基兴师计划。

  推进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双倍增”和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两清零”行动。

  加大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示范应用和政府采购力度。健全前沿科技研发“沿途下蛋”机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建设,全面加强科技成果捕捉平台、供需对接平台、中试孵化平台和应用场景建设。深化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赋权改革,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

  推动合肥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通过建设“科大硅谷”,发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高校院所作用,联合国内特别是长三角高校科研院所,集聚全球科技创新要素。通过办好中国科大科技商学院,突出实践性、实战性、实效性特色办学理念,培养复合型科技产业组织人才,为走好“科创+产业”路子提供支撑。

  通过建设羚羊工业互联网等平台,强化要素汇聚耦合,推动科技、产业、资本直通。通过“科大硅谷”、中国科大科技商学院、羚羊工业互联网相互赋能,推动科研机构、高校院所、大科学装置与企业、资本的协同创新,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与新兴产业聚集地融合发展的生态系统。

  加强和完善科技力量布局。深入实施科技创新“栽树工程”,推进合肥先进光源、空地一体量子精密测量实验设施、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等大科学装置建设,争创新的国家实验室(基地),力争新增全国重点实验室5家以上。

  坚持以基础研究引领应用研究,以应用研究倒逼基础研究,实施重大基础研究项目100项。

  推动百家知名高校院所企业在皖设立研发机构。瞄准新兴产业需求,统筹建设产业研究院20家,发展一批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推动全省域科技力量优化布局,启动全省应用场景一体化大市场建设,支持各市发展各具特色的产业创新平台。高质量办好中国(安徽)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会、航天日主场活动。

  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突出高层次人才对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作用,依托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等科创平台,广泛集聚战略科技人才、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人才“引育留用”机制。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新增技能人才30万人。

  福建

  ● 着力增强创新竞争力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统筹推进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协同创新、融合发展,实施高等教育十年规划、新一轮“双一流”和一流应用型高校建设方案;

  调整优化高校专业结构设置,促进内涵式发展,支持福耀科技大学建设;

  实施职业教育“双高”计划,加大政策供给和投入力度,推动中职、高职、本科一体化贯通培养改革试点,完善技工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公共服务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突出发挥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集聚效应,继续建好中国东南(福建)科学城、厦门科学城、泉州时空科创基地、三明中关村科技园和省创新研究院,支持现有平台建实建强、早出成果、多出成果;

  新建海洋、集成电路等领域省创新实验室,争取能源、海洋领域国家实验室落户我省。

  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双倍增”行动,落实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分段补助等政策,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18%以上。

  突出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探索对高校、科研机构和高层次领军人才的长期稳定支持机制,持续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省,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突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焦光电信息、先进材料等领域,推行“揭榜挂帅”“赛马”等新型管理制度,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引领性的重大科技项目。

  坚持人才引领驱动。全面落实新时代人才强省战略,构建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体系,夯实创新人才支撑。

  强化人才战略布局,支持福州建设数字经济人才基地、厦门建设海峡两岸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基地、泉州建设先进制造业人才基地,鼓励各地探索建设富有特色的人才平台,推动形成人才发展“雁阵”格局。

  强化高端人才培养引进,造就更多特级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高水平创新团队、青年拔尖人才、卓越工程师、高技能人才,更加精准、更大规模引进海内外高端人才、专业人才、青年人才。

  强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建设,健全新时代科技特派员机制,以6家省创新实验室为试点,向用人主体充分授权,加大科研经费管理、编制管理、人才交流等方面松绑力度。

  强化人才环境营造,完善薪酬、住房、医疗、配偶安置、子女教育等精准服务体系,徙木立信,展现最大的诚意全力打造求贤若渴的浓厚氛围,让人才心有所向、身有所归、业有所成。

  江西




  山东

  ●  扎实落实科教强鲁人才兴鲁战略。着力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在强化创新引领上加力提效。

  一是构筑高能级创新平台。加快构建“1313”四级实验室体系,全力做好崂山实验室服务保障工作,建设25家左右全国重点实验室和10家左右省实验室,启动省重点实验室重组。支持产业技术研究院、高等技术研究院、能源研究院高质量发展,加快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建设。争创1-2家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新培育一批新型研发机构。

