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高层次人才招聘会
第四轮学科评估
学术桥人才评审评估
海外学者中国行
高层次人才网络视频招聘会
用科学家精神筑牢科研诚信底线
2021-02-23
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在全球当前复杂多变的背景下,科技创新能力在支撑国家发展、保障国家安全方面发挥的作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肯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科技界当知这份倚重的意涵与分量,每一位有责任感的科技工作者都应备感责任与压力,容不得半点推诿与搪塞。

  遗憾的是,在“科技味道”如此浓重的时代氛围下,近年来不断通过网络曝光、持续撩拨公众敏感神经的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就显得分外刺眼。前有梁莹学术不端、翟天临被曝抄袭,后有张裕卿被曝造假。

  学术不端事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喧嚣吵嚷之中不断冲击着科研诚信的底线。

  科研诚信是科技工作者的安身立命之本。近日,国家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联合工作机制对有关论文涉嫌造假调查处理情况的通报及随后的“饶毅举报”事件再次引发网络热议。在尘埃落定之后,有必要深入探讨科研诚信建设长效机制的命题。

  毋庸讳言,我国科研诚信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积极进展。

  杨卫院士将其总结为“六大战役”:始于2000年的学术不端举报制度,2005年确立的不允许一稿多投原则,2007年开始的论文查重检测,2011年开始的科学道德和学风宣讲,2015年实施的发表论文“五不准”和2017年开始实施的对撤稿论文的联合调查与惩戒。

  在此过程中,相关部门、科研机构与高校相继出台了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文件和调查处理规则。

  然而,问题的另一面似乎更应该引起人们的警醒。

  朱邦芬院士用两个“史无前例”描述了当前我国科研诚信的隐忧:

  一是随着社会整体大环境的急功近利倾向与道德水准滑坡,拥有各种学术头衔带来的利益与学术不端行为低风险之间的反差,导致我国科研不端行为的涉及面之广及严重程度史无前例;二是由于国家科技投入大幅增加以及互联网自媒体传播广、速度快等特点,人们对科研诚信的关注史无前例。

  在如此境况之下,以霹雳手段严惩学术不端进而构建起科研诚信的长效机制无疑成了社会各界的共同心愿。

  以2017年对“107篇论文撤稿事件”的处理为契机,在国家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的统一协调下,第一次实现了对引发舆论风暴的科研诚信案件的联合调查和统一查处。

  2018年,中办、国办高规格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这一指导性文件,对科研诚信问题提出了“全覆盖、无禁区、零容忍”的基本态度和治理原则,在制度设计上将科技监督与诚信建设相结合,确立了自上而下、覆盖全面的科研诚信建设的责任体系。

  2019年10月,经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审议通过,科技主管部门颁布了《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规则(试行)》,形成了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的统一规则,相关重大案件的联合调查制度与工作机制得以确立。

  日前,舆论对联合工作机制的案件通报的关切表明,在我国迈向自立自强的科技强国之路的时代挑战下,科技界和全社会对“科研诚信是科技创新的基石”的认知更为明确。但客观地讲,科研诚信建设任重道远。

  从整体上看,我国尚未形成具有公信力的、体系化的、成熟的学术诚信治理体系,科研管理者在处理学术诚信问题时也是摸着石头过河。

  同时,由于我国科学共同体成长的时间较短,自查、自纠、自净以及在科研诚信建设中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一些科学家的求真态度、学术荣誉感、科研诚信意识和科学道德自律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这也是学术诚信事件的揭发过程时常出现纷争,事件处理结果公布之后大家总莫衷一是的重要原因。

  2019年,国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相比之下,此文件以弘扬科学家精神为统领,在科研诚信建设的治本之策上无疑跨出了历史性的一步。“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试想,如果每个科技工作者基本能做到文件倡导的“大力弘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何来学术不端事件和科研失信现象的发生?

  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构建良好的科研生态,营造尊重人才、尊崇创新的舆论氛围,公众期盼的这些目标实现起来自然就指日可待了。

  回顾百年历史,中华民族历经了从科学救国、科教兴国到科技强国的伟大历程。

  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福祉;另一方面,伴随着现代化所产生的诸多问题也提出了更多的应用需求,反过来给科技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

  在积极肯定科学的工具价值与实用效益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由此催生的狭隘科学主义和功利主义盛行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科研失信和学术不端则是其典型表现。究其根本,则是科技界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双重缺失,背离了科学发展的初心。

  科学精神是科学的灵魂,以求实和创新为其核心诉求,是现实可能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结合。

  其中,现实可能性来自对客观性的追求,主观能动性则体现为强烈的创新意识,二者共同构成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和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等科学家精神的灵魂。科学精神内涵极为丰富,不断发展演化,科技哲学专家刘大椿将其概括为理性信念、实证方法、批判态度和试错模式。

  人文精神是以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本身的发展为终极目的,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的精神,亦是爱国精神、奉献精神、协同精神、育人精神等科学家精神的初衷所在。

  作为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科学活动,其精神核心自然也应该是人文精神。很多资深科学家在晚年闲暇思考时,都不约而同地强调人文精神对于中国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从宏观角度看,现代科学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财富,同时也在丰富着人类的精神世界和拓展其认知边界。

  一些专家明确提出,离开人文精神的科学精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精神,离开科学精神的人文精神也是不完整的人文精神。要发展好科学,科学家个体最理想的人格,就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高度融合。

  反过头来再仔细研读《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一文,从新时代提倡的科学家精神的表述中,不难体会学界提倡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互融合的要义,而“严守科研伦理规范,守住学术道德底线”等经过推敲的具体表达,无不折射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正如一些具体学术不端事件的处理需要讨论,更宏观层面的科研诚信长效机制的建设以及如何将弘扬科学家精神落到实处,同样需要公开讨论与理性争鸣。

  如何进行理性质疑、规范学术争鸣、区分学术分歧和不端指责?如何加强科研管理和学术规范教育?如何完善科研失信惩罚与监督机制?如何更好地培育严谨治学的优良学风?如何促使包括知名科学家在内的每一位科研人员提升专业精神与学术荣誉感……这些都需要在科技界内部达成更加广泛的共识,最终形成健康向上的科技创新氛围。

  有鉴于此,《中国科学报》从即日起开设“科研诚信建设大家谈”专栏,诚邀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联系邮箱:tougao@stimes.cn。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职位检索
单位性质
单位检索
地区选择
学科检索
学历要求
职位搜索
人才速递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