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历城二中辩论队在全省第二届普通高中辩论赛中捷报频传
中国教育在线讯 语言与思想交锋,智慧与灵感碰撞,7月19日,山东省第二届普通高中辩论赛在潍坊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正式“打响”。济南市共有7支队伍参赛,历城二中辩论队一路斩荆披棘、捷报频传,取得了济南市本次参加省赛的最好成绩。
成功晋级16强
据了解,本届比赛共有全省16地市领队、64所参赛学校指导教师及选手参加。历城二中辩论代表队吕皓月、张轩、李允中、寇子萱、张志浩五位同学在指导教师张玉岭的带领下参加了比赛。比赛中,同学们以辩会友,尽显青春风采。
对阵平度一中
对阵烟台二中
对阵威海一中
本阶段的辩题为“低碳生活更依靠科技创新/观念转变”。第一场对阵平度一中,历城二中队员们以宽广的思维拓展了己方的论域,以高度地责任感阐释了低碳观念转变的崇高道德价值,很好地控制了场上的论辩节奏,取得胜利;第二场对阵烟台二中,以极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非凡的反应能力,抓住对方的纰漏,并以此展开攻击,打败对手;第三场对阵威海一中,以强有力的数据,有效的辩驳,驳倒对方,斩获胜利。至此,历城二中辩论队三战全胜,顺利进级16强。
在此之前的市赛选拔中,历城二中辩论队一路过关斩将,四战四胜,问鼎“泉城·新青年杯”高中辩论赛。以上经历也都为历城二中辩论队更好地征战省赛奠定了基础。
群雄舌战展雄风,争锋相对辩天下。他们思维锋利,反应敏捷,论证条理,措辞严密,富于团队意识。当初仅是凭兴趣踏入这个领域,现在已初具舌战群雄的名士风范。
市赛颁奖仪式合影
后勤部长和第六队友
作为领队、教练、生活老师,张玉岭见证了这支队伍的快速成长,同时,她也与孩子们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相信这段经历定会历久弥新。
对辩论赛,我感触最深的一个词是成长。辩论赛于学生是成长,于我亦然。
在历城二中辩论队里,我有两个称呼,一个是后勤部长,另一个是第六队友。参加辩论赛的有五个学生,我就是他们的第六个队友。这是我喜欢的一个称呼。因为它代表着我的成长。经过校赛,市赛,省赛的长时间参与,我也由一个外行人,变成了将一只脚迈进辩论赛大门的票友。
成长是幸福的,但成长的过程是痛苦的。我只是窥看到辩论赛花园内的风景,已经感到辛苦。学生成长为一名优秀辩手的华丽转身就是破茧成蝶、凤凰涅槃的过程!尤其是他们在比赛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勤奋刻苦,精益求精的精神也正是历城二中“人生在勤,志达天下”校训的体现。
辩手成长
同学们校赛、市赛、省赛一路走来,已实现破茧成蝶、华丽转身。来看看他们的心路历程吧。
第一次去潍坊,第一次站到那么大的舞台上,第一次熬夜写稿,第一次琢磨一个题目琢磨那么久,都是辩论给我的。
不是没有犹豫过。两周前还面对自己下滑的成绩哭着喊着说再也不去辩论,却又拿起笔一点点地审自己的立论稿子,绞尽脑汁地想着怎样驳倒对方四辩的问题。
不是没有沮丧过。看着自己曾经引以为傲的文笔被批得一文不值,看着自己明明想好的逻辑被全部推翻,发誓以后再也不碰辩论, 却把眼泪生生擦干,把写好的一辩稿全部扔掉,拿起笔从头再来。
不是没有绝望过。打“回顾历史”的前一晚,我在宿舍里开着灯熬到将近12点,虽然比不上我们队几个男生凌晨两点半才睡,但已经是我的极限了。知识面,历史理解,我的硬伤在这场战争里暴露无余。但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把关于苦难辉煌的一切资料都读了一遍,相信付出总有收获。
什么都有过,但什么都被克服了。在一次次的抱怨之后,回首,我发现一周从早到晚只讨论一个辩题其实是一种享受。五个人坐在这里梳理逻辑链条其实是一种幸福。
这些,都是辩论带给我的。
谢谢你,我的老师。是您在我每次不知所措时给我建议,替我解答疑惑;
谢谢你,我的队友。是你们在我紧张时拍拍我的肩说:“你很棒了,加油!”
