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大学建强水安全保障学科群为守护黄河安澜贡献力量
日前,黄河流域水安全保障产学研联盟成立大会在济南大学成功举办,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和来自黄河流域九省区及部分其他地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代表共聚一堂,共同探讨黄河流域水安全保障的创新发展和产学研合作。
近年来,作为以沿黄省区省会城市命名的高校,济南大学坚持“走在前、开新局”,积极服务区域重大发展战略和行业产业需求,着力打造水安全保障学科群,服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助力国家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深度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奋力在恢宏的大河新篇中书写“济大答卷”。
聚力攀登,集群突破,建强水安全保障学科群
凝练特色鲜明的水安全保障学科方向。济南大学将服务“国之大者”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最高目标,顶层谋划、高位推进,出台《高水平学科建设工程行动方案》,明确学科建设规划,集聚学科优质资源,打造重点突出、梯次分明的“雁阵式”学科发展体系。水利工程学科作为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培育学科,立足核心竞争优势,凝练出流域水循环及水土资源高效利用、地下水数值模拟及应用、水环境监测预警与处置、水利工程安全运行控制、供水工程水质安全保障等5个稳定发展、特色鲜明的学科方向,围绕水资源利用和水环境治理,开展科研团队和高层次人才布局,聚力攻关“卡脖子”难题,坚持敢闯敢试、久久为功,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
构建群聚发展的水安全保障学科群布局。济南大学坚持目标导向,聚焦“十大创新”“十强产业”“十大扩需求”,开展有组织学科建设,有效整合跨学科资源,推进学科共同体建设,形成了一批优势特色学科集群,构建了多层次立体化学科群发展矩阵。由水利工程学科牵头,会聚环境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城乡规划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应急安全等优势特色学科,组成了水安全保障学科集群,形成了高水平学科牵引、优势学科和新兴学科助推的学科发展态势,在服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和国家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等重大战略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推动服务需求的水安全保障领域交叉创新。济南大学在学科交叉、交叉学科领域先行先试,创新交叉融合机制,打破学科专业壁垒,通过立项建设方式组建高水平跨学科团队、建设学科交叉平台,实现“1+1>2”的倍增效应。在这一政策驱动下,水利工程学科与材料、土木、信息、环境等学科共同组建多支交叉学科团队,凝练出水利工程先进建筑材料等新兴交叉学科方向,产出了一批跨学科科研成果。目前,学校重点支持的学科交叉会聚项目,将新型生态混凝土材料用于黄河三角洲水土资源高效利用的研究成果,已被东营、滨州等地区大力推广,带来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强强联合、交叉创新,为高质量发展带来了蓬勃动力。
内外联动,协同创新,服务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建设黄河流域水安全保障协同创新平台。济南大学成功举办黄河流域水安全保障产学研联盟成立大会,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和来自黄河流域九省区及部分其他地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代表共聚一堂,共同探讨黄河流域水安全保障的创新发展和产学研合作。目前,联盟已汇集高校、科研院所、各类企业50余家,成为沿黄区域水安全保障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和高端智库,强化了各单位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合作交流等方面战略互动与务实合作,在推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落地落实、见行见效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加快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科研成果转化。水安全保障学科群充分发挥支撑引领作用,在服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中积极对接重点项目,联合行业企业开展科研攻关,加速科研成果转化落地,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双向融通。来自济南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的科研团队扎根一线、攻坚克难,研发出黄河三角洲咸水亚淡化灌溉关键技术,建立适宜不同农作物灌溉需求的咸水淡化处理工艺体系。目前,这一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区,累计推广面积达到65450亩,年均增收节支超8000万元。近期,研究团队又开始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将新型生态混凝土材料引入盐碱地灌溉和土质改良,为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水土资源开发带来全新思路。
近年来,研究团队在黄三角咸水亚淡化灌溉关键技术、生物过滤废水处理关键技术等方面取得多项原创性突破,获国土资源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近10项。“北方岩溶水系统污染途径识别技术”“海绵城市水质水量监测评估标准、方法”等具有济大特色的标志性成果被广泛应用,成为学校服务“国之大者”的生动体现。
“学科发展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民生所需,服务人才自主培养。我们将瞄准一流学科建设目标,不断完善学科建设机制,加强学科专业一体化发展规划,打造富有竞争力的‘济大学科’。”济南大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徐征和说。
未来,济南大学将锚定“冲一流、进百强”奋斗目标,紧紧围绕办学历史中形成的鲜明特色和显著优势,坚持不懈构筑高原、打造高峰、冲击一流,以高层次学科体系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以高效能学科建设推动高水平大学建设,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中国教育在线 闫文 通讯员 刘珂珂 朱波)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