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海洋大学“数字时代的文化建设”研讨会成功举办
2024-06-17 16:23:00
中国海洋大学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文化思想、适应数字化时代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新要求,2024年6月15日,在即将迎来建校百年华诞之际,中国海洋大学“数字时代的文化建设”研讨会在崂山校区成功举办。
  文化和旅游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杨志今,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原副署长邬书林,中国版权协会理事长、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原副署长阎晓宏,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国家文物局原党组书记、局长刘玉珠,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司长刘洋,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副司长张金宁,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付俊海等国家、省、市政府文旅部门领导,来自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高校,以及多家文化出版单位的专家学者20余人出席会议。中国海洋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张静,中国海洋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长蒋秋飚,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主任卜键等出席相关活动。中国海洋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张静、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刘洋司长、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张金宁副司长致开幕辞,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修斌主持开幕式。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海洋大学主办,中国海洋大学文科处、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联合承办,青岛臻艺贝雕工艺品有限公司协办。
 
  张静代表中国海洋大学对出席研讨会的领导和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和感谢,她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山东要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在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积极作为,本次研讨会围绕“数字时代的文化建设”进行研讨,可谓恰逢其时。中国海洋大学在发展海洋科学、水产等特色优势学科的同时,高度重视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积淀了悠久的人文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在各级文旅部门的指导支持下,始终围绕国家文化和旅游建设发展目标,充分发挥学术优势、智库功能、海洋特色,培养了大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优秀人才,在海洋文化理论与海洋文化遗产、中国传统文化、文旅融合发展、文物与博物馆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希望本次研讨会能够进一步开拓新视野、启发新思想,为服务文化强国、海洋强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刘洋在致辞中指出,新一代数字技术已经全面融入了我国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催生了一系列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文物是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筑中国梦磅礴力量的深厚滋养。近年来,全国的文物与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博物馆热持续升温。数字技术和博物馆的深度融合,为社会提供了高质量的文化服务、文化体验、文化产品,为博物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供了技术的支撑。国家文物局在推动数字技术在博物馆应用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一是数字夯基,统筹文物大数据资源;二是数字赋能,创新文化多模态的服务体验;三是数字连接,构建文化传播的新形态;四是数字联动,促进了智慧博物馆的高质量发展。未来将是一个更加数字化、智能化的新时代。我们将以科技为动力,持续推进智慧博物馆的建设,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设计推出符合公众需求、富有时代特色、充满朝气活力的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我们要以创新为引领,打造博物馆技术驱动和内容创新的生态环境,推动文物与各行业的融合发展,为文化繁荣助力,为经济发展赋能。
  张金宁在致辞中指出,当前世界正在经历一场史无前例、波澜壮阔的数字化浪潮,数字赋能日益成为全社会共识。发展公共文化服务是保障人民文化权益、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内在要求,事关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大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2022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将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水平列为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重要任务。当前,加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既是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的重要手段,也是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有效途径。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文化思想,把握好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新机遇,守正创新、主动作为,继续认真做好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和公共文化云建设等项目,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和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加强优质数字文化内容供给,提升数字化服务能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
  研讨会第一场主题报告由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卜键主任主持。
  文化和旅游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杨志今指出,数字化是现代生活方式,是必备服务手段,也是重大国家战略。公共数字文化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重要手段。面向未来,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应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数字技术对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和转型的要求,不断改革创新,以质的提升和量的增长为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一是要扩大数字资源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二是要加强平台建设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化;三是要拓展智慧应用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体验感。
  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原副署长邬书林指出,信息技术革命性的进步为出版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同时也伴随着严峻的挑战。信息技术不会使出版业消亡,我们应当坚持出版强国,推动出版数字化、平台化、智能化,实现中国出版业的高质量发展。
