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不只是眼前的潇洒,也有家国与边关” ——访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获得者、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周楠
青春是什么?
假如青春有百种模样,怎样才算不辜负青春?
“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春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投身国防,支教西部,救援一线,抗击疫情,热心公益……在7年的时间里,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周楠用自己的经历回答了这个问题。12月5日,他受到共青团中央表彰,荣获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成为全国获此荣誉的260人之一。
“热血男儿,去当兵!”
“脑子里永远有任务,眼睛里永远有敌人,肩膀上永远有责任,胸膛里永远有激情。战争随时爆发,你们准备好了吗?”周楠记得很清楚,2016年国家发布的征兵宣传片,叫《战斗宣言》,片头那心底发出的呐喊,震撼灵魂的叩问,激荡着他的心。
那是七月的夏夜,周楠无意间点开了中国军网,3分19秒的视频,一晚上他看了得有几十遍。“看累了,就把手机放在床头,边听边睡,越听越兴奋,越听越睡不着。”就这么一直持续不断地循环播放着,犹如一股清风吹进了青春的心,一扫连日来等待高考录取结果的焦躁。
他猛然想起,刚上高一那一年,电视剧《火蓝刀锋》热播,剧中海军陆战队“把每一滴热血都流进祖国的大海”的信仰,让长在海边之城的小伙子热血沸腾。
“热血男儿,去当兵!”金秋九月,18岁的周楠怀抱着下一个目标迈入山东财经大学。入校不久,了解到大学生参军入伍的政策后,他激动万分,立刻向学院提出申请。没成想,却遭到父亲“极力反对”,家里人也劝他,已经考上大学了,为什么要去吃那份苦?自己和父母聊不透,他发动亲朋来劝说,一次次不欢而散,依然没有动摇周楠要去当兵的念头。父亲看实在拦不住,就撂了一句话“去吧,好好干”。
“都说当兵后悔两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周楠说,“两年当兵叫义务兵,我先把这个义务尽好了,也耽误不了上学。”
2016年征兵主看两个条件,一是学历,二是年龄,大学生是重点征兵对象,学历高且年龄小的还可以任选部队走兵。当时周楠的条件是整个街道数一数二的,武装部给他安排的是去北京卫戍区,非常光荣。
整个区的新兵在一个大会堂开会,突然一位陆战队的教官进来,说今年来咱这招海军陆战队,说完就走了。周楠想都没想,站起来就跟了上去,说:“我想去!”
“我们那很苦很累,你真想去?”来到招兵办公室,教官调出周楠的材料,反复确认他的意愿,都得到他坚定的回答。
“当兵就要到最苦最累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入伍后,他主动申请分配到艰苦边远地区,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陆战队队员,守卫在祖国南海的边防线上。
“要做就做‘尖刀上的刀尖’”
“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闹海。”在这支中国海军特种部队,战士们上天入海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被誉为“海上蛟龙,陆地猛虎,空中雄鹰,反恐精英”,这就是《红海行动》中的原型——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陆战队蛟龙突击队。
虽是大学生新兵,周楠训练起来一点不含糊。他身着特战服,留着极短的板寸,眼神坚定,目光犀利。一周七天,六天训练,一般从早晨六点到晚上十点,时常还有夜间加练、站夜岗。负重二三十斤,武装5公里或10公里,20-45分钟跑完全程,这都是开胃菜。楼宇攀登、翻覆舟、舱室搜索、索滑降等,这也是日常训练的基本功。
尽管做好了一切吃苦的准备,但瓦斯耐受训练、荒野求生、虐俘训练……一次次冲击着周楠的身体和心理极限,也让他一次次在崩溃的边缘,强大、成长。
