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分析问卷,我们发现既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也有值得改进的问题。因此,需要我们面对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根据对调查问卷的分析,我们发现当前陕西高校思政课在实践教学开展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实践教学脱离现实生活,未达学生学习期望
在回答“学习思政课的困难调查中(多选题)”一题中,47.89%的学生表示思政课程理论和自己看到的社会现实之间存在差距,47.58%的学生表示缺乏理论运用机会,还有44.22%的学生表示思政课程和个人生活学习关联性弱,反映出学生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迫切渴望和要求。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大多存在思政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两张皮”的问题,课堂学习和课后作业只是被学生看作常规化的课程内容,基本都是以完成任务的心态进行,一旦进入实践环节就会陷入无所适从的尴尬境地,导致思政课实践教学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基于以上现状,一方面是由于在传统教学模式中,理论教学占据大多数,学生对于实践教学的适应性不足;另一方面,在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中,教学研究成果所占份量较轻,因此出现了教师重科学研究而忽视教学研究的现状,没有能够充分适应和满足教学实践的需要。
二、实践教学方式陈旧老套,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在回答“调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存在问题”一题中,52.64%的学生表示实践教学方式陈旧老套,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为学校思政课实践类型调查”一题中,其中课堂实践占比超过80%;这表明虽尽管思政课程实践教学方式跟随时代有一定的进步,但是尚有一些思政课教师对实践教学方式不改变、不创新,按照传统思路、习惯安排对每门课采取相同的实践教学形式,不能根据新教材、新要求作出改变,这无疑大大降低了学生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降低了学生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新鲜感和认同感。思政课实践教学应充分发挥自身“实践性”这一优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地制宜开展实践教学,不断的引导学生。对于实践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单一的问题,增加其趣味性成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一项改进方式。
三、教学考核方式创新不足,降低学生学习兴趣
目前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考评方式,以学生提交的实践教学报告为主。但是很多学生的实践教学报告都是直接从网上下载的,存在“图省事”的心理,严重背离了社会实践教学的目的与要求,加上社会实践保障机制与管理办法的缺失,极大地影响了实践教学的质量与效果。因为实践教学涉及到多种形式的活动类型,例如校内的专题讲座、主题演讲,校外的实践教学基地学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社会调查等,而针对不同的实践活动来说,要检验其成效,仅靠一种考核形式是不行的。在回答“调查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期待(多选题)”一题中,67.72%的学生认为评分主体应当多元化,66.69%的学生表示思政教师团队应该建立统一的评分标准,47.36%的学生认为应当加大实践教学在总评成绩中的比重。学生期待着有着更加多元化的评分主体以获得更广泛人群的评价和认可。通过创新评价方式可以激励学生积极、认真的对待每次实践教学活动。
四、实践教学资源相对单调,对学生吸引力不强
在回答“关于所在学校思政课程的实践教学类型”一题中,其中课堂实践占比高达 82.87%,校园实践、社会实践分别占 11.05%和 6.08%。这说明思政课实践教学对于校园、社会实践资源配比不足。在“调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存在问题”一题中,61.49%的学生表示实践教学资源相对单调,对学生的吸引力不是很强。追其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由于思政课是全校学生都要学习的一门公共必修课,所涉及的学生是非常广泛的,所以要保证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的正常的开展,就必须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思政课教师负责,做到时刻保持思政课实践教学教师队伍的充沛;其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开展,从策划到具体实施再到结束,需要学校党委、教务处、宣传处、马克思主义学院等等多个部门的配合才能完成,这其中就需要人员、资金等资源的保障;最后,寻找一个可靠且稳定的实践教学的地点也比较困难,整合校内外多方资源以及后续的维护管理都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五、实践教学主体主动性不足
思政课实践教学主体包括学生和教师,在回答“调查从学生角度看影响参与实践教学积极性的原因”一题中,64.57%的学生表示学生本身对于思政课就不够重视,参与意识浅薄。追其原因,一方面,思政实践教学本身的“实用性”对于学生自身的毕业求学以及求职规划的影响程度不大,因此导致了大部分学生对于思政实践教学主动性不足;另一方面,长期以来,思政课教师教学任务量过大,更适应的是课堂上的纯理论教学,主要精力都集中在应付学校的课时量,投放到实践教学中的精力明显不足,并且没有相应的奖励机制的推行,这都直接影响了教师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
(作者:谢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王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和经济思想史。本文系2021年陕西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教学创新研究”(21BZ035)、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一流专业综合建设类重点项目(YLZD2021Z08)的阶段性成果。)
实习编辑:廖滟杰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