  中国版权协会理事长、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原副署长阎晓宏指出,我们正从“互联网+”时代向“人工智能+”时代跨越,人工智能的广泛运用使得文化领域发生了深刻变革。人工智能的运用是产业革命的拐点,我们应当加强对数据量的整合工作,强化人工智能在数据、算力、算法等方面的能力,充分利用我国在人工智能运用中的场景优势,推动文化领域中人工智能的高质量发展。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国家文物局原党组书记刘玉珠刘玉珠认为,数字技术与文物的结合有着天然优势。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海量文物资源得以有效利用,文物价值被有效挖掘。我们需要加强数字技术与文物创新的融合发展,推动社会力量更多地参与文物保护,充分发挥文物的资源优势,借助数字技术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推动文明的交流互鉴,共同助力建设文化强国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认为,在智能时代的技术系统中,构建中华图像艺术体系的资源库极具必要性。具体需要建设中华图像艺术的人工智能语料库和模型训练系统,构建造型、图像、色彩等视觉文化语料体系,切实提高人工智能系统关于文化艺术的深度学习能力,充分发挥图像语料库在教育、设计、文化传播方面原创性的支持作用,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祁述裕阐述了文化在培育新质生产力中的价值和作用。他认为新质生产力既是科技驱动的生产力,也是文化驱动的生产力,是科技与文化双轮驱动的生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不仅要关注科技的力量,而且还应该重视文化的力量;不仅要重视新质生产力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而且还应该看到创造高品质生活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目标。
  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傅才武教授认为,我国非遗传承正面临诸多问题,以抖音为代表的平台技术的出现及其在非遗领域的大规模应用,跨越了代际鸿沟,改变了信息时代中国非遗故事的讲述方式,重构了非遗短视频生产与消费的基本逻辑。我们可以通过政府正位非遗在直播平台的市场化突进、扩大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和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政策范围等方式,推动形成政府原生态基因保护传承与市场化非遗形态传播传承两线并行的总体政策思路。
  学术研讨会主题报告第二场由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朱自强教授主持。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中国经济与社会史研究所所长陈锋教授就典籍数字化与文化传承进行了阐述。陈锋认为典籍数字化是通过数据库的形式对古籍原本或古籍内容的呈现。典籍数字化代表着古籍保护、开发、利用的发展方向,一方面,可以视为是对传统古籍的保护和传承;另一方面,由于手段的更新,利用古籍的广度和便捷度前所未有,促进了相关历史课题的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文化产业系主任单世联教授提出人工智能技术正在重新塑造人类生活以及人类自身,因此有“智能化时代”的概念。人工智能的最后成果是“智能人”——他不再是工具,而是人。因此,可以甚至应当提出“新智人时代”这个概念。新技术似乎不只是人的延伸,也包括对人的改造乃至替代。新技术似乎不只是人的延伸,也包括对人的改造乃至替代。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向勇教授指出,技术社会整体论是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价值基础。他认为,技术社会整体论要求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注重制度协同、生态治理和全要素生产率,而“新质生产力”概念也成为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的一种新型赋能机制。技术决定论与社会建构论提供了一种整体、系统的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分析范式,对其的使用、批判和反思推动着文化内容的高品质发展、生产手段的高科技发展、文化消费的高体验发展。
  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张铮教授阐述了新质生产力促进“两个融合”的内在逻辑。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可或缺的一环。我们要用新质生产力的先进生产力要素的创造性构成推动文化在与科技、旅游融合的过程中实现价值增值的新机制,用数字文化新基建建设推动文旅文创融合,用全空间、多象限、多模态、全感官的文化产品实现产品服务品质升级,用两个融合的总体发展推动文化作为五位一体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量,实现对生态文明与社会责任的承诺。
  中国武侠文学学会会长、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原社长刘国辉阐述了对当下出版行业的思考。刘国辉认为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的突飞猛进使得传统纸质出版社生存压力越来越大,传统出版行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面对困难和问题,出版行业从业者需要有实事求是的解决办法,既有观念的更新、远大的理想,还要有开放的胸襟、勇于接纳新技术赋能,更要有务实求真的精神、坚持不懈的追求,才能不断调整航行线路,走上正确的道路。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姚伟钧教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献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进行了阐述。姚伟钧认为,古籍数字化不仅是技术进步的产物,更是信息时代古籍整理工作的必然趋势。它不仅解决了传统文献保护和利用的问题,还开辟了传统文献研究的新方法和新视野。我们应当大力推动大型古籍全文数据库的建立,推进传统文献的数字化,为古籍数据研究提供便利。
  学术研讨会主题报告第三场由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刘怀荣教授主持。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文化与休闲研究中心主任吴承忠教授通过分析北京市文化产业园区休闲服务消费的发展现状与困境,探讨了如何打造休闲型文化产业园区。他认为休闲服务消费是服务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休闲型文化产业园区,不仅是北京市打造新消费增长点的需要,也是推动北京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有效途径。
  中国海洋大学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副主任马树华教授认为调查研究是海洋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以往的文化遗产调查大多以价值导向、行业导向、名录导向和消费导向展开,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既有方法对于海洋文化遗产这种具有独特风格和文化价值的遗产形态来说,具有不适性。因此,不拘泥于单一导向,从大文化观出发,围绕“三板块”和“六要素”展开调查研究,回到海洋文化遗产生成的现场与本源,发掘海洋文化遗产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不仅可以为海洋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与活化利用提供国家战略、文化体制改革以及学术创新等层面的探究路径,也可以为文化遗产保护的其他领域等提供方法参考。
  中国海洋大学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刘佳教授对数字技术赋能文化和旅游融合的理论与实践展开探讨。她提出元宇宙、VR/AR等技术在海洋文旅的创新应用为旅游者提供技术沉浸性强、想象空间丰富、情感附加值高的数字化海洋旅游产品和服务;数字技术拓展了新时期海洋文旅消费与游客体验多元场景空间,在旅游者注意力吸引与参与式创造中建构起多元价值共创的行动者网络,涌现出具有时尚感、审美感、活力感和创造力的“蜂鸣”空间。
  中国海洋大学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朱建君副教授认为,整体性保护是文化遗产保护领域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海洋文化遗产而言,一方面,由于海洋环境的独特性和海洋文化遗产自身的特点,大量的海洋文化遗产在保护过程中面临着更多挑战,更需要获得整体性保护,另一方面,目前虽然国内外已有不少体现了整体性保护原则的海洋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但海洋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的理念还不够明晰,不利于海洋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
  中国海洋大学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秦晓楠教授结合场景理论和空间生产理论,建构出“感知空间场景—构想空间场景—交互空间场景”的递进式认知框架,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和组态分析工具挖掘黄河旅游文化场景差异化的区段特征和动态化的生产机理。
  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副主任、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赵成国教授主持了闭幕式。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纷纷表示,此次研讨会举办得恰逢其时,其鲜明的主题、丰富的内容、精彩的报告令人印象深刻。 “数字时代的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在热烈的氛围中落下了帷幕。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海洋大学 2024-06-07 10:36
中国海洋大学 2024-05-29 13:53
中国海洋大学 2024-05-24 1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