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吐槽学费贵 山东大学回应学分制收费五疑问
刚开学没几天,山东大学便因学生吐槽学费太贵上了热搜榜,而这已不是第一回了。在去年,就有许多山大学生纷纷晒出学费单,吐槽学校改为学分制收费后,学费一年比一年高,其中被吐槽较多的软件工程专业平均每年要交学费12000元。8日,就学分制收费网上热议的5个问题,山东大学进行了独家回应。
山大为啥要实行学分制收费改革?有没有事先向学生做过说明?
山东大学:我校根据《关于山东省高等教育收费改革试点的意见》(鲁价费发〔2013〕93号)中“配合高校学分制教学改革,首批选择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理工大学、济南大学、鲁东大学、青岛大学等7所高校进行学分制收费改革试点。”的规定实行学分制收费。
山东大学作为首批学分制收费改革试点高校,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申请山东大学实行学分制收费的函》(鲁教财字[2013]50号、《关于山东省高等教育收费改革试点的意见》(鲁价费发〔2013〕93号)、《关于印发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学分制管理规定的通知》(鲁教高字〔2013〕14号)、《山东省物价局、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财政厅关于优化普通高校学费结构有关事宜的通知》(鲁价费发〔2013〕136号),先后出台了《山东大学本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山东大学本科学生学分制管理暂行规定》、《关于修订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并从2013级学生起,实施学分制收费管理。
自2013年起,《山东大学本科新生缴费须知》中明确公示了我校每个专业的学费标准,包括基本修业年限、基本学分、学分学费标准(元/学分)、专业注册学费标准(元/生学年)。学校财务部门根据教务部门公示后的学分数据进行学分学费的收取。
在学分学费执行过程中,学生或家长通过电话、校长信箱等方式向学校进行咨询,学校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详细答复。
最贵的软件工程专业1年学费12000元,为何比其他专业高出这么多?
山东大学:软件工程是国家示范性软件园中的一个专业,其收费标准是根据山东省物价局、财政厅鲁价费发[2002]273号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鲁政办发[2003]63号规定“计算机软件学院高中起点全日制本科学费为12000元/生年。”按学分制收费标准折算(150学分÷4年)×100元/学分+8250元/年=12000元/生年,与学年制收费标准相同。
另外,对于有媒体提到的山东大学泰山学堂的学生学费问题,泰山学堂的学生与其他全日制本科学生都执行同样的收费标准。
爆三样(微信ID:sdbaosanyang):部分理工科中外办学专业的学费在2万左右,这个收费的标准是怎样的呢?
山东大学:中外合资办学的学费标准是按照《关于完善中外合作办学收费管理政策促进学校创新发展的通知》(鲁价费发[2015]93号)中“根据合作办学培养成本,并充分考虑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拨款状况、学生经济承受能力以及合作办学质量等因素,确定我省非民办办学机构举办本专科学历教育学费指导标准为:理工农医体育类专业15000元/生学年,艺术类专业22000元/生学年,其他专业12000元/生学年。办学机构可根据学校类别、合作国家、专业特色、办学质量等情况上下浮动,上浮不超过30%,下浮幅度不限。具体学费标准由办学机构在规定的幅度内核定,报省物价局、省财政厅和省教育厅核准后执行”的要求备案执行。
按省物价局《关于山东省高等教育收费改革试点的意见》,年度学费标准上浮不得超10%。但有同学反映学费2年翻了1番,这是怎么回事?
山东大学:除上述规定外,文件还规定“‘211’、‘985’工程建设高校与普通高校学费标准的差距保持在15%左右,省属博士学位授予权高校、优质特色高校与其他高校学费标准的差距控制在5%左右”。
我校的结算方式为学分学费在每学年开学时,按各专业年平均修读学分预收,实际结算时多退少补。多退少补金额体现在下一学年预收学分学费基础上的增加或减少。
下一学年学费=每学年预收学费标准+(教务部门公示学分-基本修业学分÷基本修业年限)×学分学费标准
学生反映多交的学费,是由其所选修读学分超出每年基本修业基本学分的原因导致,学生所选修读学分越多,所交学分学费越多。
与中国海洋大学等985高校相比,山大的学费是否偏高?
山东大学:学分制收费,是指按专业注册学费和学分学费两部分计收学费的收费管理制度。
从专业注册费标准来看,我校是比省内某“985”、“211”大学略高,但是学费包含专业注册学费和学分学费,以四年制本科生为例,山东大学基本修业学分为140-150学分,学分学费为14000-15000元;而省内某“985”、“211”大学学分为153-179学分,学分学费为15300-17900元。我校学分学费比该高校学分学费明显偏低,综合计算双方学费相差无几。
此外,山东大学还向爆三样(微信ID:sdbaosanyang)表示,学校将进一步加强学分制收费的宣传解释工作,通过校长在线、校长信箱、学生座谈会、各校内媒体平台,积极收集学生反映的各类意见和建议,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优质服务和良好保障。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