  二是攻坚关键核心技术。探索基础研究长期稳定支持机制,推进10家省级基础科学研究中心建设。在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领域,“揭榜挂帅”实施100项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70%以上由企业牵头。在新兴交叉、产业跨界、未来产业领域,推进一批科技示范工程。实施3000项企业技术创新项目。深入开展国家标准化创新发展试点。

  三是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深化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行动,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8万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3.6万家。实施高质量市场主体培育行动,设立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新增单项冠军200家、专精特新企业1000家。在合成生物、元宇宙等领域,支持1000家科技型企业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

  四是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打造济青人才集聚平台,建立用好顶尖人才引进“直通车”机制。深入推进泰山、齐鲁人才工程,开展青年人才集聚专项行动,吸引青年人才70万人以上。深入实施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建设计划,实施一流学科建设“811”项目,打造5家科教融合协同育人联合体,加大工程硕博联合培养力度,办好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深化百万工匠培育行动。完善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机制,让各类人才放开手脚、创新创造。

  ● 扎实办好重点民生实事。

  开展稳就业促创业行动。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启航扬帆计划,推进农村劳动力就业集成改革。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实行“以工代赈”,新创设城乡公益性岗位60万个。完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支持创新创业和灵活就业,保障公平就业权益。

  启动新一轮部省共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试点。

  河南

  ● 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强化创新平台建设。高水平推进省科学院重建重振,启动运行一批研究机构,与中科院等加强科技合作,积极引进一流大学研究院落户中原科技城。依托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建设国家枢纽型技术交易市场。做优做强省实验室体系,新增国家级创新平台5家、省级创新平台400家以上。加快构建标准化双创载体体系,新建20个全要素、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的智慧岛。

  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支持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推进协同科研攻关,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强科研资源和企业需求的有效配置、精准对接,支持企业建设产业研究院、中试基地,推动创新成果中试熟化与产业化。高质量推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推动高校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建1500家研发中心,建设15个省级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实施创新型企业树标引领行动,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000家。

  强化体制机制创新。深化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加快以新型研发机构为方向的科研机构改革,完善“揭榜挂帅”、首席专家负责制等项目组织机制,实施以信任和绩效为核心的科研经费管理改革,加快以创新质量、绩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评价改革。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培育创新文化,构建一流创新生态。

  强化人才引育力度。深入实施“中原英才计划”、青年人才倍增行动、顶尖人才突破行动。实施重点高校学术校长引进培养专项行动,积极招引海外一流人才,新建中原学者工作站30家左右,新设一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和创新实践基地。出台更具含金量的人才支持措施,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办好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

  ● 加快推进社会民生事业全面进步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做好援企稳岗工作,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深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完成职业技能培训300万人次以上,新增技能人才200万人以上。推进豫商豫才回归,新增返乡创业15万人以上。支持和发展新就业形态。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

  促进教育优先发展。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优化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建设200个工匠实验室、实训基地。

  深入推进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双一流”建设,支持第二梯队7所高校11个学科创建工作。

  布局一批未来技术、现代产业等特色学院,全面加强基础、急需、新兴、交叉学科专业建设。

  湖北

  牢牢把握教育科技人才这个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用心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聚力做强科技创新引擎,加快建设全国重要人才中心,努力构筑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牢牢把握人民生活幸福这个“国之大者”,千方百计稳定就业,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全方位守护人民健康,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扎实办好10大类民生实事,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湖南

  ● 大力实施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持续扩大本科教育资源供给,支持高校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深入实施职业教育“楚怡”行动。规范继续教育。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

  加快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增长12%以上,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以上。

  以“十大技术攻关项目”为突破,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力争在算力网络构建、8英寸SiC外延装备、深远海超大功率直驱永磁海上风电机组、北斗时空安全装备产业化应用、氢燃料动力工程机械整车工程化、水稻耐盐碱和耐极端高低温新品种、超精密加工装备、丘陵山地适用高效智能农机、动力电池高值循环利用、高纯稀土金属靶材等方面,突破一批原创性引领性技术,为国家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作贡献。

  以建设“四大实验室”为依托,打造战略科技力量,推动岳麓山实验室交付入驻、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形成创新网络、湘江实验室实体化运行、芙蓉实验室全面建设和运行;高标准规划建设湘江科学城,支持湖南先进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平台发展。

  以“四大科技基础设施”为支撑,厚植前沿科技攻关基础,推动大飞机地面动力学试验平台投入运行、力能实验装置一期和航空发动机冰风洞装置二期开工建设,完善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运行服务体系;推进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云平台建设,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视频产业链基地和媒体融合新地标。

