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山东建筑大学举办资源与环境创新研究院建院五周年暨“黄河流域资源与环境高质量发展”研讨会
2024-05-15 15:05:00
山东建筑大学
  5月10日,山东建筑大学举办资源与环境创新研究院建院五周年暨“黄河流域资源与环境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原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副巡视员贾巨川,原国家质检总局总检验师项玉章,原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主任戴国强,北京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李石柱、山东省生态环境厅二级巡视员袁成金及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湘生,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倪寿清,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赵汝松等专家学者,以及近百家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出席本次会议。会议由山东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资源与环境创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武道吉主持。
  党委副书记、校长于德湖出席会议并致欢迎辞。于德湖介绍了山东建筑大学的办学历史、学科特色、办学理念,并着重介绍了资源与环境创新研究院建院五年来取得的教学科研成果。他指出,资源与环境创新研究院作为山东建筑大学重点科研平台,山东建筑大学高度重视,在资源、资金、政策等方面全力支持、全力保障。下一步,资源与环境创新研究院将围绕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急需,凝练学科方向,打造科研团队,推进原始创新和技术攻关,推动成果孵化转化,成长为省内领先、国内知名、特色鲜明的科研创新平台。
  原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副巡视员贾巨川、原国家质检总局总检验师项玉章、原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主任戴国强、北京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李石柱先后致辞。他们对资源与环境创新研究院建院五周年表示祝贺,并表示此次研讨会是政府、高校、企事业单位协同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具体实践。希望参会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一同对黄河流域的健康智慧发展进行深入探讨和展望。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二级巡视员袁成金致辞。他表示将全力支持山东建筑大学在黄河流域治理方面展开科研攻关,也希望陈飞勇院士团队有始有终、锲而不舍抓好黄河流域水生态治理工作,瞄准方向、保持定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建成重大创新载体,助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资源与环境创新研究院院长陈飞勇院士致感谢辞。他首先向出席仪式的各位领导、专家、企事业代表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表示,将带领团队始终聚焦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目标、突出问题和急迫需要,锚定科技创新前瞻性谋划和系统性布局,当好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引路人”“合伙人”“代言人”,多建诤言、多谋良策、多出高招,及时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把脉开方”,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为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会议第二阶段由山东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王洪波主持。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湘生致开场辞。他表示,本次研讨会为生态环境领域,尤其是黄河流域资源与环境创新领域的相关科研人员、从业人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并提议参会的各位环境人在聆听专家讲座的基础上,多提宝贵意见,为陈飞勇院士团队、为黄河流域资源与环境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把关定向,更好地推动黄河流域生态建设水平。
  倪寿清院士以“中国主流厌氧氨氧化处理厂的经验:短程反硝化优于短程硝化”为题作学术讲座。
  赵汝松院士以“有机骨架材料富集分析环境中的药物和个人护理用品及其作用机理研究”为题作学术讲座。
  刘建教授以“建设工程创新管理与案例分析”为题作学术讲座。
  研讨会后,与会领导、专家、企事业单位代表进行了实地参观,分别参观了资源与环境创新研究院、校史馆、建筑平移技术展馆等山东建筑大学科研平台。
  资源与环境创新研究院成立于2019年5月,为山东建筑大学二级单位。研究院由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陈飞勇教授领衔,由国内外资深学者、专家搭建核心团队,是集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产业孵化为一体的国际化科研创新机构。建院五年来,资源与环境创新研究院在陈飞勇院士的带领下,聚焦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加强技术研发,拓展对外合作,注重人才培养,先后获批山东省顶尖人才“一事一议”项目:黄河流域山东省水环境保护绿色关键技术与高端装备研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黄河流域(山东)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国家科技计划(10项),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5项)等重大重点项目。申报获批“流域水健康与底泥资源化特色实验室”山东省高校特色实验室,“低碳与水健康环境技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山东省高校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与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共建山东省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水污染控制与水质安全保障重点实验室等省级平台,实验室整体装备水平达到了国内高校同类实验室的先进水平。2020年起,研究院开展研究生培养工作,累计培养博士(后)/硕士100余名。
  (实习编辑:朱跃)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SRC-946289473 2024-05-11 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