“合理的训练叫训练,不合理的训练叫磨炼。”酷暑时,最高温达到40度,参加海练:万米长游、武装泅渡、舰艇攀爬、渡海登岛、洗沙浴等重难点科目,练就了顽强的战斗作风。有一次,天气突变,当他再次从海里探出头来,大雨打在身上生疼,海风很大,很冷。眼见标记方向的红旗就在前方,可是游了半小时,愣是到不了,就像原地踏步一样。
武装泅渡,携带武器背包等20多斤重的战斗装备,在深不见底的海域泅渡5公里,风高浪急,稍一停歇整个人便会迅速下沉。
野外拉练,背囊、战术背包、武器弹药等负重六十八十斤不等,在海拔2000多米的丛林中穿行,到了夜晚,伸手不见五指,运气好的话,逮着一条无毒蛇还能加个餐,四五天时间里仅凭一张军事地图按图行进,日行几十公里,依次抵达指定地点,完成训练任务。
跨区域实战演练,三个月,任务重,基本没什么白天黑夜。刚到新的训练基地,天天拉肚子。基地风沙严重,出门两分钟,拿卫生纸往脸上一擦,纸就成了土黄的;野外没有食堂,各单位炊事班露天搭帐篷,在哪里训练在哪里就地吃饭,刚刚拿上一盆饭,风一刮全是沙。
最让周楠感到痛苦的,是瓦斯耐受训练。一个很小的密闭房间,两颗催泪瓦斯,不能憋气,要唱歌,要喊话,鼻涕眼泪止不住往下流,窒息感瞬间涌上来。
还有海边的特产隐翅虫,只要被它叮上,伤口就会流脓发炎,棉签插进伤口清创,那是一种撕心裂肺的疼啊!长时间浸泡在海水里训练,导致伤口反复感染,周楠的腿上满是伤疤,那是他和战友们的“训练勋章”。
他和战友们开玩笑说,今天流的汗就是当年脑子进的水,非要来这么个地方受罪。说完了,笑过了,坚持着练啊,硬着头皮也要扛下来,反正不能当逃兵。周楠每次和父亲通话,总少不了那句:“好好训练,没事别老打电话。”
两年,经过部队的千锤百炼,周楠与战友们高质量参与完成了“16”安保、跨区域实战化训练等重大军事任务,荣获“优秀义务兵”等称号,真正成为了“尖刀上的刀尖”。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国军人,周楠很骄傲:“中国军队,不惹事,也不怕事!中国军人,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若有战,召必回!”
两年义务兵,一生军旅情。2018年,周楠退役了,比起两年前,长高了,变壮了,脸黑得像涂了一层釉,骨子里透着军人的气息。走出家乡的车站口,周楠一眼便看到父亲,父亲紧紧抓着他的手,轻轻拍着他的肩膀,还是简单的一句话:“走,咱回家。”无数的严苛训练早已把他锻造成钢铁战士,但那一刻,泪水却不争气地在眼眶里打转。
“若有战,召必回!”这是每一名军人在告别军营时留下的铮铮誓言。退役复学后,周楠退伍不褪色,一个个危急时刻,一次次挺身而出,用行动贡献青春力量、书写忠诚信仰。
2021年7月,河南郑州连遭70年来罕见特大暴雨,灾情告急。正在假期备考的周楠得知消息,第一时间和几名退伍战友联系,在当地政府统一安排下,连夜驱车前往河南新乡灾情一线。
断水、断网、断电,偌大的城市被水环绕,社区成了一座座“孤岛”。刚一下车,周楠就投入了紧张的救援。搬沙袋、固河堤,二十四小时不分昼夜,吃点面包喝点水,短暂休息一下,又开始下一轮救援。因为在部队学过开冲锋舟,周楠就开着船进街道救人,有些地方太窄船进不去,就跳下水游进去,转移被困群众200余人。五天四夜的连续救援,他的双脚被泡得发胀脱皮,双手被磨出的血泡破了又长,一直没时间换洗的衣服鞋子就没干过。
2022年5月,在贵阳开完会,周楠和同伴走在小街上,突然两个流浪汉打起来,也就三五秒,其中一人倒在了周楠面前,脸色刷白,那是周楠第一次见到一个人的死亡瞬间。周围的人都慌了,周楠的第一反应是救人,打120,打110。接下来那一晚,他都在警察局协助调查,因为他是第一个报案的。事后他才知道,犯罪嫌疑人用刀捅了另一人的颈动脉。
2023年7月,济南突降暴雨,路面积水瞬间高涨,雨水倒灌,不断涌入中国工商银行济南历城支行营业大厅。正在实习的周楠再次挺身而出,率先冲进大雨,一趟趟肩扛沙袋,不顾满身泥水,搭起一道防水堤坝。等学校收到银行发来的感谢信时,大家才知道周楠又做了一件好事。
灾难面前的义不容辞让人敬佩,平凡生活中的一如既往更令人动容。在完成学业之余,周楠还主动给自己增加了不少“必修课”——
积极投身校园国防教育,他连续四年担任新生军训教官,两次参加“济南市大学生军事技能比武”,在山东省和济南市“爱我国防”演讲中获一二等奖,和学弟学妹分享军旅生活,激励他们参军报国。
在校园里,大大小小的志愿服务中,常常见到周楠忙碌的身影。迎新时,他跑前跑后帮新生办理手续,搬运行李;雷锋月,他争做表率,种树苗,清垃圾,宣讲雷锋精神;献血车进校园,他既是志愿者更是参与者,7年无偿献全血14次,累计献血5600cc,荣获全国无偿献血铜奖。疫情期间,承担防控任务30余次,服务群众6000余人。