  以企业为主导,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大幅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和研发活动覆盖面,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推进长株潭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高水平建设长沙、衡阳“科创中国”试点城市,支持岳阳临港、湘西州、娄底创建国家高新区。

  推进人才强省建设。全面落实8个重大人才工程、8个专项人才行动,深入实施“芙蓉计划”。引导高校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做好全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参赛备赛工作,造就一批卓越工程师、湖湘工匠、高技能人才。聚焦种业、先进计算、北斗规模应用等优势前沿领域,以及优势产业集群,培养引进一批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和创新团队。紧盯高水平开放需求,培育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经营管理人才和招商引资人才。健全人才分类评价体系,优化全周期、全要素、全流程服务,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支持长沙创建国家级吸引和集聚人才平台。

  广东

  ● 纵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高水平建设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

  高质量建设大湾区国际教育示范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为港澳居民在粤发展提供更加便利条件。

  持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加快建设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光明科学城、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深圳医学科学院等重大创新平台。

  支持建设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香蜜湖新金融中心等重点片区,推动国际海洋开发银行落地,打造全球创新资本形成中心、金融科技中心、国际财富管理中心。

  支持建设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和国际化医疗中心,加快深圳海洋大学等规划建设。推进深港口岸经济带建设,打造深港合作新引擎。

  ●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全面建设教育强省、科技创新强省、人才强省

  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实施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建设好省职教城。

  推动高等教育提升质量、办出特色,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

  推进专门学校建设,提升学历继续教育质量。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

  推进教育数字化。加强科学技术普及,提高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科学素质。

  深入实施“新强师工程”,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

  加快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提升创新竞争力,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推动政府科技管理职能向抓战略、抓改革、抓规划、抓服务转变,深化科技评价改革,完善科研经费使用管理机制,改革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打造科技体制改革示范地。

  提升创新引领力,加快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发挥好鹏城实验室、广州实验室“国之重器”作用,争取更多全国重点实验室在粤布局,加快建设东莞散裂中子源二期、鹏城云脑Ⅲ、惠州强流重离子加速器、江门中微子实验站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深入实施基础研究十年“卓粤”计划,完善“政府+企业+社会”多元长期稳定投入机制,促进更多“从0到1”的源头性创新成果涌现,打造重要的原始创新策源地。

  提升创新硬实力,推进“广东强芯”工程、核心软件攻关工程,探索新型举国体制“广东路径”,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组建体系化、任务型创新联合体,优化“需求方出题、科技界答题”的项目形成机制,“一技一策”解决“卡脖子”问题,打造关键核心技术发源地。

  提升创新驱动力,发挥政产学研资深度融合优势和高新区重要平台载体作用,完善高校、科研机构成果产业化机制,支持建设概念验证中心、中小试基地,推动更多科技成果沿途转化,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运用和高标准保护,打造科技成果转化最佳地。

  提升创新支撑力,支持创建广深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引导天使投资加快发展,建设国际风投创投中心,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和证券化,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打造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地。

  提升创新源动力,健全“一把手抓人才第一资源”机制,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办好大湾区科学论坛,打造全球一流科技创新人才向往集聚地。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深入实施人才强省建设“五大工程”,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和能力,清单式引进高精尖缺人才。携手港澳链接全球高端创新人才,探索“居住在港澳、工作在广东”“居住在广东、工作在湾区”等多样化引才用才模式。

  实施制造业人才“十百千万”专项行动,组建产业创新人才联盟。优化实施人才优粤卡制度,解决好人才的住房、社保、子女教育等后顾之忧,打造一流人才发展环境,努力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广西

  ● 强化发展创新支撑,着力推进科教振兴。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大力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推行“揭榜挂帅”、“赛马制”等项目组织管理方式,自治区本级财政科技经费直接用于科研攻关项目的比例提高到60%以上,引导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

  实施科技“尖锋”行动,聚焦7大领域实施100项以上攻关项目,力争突破80项以上关键核心技术。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新增自治区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0家,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超1000家、高新技术企业300家以上。

  深化产教科融合发展。强化区内高校院所、职业院校与产业需求对接,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有机衔接。加快高校“双一流”建设,分类支持高水平学科发展,完善南宁教育园区、桂林高校集聚区配套设施。推进科研院所“一流强院强所”建设。