谢谢你们,所有支持我的人。是你们的鼓励让我一步步走了下去,让我在面对挫折时依旧相信自己,砥砺前行!
(高一6班 吕皓月)
我是一个喜欢说、喜欢表达自己看法的人,而辩论赛为我提供了这样的舞台。
这次参加辩论赛真的是获益匪浅。与其说是比赛,不如说是在学习与感悟。感悟自己在团队中的位置,感悟问题,感悟如何说服别人。因为参加辩论赛,我有了很多第一次:第一次如此深刻地思考社会问题,第一次去看知网以及iData上的论文,第一次找遍全网去寻找某个想要的数据。而这些,无疑拓宽了我的知识面与视野。
在我的理解,辩论赛考察的是辩手对问题的思考与理解深入与否,以及能否用最严谨最完整的逻辑、并以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三者缺一不可。而老师也十分注重锻炼我们的思辨能力,张老师常说的一句话是:“这些只是我的个人看法,我是外行,你们自己决断。”老师适当引导无疑锻炼了我们自学与摸索的能力,因此我们的队伍在每个辩题上都有较为深刻的理解。我可以自豪的说,这在罕见的完全由高一学生组成的队伍中是难能可贵的。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市、省级的团队比赛,这次的经历使我对团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辩论赛是一个团队作战的过程,也是一个在团队作战中认识自我的过程。一二三四辩手由于任务和环节安排的不同,便各自有自己的任务,但又有机协调成一个整体。从刚开始的较为分裂,到各个环节的组稿因加入了群体的智慧而丝丝入扣,都是我们作为一个团队进步的显现。而尤其要提的是,场上发光的人是四个,但是胜利的功臣却远不止四个,协助搜罗资料、帮助思考辩题……他们同样在发光发亮。
辩论赛是一个需要大量信息与准备的比赛,印象当中,在参加省赛那几天从来没在十二点半之前睡过,最后一天只睡了三四个小时。台上四五十分钟酣畅淋漓的比赛,可能需要几个人在台下多天紧锣密鼓的准备与搜集资料,这种精神压力并不容易扛。
(高一33班 张轩)
在本届中学生辩论赛中,我代表学校参加了从市赛到省赛的全部十场比赛。最终我们打进了全省16强。有欣慰,我们打出了最好成绩;有遗憾,我们没能走得更远。回首整个赛程,我感受颇深的有两点:
一是团队的成绩决定个人的成绩。团队是基础、是根本、是保障。离开了团队,个人将变得无足轻重。与考场上单枪匹马的厮杀不同,辩论赛是一个团队作战的竞争。决定团队能走多远的,不只是某个人的努力与表现,更重要的是团队的协同与支持。
二是强化了我们正确认识世界的方法。辩题的准备和现场辩论反反复复地昭示着一个事实,非黑即白、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是错误的。很多话题、很多事情,从另一个角度看,你会发现也是很有道理的。世界是丰富和多样化的,我们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也应该是多样化和辩证的。
(高一19班 李允中)
参加辩论,收益颇多。当我真的站到市赛、省赛的舞台上才真正体会到这句话的意义。刚开始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参加了校内选拔,平常的比赛虽然需要花费时间去准备,但似乎也是小打小闹,当然通过这些小比赛也能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可当市赛快要来临时,才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还好我不是孤军奋战,我们的二辩,三辩总会帮助我定问题,赛场上也经常有一幕:递稿子(时间还剩好多时,互相递稿子来充分利用时间)。也因为他们的帮助让我不再怯场。而且最让人欣慰的是我们打出了团队战。可能你会纳闷,这不本来就是团队作战吗?为什么还要这样讲?好比有一个特别重要的一个点,我们也想注重打这一个点时,我们四个人都会不同程度的提起,来引起人们的重视,而且一旦有人出现错误,另一个人也会及时弥补。我们的替补也不会因没有机会上场就放弃,相反还会积极的帮助我们准备材料。
