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增强服务社会发展能力 青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高等教育校地融合机制不断健全
中国教育在线讯 1月5日,青岛市教育局举行“十三五”时期青岛市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青岛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局长、党组书记刘鹏照就青岛市“十三五”时期教育高质量发展情况进行了发布和解答,同时对于“十四五”时期青岛市教育的“新、变、稳、活、高、优、特、强”八个字方针也进行了通报。
构建起“一区一城一基地”的格局
这是现在和将来青岛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框架,启动山东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示范区,已经开工奠基的国际职教城,推进中德职业教育示范基地建设,推出了一些职业教育改革,如职业教育与技工教育融合发展、高中阶段联合育人、开展社会培训促进就业创业等一大批新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制度加速建立。
坚持“三化三通三合”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路径
“三化”是指推动职业教育一体化、市场化、国际化;一体化讲的就是中高职一体化、校企一体化,市场化就是用市场化的手段来推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国际化就是用国际思维、国际视野推动青岛的职业教育发展与青岛的国际地位相匹配。“三通”是指推动职业教育上下贯通、普职融通、校企联通;“三合”指的是推动职业教育整合、融合、综合发展。例如,青岛市印发高中阶段联合育人的实施方案,开展高中阶段联合育人研究实践,推动普职学分互认、学籍互转,探索学生跨校选课、教师跨校执教。仅2020年,全市由综合高中、普通高中转入职业学校的学生达到2370人,普职之间实现了更好的融通融合。70%的中职学校学生可以通过“3+2”“3+4”贯通培养,进入高职或本科院校接受高等教育。去年成功承办世界职业教育大会,现场签订合作协议100余个,为联结国内外职业技术教育沟通交流与人才培养搭建了新的优质平台。
进一步提升高素质职业技能人才培养能力
重点瞄准青岛市紧缺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坚持“骨干+特色”发展的原则,新增大数据技术应用、新能源汽车维修等34个专业,停止35个专业的招生。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职业教育的集团化办学是企业、学校、行业进行有机的结合,印发《青岛市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等10个配套文件,推动学校招生与企业招工有机的衔接、校企育人“双重主体”、学生学徒“双重身份”,全面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改革。疫情期间,协调大批职业院校学生返岗实习,为海尔、海信等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职业教育实现育人、改革“双丰收”
全面启动职业教育创新示范高地建设,青岛国际职业教育科技产业城奠基开工,36个专业入选省品牌专业建设项目,数量列全省第一;青岛工程职业学院、青岛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4所高职院校获批运行,全市高职院校达到11所,每年可为青岛输出高素质技能人才7万人,70%的中职学校学生可以通过“3+2”“3+4”贯通培养,进入高职或本科院校接受高等教育。全面推进国家现代学徒制、“1+X”证书试点和产教融合城市试点,参与现代学徒制试点的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分别达到50个和194个,产教融合企业达到16个。青岛市教育局被国务院授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青岛市被山东省政府确定为“市级政府统筹职业教育改革试点城市”,平度“双元制”育人模式荣获全国唯一一个中等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高等教育实现规模、质量“双提升”
高水平大学引进呈现“南深圳、北青岛”现象,康复大学落地青岛并正式开工建设,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北京航天航空大学青岛研究院等21所高校项目签约来青并正式运行,中国科学院青岛科教园、中国海洋大学西海岸校区、青岛农业大学平度校区推进顺利。大力推动“双一流”高校部、省、市共建,7所高校、24个学科在国家、省“双一流”建设中成功立项。实施两轮在青高校服务青岛产业发展重点学科(专业)建设工程,重点建设与青岛市产业关联度和融合度高的30个在青本科高校重点学科(专业)。科教协同创新收获新成果,依托高校重点学科成立智能装备等7个产学研合作联盟。(中国教育在线/姜甜甜)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