  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健全科技伦理制度。建设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实施“技能广西行动”,启动整市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支持企业用工试点。深化与东盟国家教育合作,打造“留学广西”品牌。支持南宁建设面向东盟的职业教育合作区。

  推进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科改示范行动扩面提质,着力打造国有企业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区内外联合研发、科技服务、创新联合体等平台20个以上,新增自治区级科技创新平台15家、成果转化中试基地12家,转化成果1000项以上。加快建设面向东盟科技创新合作区、钦州石化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中国—东盟/RCEP国际知识产权总部基地。

  增强人才引领力和驱动力。优化人才“引育留用”生态,坚持“厚土培植”、“带土移植”。实施“广西人才小高地”、“院士工作站”等重大人才项目,支持人才向企业流动,打造一批人才团队示范平台、示范园区。支持企业利用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地区创新资源开展研发活动。力争国家级高层次创新人才数量达120人以上,高层次创新人才团队达50个以上。

  ● 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统筹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

  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力争2023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

  海南

  ● 打赢科技创新三年翻身仗

  建设高能级科创平台。支持崖州湾实验室高质量入轨,整合省内创新资源链接融入其创新体系。推动海洋实验室海南基地、海南量子基地开工。南繁、深海、航天三大科创平台和衰老与肿瘤国际研究中心、国家技术转移海南中心尽快形成承接国家重大任务能力。争取新增“国字号”科创平台2家、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增长10%。

  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坚持“两个毫不动摇”,采取针对性措施,提振民营企业市场信心、投资信心。深入开展高质量市场主体培育和提升“四大行动”,积极培育更多上市公司。打造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各500家,有研发活动的规上工业企业占比超50%。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攻坚。推广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改革试点,建立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加快崖州湾知识产权特区、中国(海口)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积极推动国际科技合作,落实科研项目经费跨境支付。推出10个标志性科技成果应用场景,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25%。

  实现人才引育大突破。时不我待“抢人才”,统筹实施“四方之才”汇聚计划和“南海人才”开发计划,力争引进人才15万,加大培养、使用本土人才力度,进一步发挥本土人才与引进人才叠加优势。深化基层教育卫生专业技术人才激励机制改革。优化职称评审标准,扩容境外职业资格认可目录清单。打造陵水海归小镇。

  ● 打造更多贴心可感的民生成果

  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举办“百场万岗”校园招聘活动,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和留琼率分别达83%、62%。

  引进落地2—3所境外理工农医类高校独立、合作办学,支持黎安开展研究生层次国际留学生培养。优化“1+2+X”(“1”指海南大学,“2”指海南师范大学和海南医学院,“X”指若干应用型本科和高职院校)高等教育布局。加快教育数字化,启动“互联网+教育”提档升级三年行动。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

  重庆

  ● 奋力抓好科技创新,促进科技、产业、金融、人才良性循环。

  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启动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打造未来产业科创园,推动校区、园区、厂区联通联动,支持高校师生和社会力量创新创业,支持环大学创新生态圈示范建设,创建国家综合类技术创新中心,力争高新技术企业突破7000家、科技型企业突破4.8万家。

  优化创新组织体系,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科技社团组建创新联合体,实施电子芯片、绿色低碳、先进制造等科技专项,集中优质资源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加快科技成果商业化产业化,构建综合性、专业化、全链条、贯通式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体系,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创建国家技术转移区域中心,建设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

  打造高效能科创体系。建设科创核心承载区,提质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两江协同创新区、广阳湾智创生态城等创新高地,推进重庆国际生物城、荣昌畜牧科技城、潼南农科城等科创园区建设。

  培育核心科技力量,争取国家实验室重庆基地落地,加快建设超瞬态实验装置、金凤实验室二期、中科院重庆科学中心等科创平台,组建明月湖实验室,支持重庆卓越工程师学院产教融合发展,打造重庆脑与智能科学中心、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示范区。

  加强基础研究,前瞻布局一批战略性、引领性、交叉性学科,瞄准应用数学、生命科学、物质科学等优势领域开展基础研究,提高原始创新能力。

  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开展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深入推进市属科研院所改革,深化科技评价、科技激励、青年科研人员减负等改革。

  强化科技金融支撑,推广知识价值、商业价值信用贷款,促进专精特新、科创培育等基金市场化运作,健全科技企业上市服务机制。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实施高水平人才集聚计划,支持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联合培养人才,靶向引进高精尖缺科技人才和海外优秀人才。厚植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大科普力度,以市场化社会化手段营造全民创新创业创造的浓厚氛围。

