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编专栏
对高校学科专业设置改革的四点看法
文 / 陈志文
2023-04-07
此次学科专业设置改革,为下一阶段高校人才培养改革拉开了序幕。但要真正地落实改革,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久久为功!

  日前,教育部会同发改委等五部委发布《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改革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淘汰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学科专业。

  党的二十大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人才是第一资源”。《改革方案》显然是对二十大精神的贯彻落实,给高校如何为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做了有力回应。

  学科专业设置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支柱”和关键抓手,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成效。此次的学科专业设置调整,显然是在新发展阶段和新发展形势下,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全面改革的第一步。要真正做好学科专业设置的优化改革,有很多工作需要做,简单谈一下四个方面的感受。

  第一,要做好学科专业设置改革,首先需要认识到学科专业设置改革的急迫性,重要性,高校的人才培养必须全面回到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需求这个轨道上来。

  这次学科专业设置改革,出发点就是高校如何为国家的高质量发展服务,强调“四个面向”。在我看来,最本质的要求有两点,一是面向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即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人才支撑;二是面向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面向迅速变革的新技术新产业,为其提供合格的劳动者。对此,我们需要全面深刻认识其中的必要性、紧迫性。

  中国高等教育在近20年的发展历程中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为这一时期中国的高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但也不能否认,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1999年的大扩招,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进入规模扩张时期,高校总量从1000所增长至目前的2760所。一方面招生人数在快速增长,一方面高校纷纷走向综合定位,什么学科专业都敢办、都能办,从学科专业设置看,高校区别不大,出现了“千校一面”的盛况。高校忙于“卖”文凭,忘记了真实的社会需求。

  在目前13个大类的招生中,管理与艺术类位居第二第三,为什么最难就业的两个专业招生量如此之大?开办成本低、收费高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因为开办成本低,人文社科专业遍地开花,管理、法律就是代表性的专业。因为收费高,招生上高校还有较大自主权,于是艺术专业遍地开花,甚至很多行业院校也热衷开办播音主持等艺术专业,比如某农业211高校就有4个艺术专业。

  显然,我们并没有真正面对社会需求,而是陷入了学校自循环的小圈子,本质上更接近于“卖文凭”,而不是真正的社会需要。10余年来,高校大办人文社科与艺术,社会需求更大的理工科专业占比明显下滑,是我们需要深刻反省的。

  2023年高校毕业生达到了1158万,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就业目标也只有1200万,中国的就业问题已经变成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根本还在于发展经济,解决需求问题,但从人才的供给方,我们也必须深刻检讨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人才供给的结构性矛盾问题,即人才与需求之间的错位问题,学科专业设置就是重要一环。

  同时,我们身处一个科学技术快速迭代,融合发展的时期,一些传统行业消失,一批新行业产生,或者与信息技术等结合,催生出大量新业态,对人才培养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我们必须面对和回应。

  我们更需要认识到国家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急迫需要。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势力,力图全面遏制中国的发展,已经从贸易扩展到技术,从技术上升到人才。他们深知只要有人才,必然会突破所有的技术与贸易封锁,为此,对我国进行了全面的人才遏制战略,希望从根本上遏制中国的发展,臭名昭著的“中国行动计划”就是典型案例。

  美国对于中国出国学习理工科专业的学生进行全面的签证限制,已经造成国内部分著名大学出国留学人数出现腰斩。换句话说,美国等西方国家不想给我们培养科技人才了,试图斩断中国高层次科技人才的成长途径。对此,我们也需要有深刻认识,我们必须加强自主人才培养能力与质量,不能指望别人了。

  总之,只有我们深刻认识到这个问题的急迫性,才可能实现思想的统一,落实成自觉的行动。

  第二,要做好学科专业设置改革,高校需要准确定位。此次《改革方案》提出“一校一案”,不搞一刀切,本质就是要求学校根据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对自己有清晰的定位,这也是本次学科专业设置改革的一个重要出发点。

  2760所普通高校,各自的优势不同、定位不同,在此次学科专业设置改革上,每一个学校都需要回答两个基本的问题:优势是什么?责任是什么?

  “双一流”启动后,很多高校都制定了各种全国甚至世界一流的奋斗目标。但遗憾的是,我们不需要那么多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也不可能。大多数高校都需要踏踏实实地面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面向新产业、新业态,培养实用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同时,大量高校都从属于地方,也必须立足当地的产业结构,在服务好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发展,而不是好高骛远。远离当地产业发展的高等教育,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当然,这一切最后都要立足于自身优势,无论在中央还是地方,在快速变革的社会发展中,你能干什么?适合干什么?擅长干什么?

  第三,学科专业设置只是一个开始、一个抓手,最后还要落实到具体的人才培养,而不能只是停留在专业名字的变动上。

  学科专业设置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与核心,但也只是一个开始,最后还是需要通过创新培养模式来实现,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而非简单的名称改变,这也是需要高度重视的。

  日前一些人士提出“ 工科理科化”的问题,本质上就是我们的培养模式出现了问题,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脱离行业实际与需要,孩子们连动手的机会都没有,而非学科专业设置上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坚决反对把学科专业设置改革只是停留在学科专业的名字的变化上,“新瓶装旧酒”,无视科技与产业的巨变,新业态的形成,在老路上狂奔。

  第四,我们也要警惕一些盲目赶时髦的学科专业设置改革。社会上热衷什么就设置什么,罔顾科学性与自身定位。

  人工智能很重要,但坦率地讲,其并非普通高校有能力设置的专业。而一些社会上流行的概念,往往只是一个市场噱头,缺乏基本的科学体系,无法支撑起一个学科专业,因此学科专业设置改革必须脚踏实地,立足科学,立足自身。

  总之,此次学科专业设置改革,为下一阶段高校人才培养改革拉开了序幕。但要真正地落实改革,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久久为功!

  原文发表于《经济观察报》

简介
陈志文,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多年重点从事教育改革与治理研究。
联系
手 机 扫 码 查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