最后想说的是,虽然我们没有特别的扛把子,但众人拾柴火焰高。虽然我们停留在了16强,但我对我们的实力一点也不怀疑。
(高一17班 寇子萱)
从班内选拔,到班级之间的对抗,再到市级,省级。从觉得好玩到感兴趣,到想赢,到享受准备辩论的过程,自己,收获了很多。
对于团体而言,辩论赛将团体意识体现地淋漓尽致。辩论赛看似是四位互不联系的的辩手你起我落,但实际不然,场上的每一次发言,都是五位辩手(加上替补队员)和领队老师细心斟酌过的。场上短短几分钟的发言,是我们耗用十几个小时精心写成的,从一辩立论到四辩总结,问题设计,陷阱,驳论,我们不知磨练了多少次嘴皮。
在准备过程中,我们经常产生不同意见,经常内部打起辩论,有些时候因为自己的理论无法传达或被接受都要争执很长时间。但是,我们越是争论,越是兴奋,因为每一次争论都有可能给我们带来新的思路。当我们看着一摞摞的资料,和打磨过的手稿,输赢,变得没有那么重要。
其实,在辩论赛这个活动中,因为成绩的原因我有想过放弃,但我很庆幸,我坚持了下来。并不是因为获得了什么荣誉,而是自己的成长。作为一名辩手,丰富的知识、灵活的思维、对问题的多方面思考、对自己信念的不懈追求,都是在赛场上展现自己风采的基础。如果你想用道理、用逻辑来说服别人,想丰富自己的学识、开阔自己的眼界,你可以在辩论中找到你想要的!
(高一20班 张志浩)
最美家长
辩手们共同的、最深刻的感悟是“团队”这个词。其实团队不仅仅是5个辩手,还包括学校和家长。学校、学生、家长是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组成的团队。辩论赛的成绩不仅是辩手的努力、学校的支持,也因为每个成功的辩手背后,都有可爱可敬的家长。
说实话,在紧张的高中生活中是否要让孩子参加这场比赛,对我来说是一件很纠结的事情。孩子目前的学习成绩一般,应该让孩子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但是随着比赛的进行,我和孩子都越来越沉浸在这项赛事之中。回首这十几天的比赛,我突然发觉孩子有了很大的变化:
首先,孩子从心里真正融入到了这所学校之中。与团队合作、为集体荣誉而战的日子里,当他们齐心协力战胜一个又一个对手时,我看到了孩子们击掌相庆后发自内心的笑容。在考场上他们是各自为战的孤独战士,在辩论赛场上,他们是团结合作的历二战队。团结合作、荣辱与共的精神在孩子心中有了新的更深刻的理解。
其次,孩子看问题的角度变得更加客观与多元。每一个辩题都要从正反两方面精心准备,极大地强化了孩子们一分为二认识世界的能力,使孩子们的心智更成熟、世界观更完善。
还有一个意外之喜是,辩论赛让我和青春期的孩子有了重新沟通的渠道和话题。原本无话可说、无法沟通的鸿沟,因为有了辩论赛这个桥梁,让我和孩子多了很多共同的话题。
感谢学校为孩子提供了辩论赛这个舞台。这十几天的比赛,对孩子、对我来说,都是一段难忘的经历,一次难得的机会。
(李允中父亲)
孩子自从踏入辩论赛之路,作为家长的我们,心情也跟着跌宕起伏。一路走来,有坎坷,也有收获,而更多的是成长。作为家长一直在背后默默地的支持与鼓励着他们,赛场上他们唇枪舌剑的与对手交锋,用一个个鲜活的例子反驳地对方哑口无言,就是带给家长的视觉盛宴。
每次看到张老师在群里发的“历二又赢了”的消息时,我们的心情比孩子们还要激动,每一场比赛都时刻牵动着家长的每一根神经,为孩子们的精彩发言而雀跃,为孩子们的小小失误而遗憾,为他们的团队精神而欣慰!
陪伴孩子从辩论赛一路走来,我觉得他们虽然取得了市赛一等奖,省赛16强,但是以他们的实力还应该走得更远。
我想告诉他们的是:“知识储备是前提,辩论技巧是方法,比赛只是一种手段,收获成长才是最终目的。”我希望孩子们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多些历练,多些自信,多些成长!
(吕皓月妈妈)
(文/张蕊 图/张玉岭 审稿/张玉岭)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