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成了我下不了的高台,更是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这是一个大学毕业生的慨叹,也成了最近一个热门的话题。
日前一个自述“二本”毕业的大学生,发展遇到瓶颈,对目前的工作与状态不满意,于是感慨到:“如果没有读书,没有攀登过九尺高台,我就可以心安理得回到鼠洞,就这样心安理得平淡度过此生。但是偏偏见过外面的精彩的世界,一无所获回到鼠洞又怎可能安于现状?学历成了我下不了的高台,更是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
一句话道尽了目前一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困境与尴尬,因此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这句话大约可以这样理解:因为就业去向狭窄,虽然我已经是一个大学生、本科生,或者是研究生了,但仍然没有体面、满意的工作,实在不甘心、不愿去从事一些和自己的学历“不匹配”的“不体面”的工作,也很难承认自己的平庸。
大学生就一定是穿上了长衫,站上了高台吗?
很显然,这个结论是难以成立的。
我们身子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但脑袋还停留在精英教育时代,生生把自己架上了高台,穿了一个虚拟的长衫。
2023年高校毕业生1158万人,如果加上近百万回国留学生,大学毕业生总量可能达到1250万以上,逼近新增劳动力的80%。2023年政府的就业目标也只有1200万,如果解决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就完成了全部就业目标。也就是说,大学生在今天只意味着普通劳动者,有人开玩笑说,一个砖头下去,必砸死一个大学生。这就是今天的中国,高等教育已经全面进入普及化时代。
但遗憾的是,我们仍然有意无意在错误地用精英教育时代的尺子,量今天大学生的就业、发展的定位。
为了让大家更透彻理解这个变化,再举几个数字。
先不说1977年高校仅招生27万人,即便是到了1990年,全国本专科合计也只招了60.88万人。在当时,本科生,甚至专科生留校当大学老师是很普遍的,因为研究生全年也仅招了3万多人。这就是精英教育时代,招生量太小了,因此大学生被称为“天之骄子”。
在那时,每一个大学生都天然能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即便是中职学生也如此。
1998,高考恢复20年后,高校招生第一次突破100万,本专科合计达到了108万。1999年开启的大扩招,拉开了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序幕,高考招生一年净增长近52万,达到了160万。一年净增长超过了整个90年代前8年的总和。从此,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步伐再未停歇。2021年,全国高校本专科招生超过了1000万,绝对录取比93%。
近10年来,没有一个省能完成招生计划,普遍存在有学也不上的情况。2021年,本科录取分数线最低的仅有280分(黑龙江),大量省市也只是300出头,而专科线在广东仅有100分(第二次征集志愿)。如果严格地剔除赋分制下的两个起评分30分,那分数线就只有40分了。
2021年部分省市理科本科录取分数线
满分750分的情况下,280分就能上本科,100分上专科。
在今天的中国,考不上大学变成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研究生也一样,如果看这20多年的招生增幅,本专科的增幅远远低于研究生。1990年,研究生招生3万余人,1998年也只是招了7.2万人,2022年,招生超过了124万,远远超过了1998年本专科招生的总和。根据最新数据,2023年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中,研究生占比超过了本科生。
如果我们回头看看录取分数,就知道考研有“多么难”。虽然考研报名人数不断创下最新纪录,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家都喊难,但是看全国录取控制线就明白到底是不是真难。
在刚刚公布的2023录取线最高的A类考生中,当单科满分为100分的情况下,18个专业门类中,要求50分以上的仅有文学与教育学,分别是54与51,其余16个专业超过40分的仅有6个,10个专业均为30余分,其中最低仅有30分。再强调一下,满分是100分,这是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合格线。
再说名校的稀缺度。
直到90年代中期,一个高校招生2000多人就算比较多的,而且几乎都是本科生,研究生占比可以忽略。但是在当下,完全不同了。2022年,顶级名校每年招生总量均超过了1万,最高可达16000-17000,其中最著名的几所高校,本科生占比仅有30%左右,70%都是研究生。比如复旦大学15651名新生中,本科仅有4120人,占比仅有26%,其余均为研究生。
名校的稀缺度显然都在大幅下降,名校的研究生稀缺程度更无法和几十年前相比。大约也因为此,所以香港落户限定内地9所高校,但限定本科毕业生,如果加上研究生,可能就容纳不了了。
换句话说,目前顶着名校光环的毕业生,是20多年前的6、7倍,甚至更多。
说了这么多,只想提醒一个残酷的现实:当下的大学生只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从稀缺度来说,还不如90年代的高中毕业生,包括职高。1998年,在适龄人口与新生儿均远远大于当下的背景下,全国普高+职高合计招生仅有930万人,在校生2445万,但2021年,大学招生就超过1000万,高校在校生就超过了4400万。
简单从稀缺度角度讲,当下大学生又何谈对标“孔乙己”?