  ● 奋力抓好社会民生事业,提高市民生活质量。

  实施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加快西部职教基地建设,稳步发展本科职业教育。推进高等教育“双万计划”落地增效,完成重庆中医药学院设置。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城市。

  四川

  ● 强化现代化建设教育、科技和人才支撑。

  出台四川省职业教育条例,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建设。

  做好高校“对标竞进、争创一流”工作,分类建设100个左右省级一流学科,建设15所省级应用型示范高校。

  加快建设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落实国家实验室专项支持政策,争取更多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四川,支持全国重点实验室在川优化重组,谋划建设第二批天府实验室。加快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推动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等大科学装置开工,加快打造稻城天文观测设施集群。在天府新区兴隆湖周边100平方公里集中布局建设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按照“一核四区”格局打造西部(成都)科学城。支持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先行区。

  加快产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实施钒钛稀土、智能装备、轨道交通、绿色低碳优势产业、航空与燃机等重大科技专项。加快建设川藏铁路、精准医学、高端航空装备、超高清视频等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持续开展大院大所“聚源兴川”行动,实施100项科技成果转化示范项目,新建一批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创新联合体、中试熟化平台。支持青藏高原气象研究院建设。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力争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5万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万家,新增瞪羚企业50家。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深化核能与核技术应用、航空整机与发动机等战略新兴领域军民协同创新。实施专利转化专项行动,探索创建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示范区。深化天府科技云服务,加强科学普及,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

  聚力打造创新人才集聚高地。深入实施天府峨眉、天府青城等重大人才计划,实施战略科学家和院士后备人才培养专项,优化外籍高层次人才服务管理政策措施,引进培养一批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紧扣重点领域、重大工程加快培养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培养造就更多卓越工程师、天府工匠。

  贵州

  ● 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推动发展动能加快向创新驱动转换。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建成贵州医科大学等4所高校新校区并搬迁入驻,基本完成省属高校布局优化调整。新设置1所以上本、专科高校。力争申报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至3个。持续支持贵州大学“双一流”建设。实施普通高等学校理工科学科专业建设强化行动,培养更多贵州产业发展所需的理工类人才。

  积极推进职业教育。推进部省共建“技能贵州”,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和国家、省级“双高”学校建设,大力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全面推进“贵州技工”“黔菜师傅”“黔灵家政”“黔旅工匠”等重点工程和制造业技能根基工程,完成职业技能培训60万人次。

  全面提升教师能力素质。实施教师队伍能力素质强力行动,加快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实施产业科技创新重点工程。大力推动“六大科技战略行动”,强化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应用,加快在重点领域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

  推进重大创新平台建设。积极参与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重组,在煤炭流态化开采、微生物组等方向培育全国重点实验室,加快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在航空发动机等领域培育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加快建设乌江实验室等科技转化平台。加快建设贵州科学数据中心,开工建设医学测序中心。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锂资源和磷、锰、铝优势资源成矿规律与找矿预测研究,前瞻性开展磷伴生稀土等低品位伴生资源选冶技术攻关。加快推进智能采掘、智能建造等重大科技产业工程,着力突破煤炭地下气化、磷石膏和锰渣综合利用等一批“卡脖子”薄弱环节,推动优势矿产资源数字化勘查开发等10项以上重点科技成果转化。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聚焦产品创新,深入实施规上企业研发活动扶持计划,支持企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打造示范性科技企业孵化器,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00户。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科技入黔”。办好首届贵州科技节。

  加大人才引进培养服务力度。加快引进急需紧缺人才。优化实施“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实施高校毕业生留黔行动、“银龄计划”,办好贵州人才博览会,新增人才资源30万人。大力培育本土人才。加大各类人才资格认证培训力度。发挥贵阳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示范带动作用,建设毕节等人力资源开发培育基地。举办首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持续优化人才服务。加大人才市场建设力度。落实重点人才“蓄水池”等政策。完善人才有序流动机制,引导人才到产业和基层一线创新创业。持续推进青年友好型成长型省份建设。

  ● 高质量办好民生实事,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落实落细稳岗拓岗和促进就业政策措施,完善支持就业创业政策体系。组织实施好特岗教师计划,扩大“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基层项目,继续做好事业单位招录工作,扩大省属国企招录规模,高校毕业生初次去向落实率达到80%以上。

