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历山学院新能源工程学院专业介绍
为满足山东省新能源产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在各级政府和新能源产业界的支持下,山东师范大学历山学院通过对电气、能动、机械、自动化、制冷技术等学科的交叉融合,于2012年成立省内首个新能源工程学院。
学院结合山东师范大学历山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能源与动力工程”与“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三个优势专业的办学条件和办学特色,秉持“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未来”的办学理念,坚持“校企一体化,产学研用一体化”办学模式,全力发展“新工科”,以服务山东乃至华东地区新旧动能转换和新能源产业发展为办学目标,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目前设有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电气自动化技术、城市燃气工程技术、城市热能应用技术及工业节能技术等专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1.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热工、电工电子和机械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和控制技术为工具,培养具备能源生产、转化、利用与动力系统研发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以及具备节能减排理念,能在工业、国防、民用等领域从事能源动力、人工环境、新能源研究开发、优化设计、先进制造、智能控制、应用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主要侧重制冷空调方向的研究、设计、销售及运行管理的技术人才培养。
2.培养规格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系统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掌握能源系统中的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燃烧学、能源转换与利用、污染物排放与控制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能源动力系统与装备设计制造、运行控制、故障诊断、可靠性分析等方面的基本原理和专业知识。
2.具备运用计算机与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和处理最新科学技术信息,了解本专业类前沿发展现状及趋势的能力;具备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数值计算及工程分析的能力。
3.具有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具备考虑经济、环境、社会、伦理等制约因素进行工程设计、运行控制、工程实践与管理的能力。
4.具有较高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从事本专业工作与适应相近专业工作的良好职业素质和能力;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和一门外语。
3.主干学科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
4.主干课程
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图、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制冷原理与设备、热工测试技术、电工电子技术、换热器原理与设计、工程燃烧学和工程材料
5.学制与学位
学制:标准学制四年,修业年限三至六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6.就业(发展)方向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集能源的开发、利用、转化、系统控制、节能与减排于一体,与我国的能源、动力、环境保护领域的发展息息相关。学生毕业后,可在现代电力企业、研究设计单位、新能源设备制造企业等相关单位从事系统设计、规划、运行维护以及技术管理等工作。根据专业涉及面、知识口径,可以从以下三个方向选择就业:
1.从事生产中央空调、冷库和空调设备以及制冷空调工程的初步设计、生产制造、工艺管理、运行管理及营销等方面的工作。
2.从事以热能转换与利用系统为主的热能动力工程的设备及系统、以燃烧燃料产生的热能转换为电能为主的火力发电设备及系统的设计制造、试验研究、运行管理、经营销售等方面的工作。
3.从事太阳能热发电、供热与制冷等技术与工程领域的产品研究设计、设备生产和管理、系统运行与控制等方面的工作。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服务于新能源产业,具备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机械基础等基础知识,有较高的道德和文化素质,掌握新能源转换与利用原理、新能源装置及系统运行技术、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方面的新能源科学领域专业知识,能在新能源科学与工程领域从事研究与规划设计、装备开发与集成、工程施工、经营与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2.培养规格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系统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掌握能源系统中的热工理论、流体力学、传热学、燃烧学、能源转换与利用、污染物排放与控制、新能源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能源动力系统与装备设计制造、运行控制、故障诊断、可靠性分析等方面的基本原理和专业知识。
2.具备运用计算机与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和处理最新科学技术信息,了解本专业类前沿发展现状及趋势的能力;具备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数值计算及工程分析的能力。
3.具有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具备考虑经济、环境、社会、伦理等制约因素进行工程设计、运行控制、工程实践与管理的能力。
4.具有较高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从事本专业工作与适应相近专业工作的良好职业素质和能力;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和一门外语。
3.主干学科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
4.主干课程
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图、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热工测试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光伏科学与工程、工程燃烧学、工程材料、供热工程、生物质燃烧设备理论与实践、太阳能利用技术和生物质能工程
5.学制与学位
学制:标准学制四年,修业年限三至六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6.就业(发展)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大型现代化电力及能源企业、新能源发电设备制造企业、能源与环保企业从事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或在各级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从事太阳能、生物质能、电力、节能、环保等方面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咨询和监管等工作;也可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从事太阳能、生物质高效转化及清洁利用领域的科研、技术开发和教学等工作。
城市热能应用技术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区域及行业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服务于城市热能应用技术产业,掌握城市热能应用技术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现代制冷与空调及锅炉技术的相关理论和技能,具备适应热电厂、新能源开发、城市供暖、制冷空调的设备安装、调试、运行、管理和故障诊断能力的高级技能应用型人才。
2.培养规格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文化素养;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智;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创新能力、职业道德和一定的工程管理能力。了解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掌握设备运行维护所需的机械制图、电工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掌握设备操作必备的热工基础、流体力学泵与风机等专业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制冷装置、锅炉运行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3.主干课程
