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延安精神是党在延安时期结合当时的历史任务与时代特征,在革命斗争中传承和发展民族精神而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时代价值,对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推进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赓续延安精神,将新时代的奋斗实践注入延安精神的真正内核,是对坚定理想信念和为民服务初心的践行,也是共产党人求真求实、发扬砥砺奋斗风格的必然要求,更是新时代长征路上我们必须撷取的强大精神源泉。
关键词:延安精神;科学内涵;时代价值;弘扬路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在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时强调,“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弘扬延安精神,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发扬斗争精神,为实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而团结奋斗”。站在奋进新征程的起点上,学习研究延安精神的思想内涵及当代启示,对于把延安精神转化成行动力量,努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延安精神的形成逻辑
延安精神的形成离不开延安时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建设的具体实践,将其放在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进程中,从对其形成产生重要影响的理论指导、实践基础和文化渊源三个角度来展开对延安精神的分析。
1、延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指引下的精神成果
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一以贯之的行动指南,也是革命精神的理论源头。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创造性结合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精神。党的革命精神与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深深契合,是在精神层次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动展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精神宝藏。
延安精神的理论本质主要体现在延安精神是以延安为地标,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人民进行革命斗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形成的精神财富和文化形态。延安精神的形成、发展和成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即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从1935年到1948年,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和促进下,领导、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同时延安精神逐步实现了从零散到系统,从“雏形”到“定型”的转化,最终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影响深远的精神家园。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新时代推进各项事业发展要继续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
2、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凝聚
延安时期是中国革命发生转折性变化和走向决定性胜利的历史阶段。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陕甘宁边区不但打退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围攻,而且实现了局部执政,边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建设都出现了不断转好、欣欣向荣的局面,为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与这一历史阶段的革命斗争和社会建设相适应形成的延安精神必然打上鲜明的实践烙印。
延安时期,党内一开始存在着“左”倾机会主义,后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后,党内一部分同志产生右倾麻痹和松懈的思想。中国共产党针对这些党内思想问题展开了大规模的延安整风运动。随着1945年中共七大的召开,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完全成熟起来,“这主要的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这是中国共产党到现在还一直坚持的三大优良作风,延安精神充分彰显了党的优良作风。可见,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典型反映,并结合不同时期革命和政治形势的需要,在建设、改革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和深化的党的精神谱系的重要构成。
3、延安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结晶
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融于人们血液中的民族精神孕育出伟大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精神。五千年未曾中断的中华文明造就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是革命精神形成的内在动因,与不同的时代背景相结合塑造出党革命精神,并从中体现民族大众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延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推动革命斗争中,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二者不断融合共生,从而形成了推动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延安精神,实现了对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继承和升华。以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艰苦奋斗精神为核心的抗大精神,以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作为奋斗指向的南泥湾精神,以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为主要内涵的延安整风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追求的张思德精神,以无私奉献为准绳的白求恩精神,不怕牺牲、敢于革命到底的愚公移山精神,这些延安精神的原生形态无一不展现着国家最深层次的文化与精神的力量。延安精神是对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没有中断的历史文化塑造了我国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革命精神。
二、延安精神的科学内涵
党中央在延安这座革命圣地上,培育和铸就了伟大的延安精神,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构成了延安精神的主要内容。
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灵魂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中国共产党人最根本的精神动力,是延安精神的灵魂和首要方面,彰显了共产党人信念坚定、矢志不渝的精神追求。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内忧外患的现实国情,担负着实现人民解放、民族独立的艰巨历史任务,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思想指导和精神支柱,便是中国共产党人长期走在革命道路上始终不渝坚持的正确政治方向。
延安时期,党中央根据当时国内政治形势的转变和主要矛盾的变化,适时制定和调整党的政治路线,不断明确党的政治方向。从1935年瓦窑堡会议到党的七大,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先后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施全面抗战路线和打败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建立新民主主义新中国的正确政治方向,并大力号召边区军民坚定政治信念,坚定不移地坚持党正确的政治方向。延安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依靠坚持“抗日救国,民族独立”以及统一战线中既独立、又自主的正确政治方向和政治路线,吸引了大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纷纷奔赴延安参加革命,使党领导的革命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延安成为中国抗战胜利的政治指导中心和坚强堡垒。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延安精神的精髓
