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是目前世界上一流高校为应对专业分割过细、学生素质下滑而采取的一种基础性、综合性的教育改革措施,以学生在民族历史文化、人文社科素养、基础科学思维、创新应变能力等方面的全面提升为核心诉求。在“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工科高校传统的“专业化”学科发展路径依赖将进一步得到强化。因通识教育的缺乏而导致大学生人文综合素质、创新创业能力等方面的缺失,已严重影响了我国工科院校本科生培养的整体质量,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人才体系的结构化弊病。
强化“学科”的“双一流”
“学科”是“双一流”建设的基础和抓手,按照“引导和支持高校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发展方向,突出学科建设重点,创新学科组织模式,打造更多学科高峰,带动学校发挥优势、办出特色”的战略取向,高校学科发展资源将愈发聚集。
一定程度上,“双一流”建设的资源分配方式加剧了学科发展之间的竞争,对通识教育的生存空间形成挑战。分级支持、强化特色是“双一流”建设的财政支持基本方略,目的是尽快促使一批高校和学科达成“世界一流”。在其建设过程中,工科院校只能“围绕主干学科,强化办学特色”或“突出学科优势,提升学科水平”,这就造成了以往过于分科和专业化发展的工科院校更进一步将有限的存量资源及增量资源投入既有的优势工科建设中,以保持、争取自身的“双一流”地位,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资源利用的调剂存量和吸收增量的过程中,强化对学科、学校排名更为有利的专业教育,已然成为默会路径,而通识教育则因其“实用性”较低,面临着更加边缘化的危险。我国高校通识教育传统的缺失加上学界对于“通识教育”的内涵缺乏普遍性共识,使得我国大部分高校至今仍处于摸索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有效路径的起步阶段。
三条路径变革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是达成“双一流”建设中一流人才培养任务的关键环节和必由之路。在国务院和教育部等部委发布的两个“双一流”建设指导性文件(国发〔2015〕64号和教研〔2017〕2号)中虽并未明确提出通过通识教育路径来达成“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的,但却强调了要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我们可尝试通过以下三条路径进行通识教育整体变革:
首先是优化通识教育课程配置,打造核心精品课程。以通识类知识的核心脉络统整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按照知识素养结构划分为数个模块,各模块由围绕同一核心素养且相互关联的数门课程组成,打造不超过二十门通识教育核心精品课程由学生必修。增加中西方文明、区域和地方文化等课程并与思政类通识教育必修课构成课程模块,以经典阅读、科研探究、名家讲座等形式丰富和拓展思政类课程的内涵,既达成国家规定的课程要求,又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社科素养,培养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学校荣誉感。
其次是整合课程与教学资源,明确各类课程的界限与任务。定位不明、目标不清、权责不一、效果不良是我国工科院校专业教育之外的课程的共同症结。在国家大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和一流本科人才培养的时代背景下,对全校所有专业教育外课程进行统整、筛选和界定,进而明确各课程模块之间的界限、任务及协作关系,以核心知识素养模块为抓手重新厘定各自归属和宗旨。对于课程模块的划分、调整以及模块内各具体课程的构成、衔接、考核等事宜,交由通识教育委员会科学决策。对通识教育委员会、学校教务处、学院教学决策团队之间各自的权责予以明晰。
最后是加强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分步推进通识教育整体变革。明确以通识课程变革、学科大类变革和培养模式变革为核心的“三步走”战略。通识课程变革对学校通识教育整体变革进程起着先导与基础性作用,并为进一步展开学科大类变革与交叉综合学部建设奠定了基础。学科大类变革需要工科高校进行大类招生、宽口径培养和大部制管理等转变,以既具备学科内在关联又体现学校自身优势的大类学科为基础,进行本科生招生与培养。培养模式变革要将一流本科人才培养的触角向前延伸至中学、向后延伸至研究生阶段,建立文理工农医等多个方向的生源基地,将大类通识教育课程简化提前至中学阶段奠基;同时在本科高年级学段适当引入大类研究性学习课程,激发学生继续从事更为细化的相关研究工作的兴趣,奠定相关能力基础并提供较宽的学业晋升渠道。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