在社会上,他拿出课余时间,变身“菁彩”青春网格员,带动身边党员团员同学多次走进街道社区,做好“少儿伴读”“清理街区”“安全巡查”等志愿服务;化身“关爱小屋”青年志愿者,定期前往章丘区三涧溪村,为贫困老人和留守儿童提供亲情陪护、生活帮扶、健康体检、安全教育、学业辅导等,累计参与志愿服务千余小时。
“年轻,就要自找苦吃”
当兵那一年,周楠跟家里立了flag,说已18岁成年,以后不问家里要一分钱。去部队后,一月1000块津贴。一双鞋270元,训练强度大,一双双很快磨坏了,裤子也打了好些补丁。周楠不舍得换,心想累死累活一周多才能买这么一双,就用大头针、风筝线,缝一缝补一补,能再多穿几天是几天。
后来,“自找苦吃”,成了周楠的微信名。如今学习生活中,他经常告诉自己,轻舟已过万重山。在部队那么苦那么累,都熬过来了,以后也没有什么可以打倒自己的。
“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有同学开玩笑说,周楠身上叠了很多buff,像是刻意在做一些事,对此周楠也不解释。他认为,人不能只读书,要做事。不管过去在部队,还是如今在学校,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当切身经历过,才会发觉很不容易。
部队生活不仅强健了他的体魄,更磨炼了他的意志。入伍前,他不是特别自信的人,也不爱冒头,用老家话说,就是不愿当显眼包。从部队回来,他感觉突然莫名地自信,这件事只要应该做,那就敢为人先,做在前面,想办法做好,不能辜负曾穿过的军装。
再回学校,周楠格外珍惜求学时光。他从人力资源转到经济学,一切从零开始,每天早出晚归,在教室一待一天,中午去食堂吃个饭,接着回去学习,大一上学期结束,他考了第二名。
之后,他更加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多次获校“一等奖学金”“创新创业奖学金”“学习标兵单项奖学金”等,以优异成绩取得经济学、管理学双学士学位。
同时,他还积极参与各项活动,担任学院学生会副主席,每天都很忙。四年里,他荣获“山东省优秀学生干部”、“山东省优秀毕业生”、山财大“最美青年”“优秀共青团员”等国家级、省级、校级荣誉30余项。
2022年,周楠本科毕业,婉拒了多家待遇优厚的公司邀约,也放弃了申请推免读研的资格,做出又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开启新一段“自找苦吃”的青春之行。
“西部计划,等我”
去年五月六日,周楠在朋友圈写道,“对青春最好的致敬,是成为最好的自己。五年前写下‘西部计划,等我’,五年后我到西部赴约啦~”
这是他为自己四年本科画的句号,他决定“趁年轻,尽自己所能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远赴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六曲河镇初级中学支教。
在这里,周楠是山财大第24届研支团队长,负责教七年级地理、历史和信息技术,成为六个班300余名学生的新老师“楠哥”。期间,他还为当地留守儿童组织“三点半课堂”等系列课后活动,被推选为“三生教育”种子教师。
“我们常说,要走到更高的平台,见识更广阔的世界,但真地闯入贵州大山,你会见到不一样的世界。那里很多小孩不会写字,他们叫画字,你在黑板上写,他能画画似的照着画。”
他往教室走的时候,从宿舍穿过操场,快到教学楼了,各个楼层的学生会探出头来,老远就喊“楠哥”“楠哥这节来上我们班的课”,走一路,就有一路的学生喊他跟他打招呼,有的还趴在阳台上呼喊他。一声一声,喊得周楠眼含热泪。
在日记中,周楠写下这样一段话:每一次翻山越岭,都会因为一双期盼的眼睛而坚定;每一段支教时光,都会因一双双用力挥别的小手而珍贵。我时常和学生讲,如果你们不出去走走,会以为这就是全世界。你们努力学习考上高中,等有能力走出大山时,就来山东找周老师,周老师带你们看海,请你们吃海鲜,带你们爬泰山。我走后依然是你们的周老师,是你们的楠哥,遇到任何问题和烦恼都可以给我发消息,我一定第一时间回复。
临别前,周楠拿出志愿服务补贴设立“春晖筑梦”助学金,每年为赫章困境孩子提供3000元助学金,目前已资助3名学生。周楠决定,以后工作了条件好了,会再追加助学金,让更多大山里的孩子安心读书。
心系“国防蓝”,永远“中国红”。从万里无垠的国防海疆到西部山区的三尺讲台,从光荣士兵到优秀大学生再到支教老师,转换的是空间和身份,不变的是周楠一次次“自找苦吃”的选择。他说:“身为当代中国青年,深感生逢其时,实现梦想的平台无比广阔,在任何祖国需要我的地方,我一定在!”
通讯员:宿文娜 徐一林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