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能够永葆生命力的关键,就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提升和丰富的重要方式。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思想方法,是延安精神的思想精髓,集中体现了共产党人的世界观,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为冲破主观主义、 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对广大党员、干部思想的束缚和禁锢确立起来的科学思想路线。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大解放时期,经历了土地革命时期三次“左”倾错误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中的党内右倾错误,中国共产党人正视屡次受挫的惨痛教训,经过整风运动和党的七大,坚定地破除教条主义、经验主义束缚, 使得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全党蔚然成风、深入人心,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达到了空前的统一,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指导中国革命走出历史困境。
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延安精神的核心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立党宗旨的高度概括,是延安精神的本质内涵和核心要义,体现了共产党人道德的根本要求。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人民”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延安时期,毛泽东多次对这一宗旨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阐释。毛泽东强调,“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要求广大共产党人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特别强调了“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边区政府党员干部、知识分子在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引领下,积极深入群众,了解百姓疾苦,关心帮助群众生活,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赢得了边区人民的衷心拥护。陕甘宁边区政府也因此被称赞为“民主的政治、廉洁的政府”。这一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忠诚坚守,赢得了边区人民的坚定支持,为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民心基础。
4、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延安精神的本色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延安精神的重要方面和显著特征,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延安时期,面对极端困难而严峻的客观形势,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坚定地提出,解决延安边区经济和军事难题的唯一办法就是自己动手。1942 年党中央提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建设方针,号召延安边区广大军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伟大创业精神。如 1941年初,王震将军率领八路军第三五九旅开赴南泥湾实行军垦屯田,战士们在困难和考验面前,发扬共产党人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和矢志奋斗的革命精神,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奋战,基本上达到了“丰衣足食”的目的,极大程度地满足了边区军民的生活需要、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延安边区军民在党的领导下,凭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顽强拼搏,不仅粉碎了敌人的经济封锁,打破了敌人的军事制裁,实现了生产自救,而且减轻了延安人民的负担,密切了军民关系,为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和精神基础。
三、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
延安精神在党的历史上发挥了巨大的激励作用。延安精神虽然是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产物,但却具有穿越时空的永恒魅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党和国家所处的历史方位、时代环境、世界地位,以及所肩负的使命任务等,相较于延安时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延安精神并没有过时,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现实价值。
1、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不动摇
自鸦片战争以来,为了救亡图存,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各阶级、各阶层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去探索中国救亡图存之路。然而,历次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皆以失败而告终。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我们始终缺少一个科学理论的指导及与之相关的正确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我们最终找到了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的正确方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有了“主心骨”和“指南针”,即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精髓。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如果在政治方向上出现偏差,没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那就可能出现颠覆性的严重错误。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我们就必须深入把握“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这一延安精神的精髓,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开拓创新,勇毅前行,把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2、必须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文明积淀的深厚智慧相结合,对实事求是的重要意义、基本内涵等进行了科学论述,真正把握了解放思想的本质要求。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精神内核,是延安精神的精髓,也是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内涵。新中国成立之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涵不断丰富完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打开新局面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在不同历史阶段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理论成果,始终贯穿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精髓。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面对新矛盾、新问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依然是我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新时代新征程的集中体现,就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二十大报告中系统总结的以“两个结合”、“六个坚持”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延安整风使全党接受了一次系统深入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教育,为夺取抗战全面胜利和解放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全党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战略任务,也必将极大提升全党坚持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本领,必须抓紧、抓实、抓好。
