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西安工程大学党委书记马万清:培育新质生产力,造就高素质人才
2024-07-05 10:09:00
西安工程大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1月31日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现代化强国建设全局的高度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新时代新征程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指引。高校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人才供应地,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起着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要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时俱进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围绕专业布局、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深化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切实回答好“强国建设、高校何为”的时代命题。

  一、优化专业布局,适“新”而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深入推进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调整,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优化学科专业和资源结构布局,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学科专业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平台,是开展有组织培养、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的四梁八柱,要从中国式现代化与教育强国建设“大命题”出发,树立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的“大教育观”,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专业体系。

  加强顶层设计,遵循学科人才发展和育人规律,注重各学校自身特色及优势学科的文化传承。要兼顾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按照分类发展、特色发展的思路,聚焦“四个面向”。要结合办学基础、办学定位、优势特色和中长期发展规划,主动调整学科布局,加强不同学科间的优化整合重塑。要强化顶尖引领、优势互补、共促发展、创新突破,实现学科专业链、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链链相扣”,打造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集群。

  加强统筹管理,将学科专业调整与人才需求联动起来,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人才需求预测预警系统,紧密结合行业人才发展趋势及缺口状况及时调整学位点结构,优化学校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促进人才供需两端相向发力,推动人才供需动态平衡,有的放矢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提升符合行业需求、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加强内涵建设,结合校情实际形成“一校一案”,积极探索提高自主培养人才质量的中国方案、区域模式和校本路径,回应产业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国家安全和重大利益对人才培养布局的关切和需求,走好高质量人才自主培养之路。要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行业产业链对人才的需求,立足学科特色,加强要素协同,紧随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步伐,快速增设新兴交叉学科专业,果断停撤过剩、错位、低质专业。

  二、强化课程建设,提“质”升级

  课程建设是高等教育体系中核心环节之一,构建契合学科发展前沿、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高质量课程教学体系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力保障。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明确提出,“通过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最终实现管理严起来、课程优起来、教师强起来、学生忙起来、效果实起来的效果”。高校要以提高课程建设质量为目标,全面深化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持续夯实巩固本科教育基础地位,努力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坚持立德树人,将培根铸魂育人摆在首位,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全面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深化“五育并举”;抓实抓好思政金课、课程思政,强化实践育人,引导学生立志明德成才,促进学生全面提高和终身学习发展。

  坚持规划引领,统筹推进新时代课程管理、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资料、教学评价等全要素、全领域、全流程一体化改革,实现基础课程精品化、专业课程特色化,着力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优质课程体系,提升人才自主培养水平。

  坚持质量为本,全面开展课程质量提升工程,将课程建设与专业现代化建设、课堂教学改革、高质量教材建设等紧密结合,将前沿知识、科研成果转化为课程内容,切实提升育人效果。以一流课程为标杆,强化校院两级课程管理,严格把关新建课程质量,落实课程升级改造与退出停开机制,构建课程高质量保障体系。

  坚持特色创新,将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融会贯通,统筹推进新时代课程管理、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全要素、全领域、全流程一体化改革;主动适应“课堂革命”的变化,优化混合式课堂教学改革形式,实现课程共享,学分互认;探索创新信息技术融合教学模式,推动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为人才培养提供新支撑。

  大学教育,育人为本;改革深处,课程为要。要以“四新”建设为引领,以一流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改革为依托,以“建金专、强金课、筑高地、提质量”为建设路径,持续凝练专业特色,全面优化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比例结构,强化数字赋能,构建凸显前沿科技的“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和绿色化”的课程模块,不断增强大学培养人才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三、深化协同育人,聚“力”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形成良性循环”“坚持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一体部署,推动深度融合”。高校要依托自身优势和办学特色,发挥所在区域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优势,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推动政府主导的就业创业体系、产业主导的实践实训体系、高校主导的导师课程体系等育人要素的共建共享,努力构建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新生态。

  当前,在各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下,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将创造更多新行业和新岗位,就业空间持续拓展。同时,稳就业、促就业等一揽子政策更会持续发挥效应,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基础和条件在不断改善,这将为学校人才提供新机遇,带来挑战。

  构建协同模式,统筹推进有组织创新型人才培养、有组织科研创新、有组织服务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需求,探索构建跨学科导师团队、跨学科科研项目引领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高校、企业双聘制度和灵活流动机制,通过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改革,搭建融汇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需要于一体的科教企协同创新平台,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互利共赢的合作发展模式。

  拓宽协同渠道,既要重视校内育人主体之间的密切配合,还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引导作用,加强与各地方政府、人社部门、社会服务机构、各行业用人单位、校友优质企业的多维联动,强化资源共享,搭建政校企多方合作的就业平台和协同育人机制,拓展大学生就业岗位和发展渠道。落实教育部“访企拓岗促就业”部署,深化与合作企业的工作交流,广泛开辟就业渠道和岗位,助推优秀人才在各地各岗位上就业创业。

  增进协同交流,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交流就业优先政策的有效举措,借鉴可复制经验,吸纳创新理念,探索多元化、校本化、协同化的服务体系,创新生涯教育形式,为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创业提供有效协同机制。

  综上所述,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为基本特征的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其催生的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也必将对高校人才培养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高校是孕育未来科技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源头活水。高等教育要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坚持“五育”并举,着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创业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助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全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