  云南

  ● 发挥创新引领作用,在强化教育科技人才支撑上取得新突破

  实施职业教育办学条件达标工程,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深入实施高等教育“121”工程,推动西南联合研究生院实体化运行,做强“留学中国·学在云南”品牌。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布局实施一批省级重大科技项目,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建立企业出题、政府立题、产学研协同答题、市场阅卷的项目形成和评价机制,打造科技贷款风险补偿制度升级版,突破关键核心技术100项以上,净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000户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数超过3000户。推进临沧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培育建设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安全、生物种业、绿色铝基材料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实现400项以上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实施全社会研发投入提升行动。建立省州市财政科技联动投入机制,开展科技引领产业示范县试点。

  全力做好人才引育用。实施产业急需人才引进、产业人才培养、园区人才汇聚、卓越企业家培养“四大工程”。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持续提升腾冲科学家论坛影响力,努力打造国际品牌化的“科技达沃斯”。建设国际人力资源产业园。持续开展“百万大学生兴云南”行动。深入实施兴滇英才支持计划和人才安居行动,推行兴滇惠才卡,打造“彩云英才荟”人才服务品牌。

  西藏

  ● 狠抓改革开放,持续激发内生动力

  深入开展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三年攻坚。出台新一轮培育发展科技型企业行动方案。创建藏医药研究中心等十大科技创新平台。

  ● 狠抓民生工程,不断改善群众生活

  力争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95%以上,农牧民转移就业60万人以上。

  推进教育数字化。加快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双高”建设。推进西藏农牧学院更名和拉萨师专升本工作。

  陕西

  ● 强化教育科技人才支撑,提升创新整体效能

  强化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发展,优化职业教育定位,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

  健全组织领导体系、技术攻关体系、政策支撑体系,力争再培育一批高校、学科进入“双一流”建设范围。

  发挥高校创业孵化基地作用,构建环大学创新经济圈,提高成果就地转化水平。

  加快科技强省建设。发挥好秦创原辐射作用,完善创促中心、网络平台、平台公司服务功能,健全路演项目跟踪服务体系,全省孵化科创企业不少于1000家。实施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十条措施,完善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持续激发广大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活力。

  着力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全链条,加快产品、工程、服务质量提档升级,推进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融互促。

  加强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优化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布局,建设陕西实验室体系,争创国家实验室。推动西安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支持转化医学、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发挥作用,持续加强“四主体一联合”等新型研发平台建设。

  完善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培育链条,大力培育一批领航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万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500家,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3500亿元以上。

  加快人才强省建设。大力推动人才治理体系、政策体系、服务体系创新,着力实施“三秦英才”引进计划、科技创新人才攀登计划,围绕产业链引进创新团队和企业家经营团队,支持西安建设国家“3﹢N”人才聚集平台,努力培养造就更多一流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继续推行“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新型项目组织方式,在人才培养认定、分类评价、股权激励等方面大胆创新。用心用情做好人才服务保障,想方设法解决人才住房、就医、子女入学等方面需求,营造自由探索、宽松包容、安心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

  甘肃

  ● 聚力科教人才支撑,塑造发展动能优势。

  实施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健全完善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机制。

  实施“双一流”突破工程,加快建设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改革先行区。推进“校企共生融合发展创新港”建设。深入实施“陇原名师”工程,培养一流教师队伍和人才队伍。

  深化科技创新驱动。推动兰白自创区和兰白试验区提质增效,支持兰州科学城建设。积极争取全国重点实验室在我省重组布局。启动高新区、农业科技园区高质量发展三年攻坚行动。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梯次培育计划,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0家,新培育认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0户以上。

  推进科技人才评价工作,加大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力度,设立企业工匠创新创业人才和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项目。省级科技重大专项由企业牵头承担的比例不低于70%。

  青海

  ● 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对接,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围绕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现代产业体系,着力补强薄弱环节,促进产业体系升级发展。

  大力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加快建设海南州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等十大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持续开展新能源、新材料等关键技术攻关,打造高原战略科技力量。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行动,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组建一批产学研用协同的创新联合体,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新增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40家以上。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推进“昆仑英才”行动计划和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举办“项目+人才+平台”科技引才活动,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的氛围。