电工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机械制图、热工基础、流体力学泵与风机、机械设计基础、工程燃烧学、锅炉原理、大型热网运行与管理、制冷原理与设备、市政管道工程施工、冷热电联供、换热器原理与设计
4.学制
学制:标准学制三年,修业年限三至五年。
5.专业优势
1.师资力量优势
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师资力量强,具有很强的学术水平,丰富的教学经验,老中青实行传帮带,形成结构合理的师资力量,推动本专业的良好发展。现有专任教师31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8人,其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20余人。
2.资源共享优势
学校先后与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山东理工大学等几十所高校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并且互派师生进行学术交流。我校还拥有令兄弟院校称羡的基于可再生能源的分布式能源站,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了优良的教学实训条件。
6.就业(发展)方向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它涉及到中国能否健康的可持续发展。能源的需求、利用和节能,是我国今后发展的永恒战略主题。所以在节约能源、合理利用能源上就需要大量的人才。为了更好的适应经济的发展和建设,这就需要更好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城市热能应用技术专业人才,该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以下工作:
1.可在城市(乡镇)区域供热燃气、城市燃气管道输送,城市资源(天然气)环境与城乡能源(沼气)供气(农村能源利用与规划、农村环境治理),供冷规划管理,城市新能源(天然气,沼气,太阳能.....)建设规划,从事农村能源管理及利用,热能供应系统的工业,环境保护部门与民用建筑施工与管理、热能供应系统。
2.可在电力系统热电设计和生产部门、能源规划与管理、建筑工程、动力设备生产厂家及高能耗大、中型企业,热电厂,火电厂,热力公司热力管网安装、维护,热电厂运行、检修岗位;建筑企业供热及空调设备安装检修岗位。
3.从事热电及动力设备与系统的设计、开发和工作以及节能研究和能源管理等工作。
工业节能技术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区域及行业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服务于节能产业,具备工业节能技术与管理的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熟悉节能相关的政策法规,能在工业企业、节能服务单位及政府有关节能主管部门等单位从事节能服务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2.培养规格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文化素养;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智;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创新能力、职业道德和一定的工程管理能力。了解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掌握设备运行维护所需的机械制图、电工电子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掌握设备操作必备的流体力学泵与风机、热工基础、热泵工业节能应用等专业基础知识,熟练掌握企业节能管理、节能工程设计、能效检测与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3.主干课程
机械制图、流体力学泵与风机、热工基础、工业节能技术、热泵工业节能应用、高能效电机与电机系统节能技术、高效换热器及其节能应用、企业能源审计与节能规划、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太阳能利用技术、冷热电联供
4.学制
学制:标准学制三年,修业年限三至五年。
5.专业优势
师资力量优势
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师资力量强,具有很强的学术水平,丰富的教学经验,老中青实行传帮带,形成结构合理的师资力量,推动本专业的良好发展。现有专任教师31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8人,其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20余人。
资源共享优势
学校先后与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山东理工大学等几十所高校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并且互派师生进行学术交流。我校还拥有令兄弟院校称羡的基于可再生能源的分布式能源站,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了优良的教学实训条件。
6.就业(发展)方向
本专业紧扣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市场需求大,就业面广;政府扶持产业,工资高福利好;毕业生晋升空间大,发展快。学生毕业后,可在工业企业、节能服务单位及政府有关节能主管部门等单位从事节能服务、节能设计等工作,也可以从事相关专业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工作,还可从事工业节能产品的技术推广、销售、售后服务等。
电气自动化技术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生产、建设、设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能型专门人才。学生在具有必备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备维修电工岗位较强的操作能力,单片机技术应用能力、工程实践综合能力等从事实际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能在面向医药、化工、建材、装备制造业及其相关产业胜任电气控制系统及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管理以及技术改造等工作
2.培养规格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具有较强的专业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具有较强的专业服务技能和一定的管理水平。了解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主要包括:电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可编程序控制器、传感器与测量技术、电机控制技术、电机与拖动、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等工程技术职业素养和专业知识,同时掌握单片机、电子产品制作等以微控制器为主的相关职业拓展知识;具备医药、化工、建材、装备制造业及其相关行业企业电气控制设备及系统的运行、维护、维修能力;具备电气识图、制图能力;具备常用电工仪器仪表与电工工具的使用及电子线路焊接与电子产品制作能力、单片机技术应用能力、常用低压电器的识别、选择、使用及调整,电气装配与调试能力;具备电工作业安全与工厂供配电技术应用、PLC开关量逻辑控制技术应用、电机控制技术应用、变频技术应用、电力电子技术应用、PLC模拟量处理及算法控制的应用、传感器使用与测量技术应用、自动化生产线的故障诊断及排除、PLC级联与工业组网应用、、工控软件的组态能力及集散控制与现场总线应用能力。
3.主干课程
电路基础、工厂供电、电子技术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机械与电气识图、电气控制与PLC技术、电机控制技术、单片机应用技术、组态软件控制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自动控制理论
4.学制
学制:标准学制三年,修业年限三至五年。
5.专业优势
师资力量优势
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师资力量强,具有很强的学术水平,丰富的教学经验,老中青实行传帮带,形成结构合理的师资力量,推动本专业的良好发展。现有专任教师20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其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18余人。
资源共享优势
学校先后与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山东理工大学等几十所高校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并且互派师生进行学术交流。
6.就业(发展)方向
电气自动化专业属于科学技术中的高端顶尖行业领域,其发展前途远大,就业前景辉煌。所以,开拓电气自动化专业方面的人才市场,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健康发展,建立创新型国家离不开电气自动化方面产品的研发和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市场的投入和培养。该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类工业、企事业单位从事电气自动化专业方面的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如下:
1.从事电工工作;
2.从事电气及自动化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与营销工作;
3.从事具有一定的 PLC 技术的开发工作;
4.从事专业技术的管理工作;
5.从事电气、机械工程图的计算机绘图工作。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