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编专栏
什么人适合当大学校长?
文 / 陈志文
2022-07-25
校长是校长,院士是院士。

  日前,有媒体再次谈到“院士当校长”的话题。不可否认,目前我国大学在选校长时很看重其学术成就,因此,院士往往成为著名大学校长一个重要门槛。

  但是,院士就一定能胜任校长吗?我相信大家都有疑问。

  大学校长到底需要什么素质?或者说什么样的人,更适合当校长?专业研究者有很多结论,列出了很多。我想谈两点不同的看法。

  我经常说:校长是教授中的优秀经营管理人才。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校长田长霖访问清华大学。在清华大学,当田长霖被问到,“从一个著名的学者到校长,这之间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时,田校长思考了许久,才蹦出了一个字:Money!

  田校长说,“我计算了一下,平均下来,我们每天需要筹集100万美元,学校才能正常运转”。

  田校长这番话,讲到了作为一个大学校长最基本的职责:首先要解决学校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基本资源问题,这其中最重要的是资金。田校长为此殚精竭虑。

  日前教育部直属高校均公布了学校2022年的经费预算,前三名分别是清华大学(362.11亿),浙江大学(261.03亿),北京大学(219.29亿)。如果我们去看看各种高校排行榜,这三所大学经常被排在中国高校的前三名。

  有人可能说,那是美国,以私立学校为主,所以需要找钱,中国都是公立学校,有国家拨款,没有这个需要。

  此话差矣!

  从收入来源角度分析,中国著名大学的收入中,国拨经费仅占一小部分。比如清华大学,2022年预算中,国拨经费不足58亿,占全年收入约22.66%,也就是说近80%的经费都是自己挣来的。北大与清华140多亿的预算差距,主要是来自筹集资金能力的差异,在国拨经费上差距不大,且只占总经费的一小部分。

  梳理国内各高校,我们也可以清晰地看到,学校之间的差异,从一定程度上可以从筹资能力角度反映出来。

  从世界范围看,筹集经费的能力,是著名高校的重要标志之一。从这个角度看,校长首先就需要是一个经营管理人才,只是其经营管理的对象是大学而已。

  有钱未必能办成一所好大学,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除了资金,还有其他很多重要的资源。比如上世纪50年代清华的校长蒋南翔,在他的游说下,硬生生把京张铁路向东移动了数百米,给今天清华的发展创造了足够的空间。

  华中科大老校长朱九思先生,抓住历史机遇,在文革还未结束时,就想尽办法为华中科大引进了一批顶尖学者。这批优秀的学者让华中科大在后来的发展中掌握了先机,让华中科大在几个老牌工学院中异军突起。

  在中国复杂的国情文化下,校长的“经营”能力,往往更为重要,这是和西方高校不同的。

  筹集的所有资源,最后还是为学校的人才培养服务的。因此,仅仅有经营管理能力还不够,作为一个优秀的校长,更需要熟悉大学,熟悉教育,熟悉学术,是一个优秀的教授,这是一个基本要求。

  只有熟悉人才培养规律,熟悉科学研究,熟悉高校的基本运作,我们才能有效地做好最佳的资源配置,同时,只有熟悉教授,熟悉学生,才能给他们做好各方面的服务,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与氛围。

  因此,从这些角度来说,校长是否必须是院士?答案是否定的。院士头衔代表的主要是学术成就,往往是一个专才,从管理角度,恰恰可能是缺点。当然,我国院士中有很多战略科学家,也是管理的高手,另当别论。

  正因为此,10余年前,来自环境系的非院士陈吉宁出任清华大学校长,打破了著名大学校长必须是院士的不成文的规则。日前刚刚出任清华大学校长的王希勤教授,也不是院士,我坚信他胜出的原因,除了学术,更多的也是管理能力出众。在院士云集的清华,选一个院士当校长应该不是难事,但清华没有这么做,从这一点上讲,清华值得尊敬和学习。

  能找到一个具有优秀经营管理能力的院士当校长固然好,但没有必要把院士当成校长任职的“硬门槛”,毕竟校长这个职位的主要诉求不是学术研究,而是大学管理与服务。

  当然,在中国找一个院士出任校长是有现实需要的。院士自带光环,学校很多事情就好办一些。

  在这个问题上,处理得最好的是英国的大学治理模式。在英国的大学治理中,往往选择一个学术能力或社会影响卓著的名人出任校长,但这个校长往往只是“荣誉”岗位,并不参与学校日常的治理,真正负责学校治理的,是一个更强调经营管理能力的“执行校长”。

  因为,校长是校长,院士是院士。

简介
陈志文,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多年重点从事教育改革与治理研究。
联系
手 机 扫 码 查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