  加速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重点围绕打造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实施工业高质量发展“六大工程”,加快建设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新能源、新材料、有色冶金等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推进基础锂盐、高纯碳酸锂等产能建设,引导盐湖产业向新材料领域拓展。

  ● 强化基本公共服务,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全力促进就业创业增收。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扎实推进就业创业提质增效工程,支持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和企业,统筹做好公务员、事业单位招录和公益性岗位招聘,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85%以上。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补贴性培训10万人次。

  实施职业教育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加快组建职业技术本科大学,支持高校“双一流”建设,推动青海大学、青海师大、青海民大增列一批急需学科、基础学科、交叉学科学位点,确保西宁大学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竣工。

  宁夏

  ● 坚持创新驱动,着力推动教育科技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坚持把教育、科技、创新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宁战略、人才强区战略、创新驱动战略,着力塑造宁夏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教育是欠发达地区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确保财政教育经费支出增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建设5个国家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成17个现代产业学院。

  实施高等教育办学能力提升工程,力争实现宁夏师范大学、宁夏卫生健康职业技术学院、宁夏交通职业技术学院3所大学升格,启动建设宁夏职业技术大学、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大学、宁夏闽江应用技术学院3所本科高校,建好20个优势学科,实现宁夏高等教育发展新突破。

  坚持科技支撑发展。科技是欠发达地区实现快速发展的强大支撑。坚持“四个面向”,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四大工程”,高水平建设全国东西部科技合作引领区。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抓好林木资源高效生产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积极推进装备制造、新材料领域建设自治区实验室,新培育各类科技创新平台30家。

  围绕重点产业及产业链升级,实行科研任务“揭榜挂帅”、“赛马”制度,鼓励科技领军人才挂帅出征,实施重点科技项目100个,转移转化重点科技成果100项。新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0家,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建设研发机构和中试平台。加强全域科普工作,开展“科创中国”宁夏行动。

  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攻坚,健全科技评价体系,深化财政科技经费分配使用机制改革,推动更多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不断提升科技对高质量发展的贡献率。

  坚持创新引领发展。着力推进创新型政府和创新型城市创建,支持创新型企业和各类创新中心建设,新培育创新型示范企业20家,激发企业和高校院所创新活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全面落实人才政策,积极支持“才聚宁夏1134行动”,支持海归小镇等人才平台建设,推动“塞上工匠”等人才选树活动,培育引进各领域急需紧缺创新人才1万人以上、创新团队15个以上。

  ● 坚持人民至上,着力推动民生社会事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

  实施就业创业优先工程。坚持把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开展“就业创业促进年”活动,加大稳就业力度。把困难群体、脱贫人口、退役军人、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确保完成城镇新增就业8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0万人以上、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去向落实率90%以上的重要任务。

  开展“创业宁夏”行动,对毕业两年内初次创业学生给予创业补助,支持城市灵活就业人员从事电商、快递、送餐、家政等行业,新增创业担保贷款10亿元以上,培育创业实体9000个。

  新疆

  ● 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

  办好高质量教育。

  以就业和产业为导向,实施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校企合作,推动职业教育与技工教育贯通发展。

  实施高等教育承载力提升工程,加快推进新疆大学“双一流”建设,积极开展部区合建工作。

  加快创新驱动发展。落实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用好“四方合作”机制,全力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试验区和乌昌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阿克苏—阿拉尔国家高新区,加快培育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积极创建国家实验室新疆基地,打造一批自治区级创新平台,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主力军作用。

  围绕“八大产业集群”和生物医药、种业等特色优势领域,实施一批重大创新工程,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和“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促进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支持110米口径全向可动射电望远镜项目建设。

  持续提高财政科技投入,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争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30%以上。

  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行动、优质中小企业培育工程,培育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全面加强科普工作,不断提高全民科学素养。

  落实人才强区战略。实施“天山英才”“天池英才”等自治区重点人才计划项目,用好100亿元人才基金,抓好人才工作重要政策落实、重大项目实施、重点人才服务,搭建干事创业平台,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和能力,积极为人才松绑、减压、赋能,千方百计留住用好现有各类人才,加快引进高端人才,在全社会努力营造尊重人才、爱护人才、帮助人才的浓厚氛围!

  注:本文由人工整理,如果疏漏,欢迎指导更正

  来源:各地方政府网站、地方媒体等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3-01-29 17:15
西安交通大学 2023-01-29 16:47
西安交通大学 2023-01-29 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