3、必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加强党性修养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理论、政治、组织等方面都走向了成熟,在此后的革命和建设历程中,中国共产党能够不断发展壮大,能够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化解一次次危机,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持勇于自我革命的政治品质是分不开的。延安精神是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资源。延安精神是党性的凝结和体现,是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的一面镜子。加强党性修养,需要用延安精神培根铸魂。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强调:“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坚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用以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党性的差距、校准前进的方向。”今天,我们弘扬延安精神,就是要用延安精神这面镜子来实现自我净化,自我革新,自觉做到坚定政治立场,践行根本宗旨,以延安精神校准前进方向,用延安精神净化政治生态,持续保持党内优良作风,建设不负人民的强大政党。
4、必须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中国共产党从不畏惧困难和挑战,始终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带领国家从成立时积贫积弱、外交封锁的处境到现在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自2012年起,党和国家就展开了新时代的脱贫攻坚工作,在精准扶贫理念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人以钉钉子的精神、敢于啃硬骨头的魄力,排除千难万险,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历经八年攻克全部贫困地区,打赢了精准脱贫攻坚战,解决了中国绝对贫困的问题。脱贫攻坚的伟大事业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这是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精神在新时代的体现与发展。新征程上我们要继续发扬脱贫攻坚精神,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有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解决好“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为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好准备。
党在革命战争年代、社会主义建设及发展时期经实践检验而凝练出的红色革命精神,是党的精神内核,也是我们在新时代汲取力量的源泉。作为具有代表性的革命精神之一的延安精神有着丰富的内涵,在党的百年光辉历程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提供智慧导向。在时代发展中,与时俱进的延安精神也将为国家的发展增添动力,指引我们朝着更加开阔光明的未来进军。
四、新时代弘扬延安精神的实践路径
在新的时代语境下弘扬延安精神,既不能简单继承其形式,也不能一味照搬照抄,而应该结合新的国情和时代特征,不断赋予延安精神以崭新的时代内涵,让延安精神放射出更加璀璨的时代光芒。
1、加强延安精神的研究、教育和宣传是弘扬延安精神的基本路径
新时代,弘扬延安精神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就是加强对延安精神的研究、教育以及宣传。一方面,可以通过打造由党政机关、高校、科研院所、研究会等联合参与的研究平台,推进延安精神理论研究的广度、深度、厚度和温度;另一方面,利用大、中、小学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优势和主渠道,推动延安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同时,也可以把延安精神渗透在课程思政、实践教学、教学管理等育人的全过程,从整体上构建加强延安精神教育的体制机制。最后,应顺应新媒体潮流,充分综合利用短视频平台和新媒体手段创新宣传方式,提高延安精神宣传工作的实效性和覆盖面,和传统媒介一起扩展延安精神宣传的渠道,引导人民加深对延安精神的认知、理解和践行,从而提高宣传延安精神的实效性。
2、以深度创新促进文艺发展是弘扬延安精神的重要路径
文艺是时代精神的重要载体,对服务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文艺创新创作,提升原创力,促进文艺繁荣发展,是弘扬延安精神的重要路径。一方面,文艺工作者通过延安采风等实地学习、实地考察、实地体悟,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真正创作出体现延安精神真谛的作品;另一方面,要弘扬传统,推陈出新。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文艺界有高原无高峰的现象,以及文艺作品无法全面、生动、深刻地反映时代心声等问题,深刻指出,创新能力不足是关键。在弘扬延安精神中,继承和创新红色文艺经典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文艺工作者在继承经典中创作了电影《周恩来回延安》,电视剧《保卫延安》,复排歌剧《白毛女》,中国首部红色主题秀《延安 延安》等富有创意的优秀作品,既传承了经典,又富有时代气息,在满足人民精神需要的过程中弘扬延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3、推动延安精神根植于社会生活是弘扬延安精神的根本路径
促进红色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延安精神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对弘扬延安精神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通过以延安精神为依托提升红色文化产业的品牌含量。将有关的历史事迹、革命精神、红色基因等融入红色文化产业过程中,通过品牌效应来彰显深刻的文化内涵。延安时期的红色革命文化资源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相关市场主体要善于将这些独特的元素凸显出来,打造属于延安精神独有的红色文化产业品牌。通过赋予品牌鲜明的延安精神内涵,建立起辨识度高的品牌定位,并通过创意营销提升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可度。此外,将延安精神融入到文化旅游,文艺演艺、网络传播等多个行业中去,形成具有延安精神特点的红色文化产业链,才能创造持续增长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五、结语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艰难困苦的革命岁月中精心哺育的伟大革命精神,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和巨大的现实价值,需要我们代代相继、薪火相传。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我们依然需要大力弘扬延安精神,用延安精神砥砺初心,淬炼灵魂,借以凝聚起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的磅礴伟力。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延安精神 为实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28.
[3]. 高永红,邓娟.延安精神的成因、内涵及当代价值探析[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15):94-96.
[4]. 鲁宽民,李运.延安精神融入大学生党性教育的价值意蕴及实践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3(16):5-10.
[5]. 杨峻岭,刘思源.延安精神的科学内涵及其时代弘扬[J].中国高等教育,2022(23):30-32.
[6]. 高志伟.延安精神形成的历史脉络及时代价值[J].人民论坛,2021(09):68-70.
[7]. 张永奇.新时代弘扬延安精神三题:内在本质、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J/OL].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1-16[2023-08-28].
[8]. 张晨宇,蔡雨欣.高校立德树人中弘扬延安精神的重要意义[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3(03):94-101+159.
[9]. 郑兴刚.延安精神的科学内涵、时代价值与弘扬路径[J].传承,2023(02):4-8.
[10]. 王梅.延安精神对新时代党员干部教育的有效性探析[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5(03):114-119.
[11]. 陈泽宇.延安精神形成的历史经验及启示[J].世纪桥,2023(01):24-26.
(作者:王梦芳,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