1947年是民国高等教育最发达的一年,招生大约11万人。在上世纪3、40年代,能读到高小(6年小学)的人,已是屈指可数。
高等教育普及化,是因为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强盛,给了我们更多受教育的机会,大学生并不天然高人一等,并不天然会有体面的工作,更不等于坐上高台,穿上了长衫!
要走下高台,脱下长衫,首先我们自己需要撤下想象的高台,自己脱下并不存在的长衫。因为大部分人从来就没有走上过高台,穿上过长衫。
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一个现实:就业期望值与学历直接相关。社会舆论错位的定位也把大家送上了高台,穿上了长衫。
一个职高毕业生去餐馆当服务员,去流水线打螺丝,舆论不觉得有什么,因为你是一个普通劳动者。
但是一个大学生去当服务员,去打螺丝,舆论就不适应了,更不要说一个本科生去当服务员,打螺丝。一有211毕业大学生送快递、研究生送外卖,就频繁登上舆论热榜。这背后,是陈旧错位的观念、错位的舆论把大家送上了高台,穿上了长衫。
还有父母。即便大学生自己愿意去当服务员,打螺丝,可能父母还嫌丢人,恨不得把孩子五花大绑留在家里啃老。很多的父母无意间按自己曾经的经历去判断现在的大学生,也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缓就业、慢就业,甚至不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考研、考公,“二战”“三战”,循环往复。
记得一位重要的负责人曾公开强调,要让大学毕业生体面地就业,也赢得了大家的赞赏。但什么是体面?在几乎人人都是大学生的时代,我们如何保证都有体面的工作?
高等教育在快速迈进到普及化,我们脑袋还停留在精英教育时代,所有人都发生了错位,不仅仅是大学毕业生。
因此,要让大学生走下高台、脱下长衫,社会舆论与公众也需要与时俱进,明白当下已经是一个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时代,大学毕业生只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干什么工作都是正常的。这也是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普及化后的结果。
还有,就是舆论传播形成的误导。每年高大上的就业岗位有多少?互联网大厂招多少人?公务员招多少人?看看纳税人的总量,就知道拿着高薪的人是极少数。2022年统计年鉴显示,我国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人,仅有大约10%。但舆论传播的筛选作用,让很多大学毕业生陷入了虚幻的期望中。
当然,要让孩子们彻底走下高台、脱下长衫,最后还需要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多需求岗位,同时,也需要改革社会保障与分配制度,缩小不同岗位阶层的福利待遇,也就淡化了高台与长衫。薪酬待遇悬殊的现实,的确让孩子们很难走下这些虚拟的高台,脱下这些本不存在的长衫。社会也需多一分宽容,更多地共情和理解年轻人,尊重体力劳动者、技术工人。
当然,我们也可以把这句话理解为,读书让自己看到了更大更精彩的世界,无法甘于平庸,那很好,拼搏奋斗就是了。真正想要走上高台、脱颖而出的孩子要明白,那意味着不能再仅仅依靠你所获得的一纸文凭,因为大家手中都有,而是要靠实力、能力和持久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