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发(徐骏作)
“学科建设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没有一流的学科就没有一流的大学。”近日,在江苏省教育厅举行的江苏高校优势学科服务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中,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洪流说道。
15所高校、43个学科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这份成绩单,也表明了江苏学科建设的决心。
挖掘学科建设这座富矿,“指挥棒”至关重要。“考核学科建设成效,不仅是数数发了多少论文、有多少顶‘帽子’。对大学来说,学科建设就是要做到‘顶天立地’,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发展需求,要思考人才培养能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什么。”江苏省教育厅研究生教育处处长杨树兵表示。
顶 天
针对国家重大科技创新需求
一根长约20厘米的玻璃光纤,外面裹有一层密实的玄武岩纤维层,轻轻拨动,与之相连的计算机上,立即显示出明显的上扬曲线。
在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该院副院长张建向科技日报记者展示了一款长标距光纤传感器。它可以附着在建筑结构的表面或者埋入内部,将桥梁建筑的载荷、裂缝、倾斜度等数据源源不断地传输出来,再通过装置解调仪,进行分析、整合,生成一幅幅“心电图”。这项由东南大学吴智深教授领衔的“土木工程结构区域分布光纤传感与健康监测关键技术”荣获201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奖项的背后,是该院学科建设的长久沉淀。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东大土木工程学科获评A+,作为该学科重要研究方向的重大工程结构健康监测技术,为国家经济社会建设作出贡献。
“江苏的优势学科建设,就是要针对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创新需求,开展技术攻关和理论原创性研究,取得关键性技术突破。”洪流表示。
杨树兵解释道,学科建设的“顶天”,就是要让学科站在学术前言,打造国之重器,掌握关键核心科技。
在江苏的43个双一流学科中,既有哲学、物理学、天文学、中国语言文学、力学、艺术学等基础学科,也有电子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应用学科。
在江苏,什么样的学科才算合格,学科建设达标的依据是什么?据悉,江苏省创新学科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重点考察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力三个维度。在“贡献”指标中,尤其突出专利等知识产权成果、科技创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比重。
立 地
与实际相结合,创新多种学科建设模式
“优势学科在做好‘顶天’的同时,也要做好‘立地’。”杨树兵说。立地,就是要把学科成果、科技创新与地区、产业的发展相结合,将“浮于纸上”的研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贡献,
让学术研究聚焦于社会、行业的发展难点、痛点,让“论文落地”。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打破“关起门来做研究”的传统,创新了多种学科建设模式,如高校内部不同学科合作的交叉学科建设、高校与科研院所强强共建、高校与企业的共赢互利协同创新等等。
“以前药企和高校是‘两张皮’,现在有了协同创新,大家可以联合攻关。高校的优势在于发现研究价值和人才培养,但新药的临床试验、生产不是高校的强项;企业有资金、市场,却需要基础研究成果。”中国药科大学教授尤启冬说。目前,中国药科大学与13家药企建立“校企联合实验室”,并与南京江宁高新区共建“中国药谷”。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药谷完成3651项新药和技术支撑服务,助推27个新药品种获得新药证书,42个品种获得临床批件。
南京大学天文学学科团队和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在南大仙林校区共建“天文和空间科学园区”,通过共同承担科研项目和教学任务、共同培养研究生等方式,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该学科还可以从紫金山天文台获得观测设备和技术支持。
如果说多学科交叉建设为高校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打出“组合拳”,高校院所的强强联合,则让丰富的科教资源惠及更多师生。
人 才
打造“明星”团队,重视学科建设核心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建设“顶天立地”的学科,要让口号不只是口号,还需要将脚步迈进现实,让师生将学科实践作为检验真知的授业课堂,让知识在大地、田野间流动,给人才以成长空间,也让科研成果造福民生。说到底,学科建设的核心,还是人才。
“学科建设必须把人才培养放在第一位。”在杨树兵看来,学科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发展需求做好社会服务。
我国是农业大国,每年产生秸秆总量大约7亿吨。每到秋收季节,田间地头总能看到一堆堆燃烧的秸秆,浓烟滚滚。走进南京林业大学秸秆中心,一张张无醛秸秆人造板和杨木板,诉说着一个“科技鲁班”团队的创业史,而这个团队,也是一个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奖的“明星”团队。
南林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梅长彤介绍,他们攻克了农作物秸秆人造板工业化制造技术,研发出20余项秸秆人造板发明专利技术,北京奥运会的几个场馆也用到了他们的技术。近5年来,通过36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团队培养硕博研究生275名,收获越多、对于人才培养的支撑力度也就越大,以人才支撑科研发展、以成果反哺人才培养,正是这只“明星”团队的秘诀。
中国药科大学也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他们与南京医药企业共建研究生工作站,根据新药研发链,校企双方设置了不同的药学专业培养方向,并为学生匹配相应领域的专家级优秀技术人员作为其校外导师。目前,研究生工作站每年都会引进10余名学生入站学习。
自2016年发布《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以来,江苏以“打造高峰、顶天立地、扶优做强、交叉引领”为目标,推动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一批“顶天立地”的学科和学术科研团队以及一流人才正在从象牙塔走向科技前沿。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