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松江校区学生社区的39位后勤人员,在5月11日这一天,每个人都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来自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生亲笔书写的感谢明信片。
“垃圾房的管理是最苦最累的,每当我经过垃圾房时,看到的永远是你们在弯腰弓背……”
“门锁坏了,第一个叫的是你们;饮水机坏了,第一个叫的还是你们……”
“您在社区里忙碌了两个月肯定辛苦了。在此对您和您的同事说一声:谢谢!”
不同的字迹,不同的内容,小小的明信片上写满了同学们两个月以来收获的感动和真挚感谢。
“这特别的‘感谢信’是志愿者们下午亲自交给我的,写得真好,特别感动。”宿管阿姨看着明信片上娟秀的字迹开心地说道。
一次表达善意与感谢的机会
手写感谢明信片是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松江校区学生社区居委会特别策划的一场暖心活动。“我觉得手写书信的形式更能直接表达同学们的感谢之情,这是其他形式都不能替代的。”活动负责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大三学生徐丽雯介绍。每位参与的同学收到了两张明信片,为随机分配到的收信人写信,没有提前写好的范文,没有要求和限制,给写信人充足的发挥空间。“希望他们能表达出真情实感。”徐丽雯这样解释道。
“同学们的表现甚至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大家写得都非常动人。”两个月以来的互帮互助、朝夕相处为一封封手写“感谢信”注入了更多真挚的情感。大二的李菲对此深有体会,有一次她由于志愿者工作而错过了领取晚饭,宿管阿姨知道后马上给了她2个剥好的茶叶蛋,“今天去送明信片和当时口头上表达的感谢不一样,感觉多了一些东西。”虽然在递上明信片时只能磕磕绊绊地讲出“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她仍觉得这是一次珍贵的机会,并且让她十分有满足感。
曾担任过社区志愿者的郭磊同学更了解后勤人员日常工作的辛苦,也更能理解这封“感谢信”对这些叔叔阿姨们来说,还是一份意义重大的认可与尊重。“在送明信片给宿管阿姨的时候,好几个阿姨都觉得受宠若惊,甚至有几位阿姨的眼眶有点湿润,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在写明信片时,郭磊没有用太多漂亮的辞藻,而是首先让他们保重身体,这背后是同学们对叔叔阿姨们真诚而深切的体贴与关心。“我们以后会一直支持叔叔阿姨们的各项工作,尽量减少他们的工作阻力。”这是同学们的一份沉甸甸的承诺,也是一次成长的见证。
一份坚定持久的守护
因疫情防控形势复杂严峻,如今服务于学生社区的39名后勤人员自3月17日以来就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承担着正常情况下90余人的工作量。近两个月来,他们没有休息过一天,清洁、消毒、查寝等工作是每日必做。面对突发情况,他们齐心协力、全员出动,令物业经理任延聪印象深刻的是半个多月前收到台风预警的那个晚上,为减少灾害影响,他们需要把社区内的四五十顶帐篷尽快收好,“当时通知大家第一时间都来帮忙,拆了将近一个小时。”辛苦的工作、紧缺的人手,当被问道是什么在支撑着他们,任延聪答道:“疫情之下,更需要我们齐心协力,劲往一处使。对学生负责的使命感也是支持大家做好每一份工作的动力。”
87号楼值班员高菊红阿姨更是把同学们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我的孩子跟你们年龄差不多大,所以看到你们就像看到自己孩子一样。学生们都很阳光,让人很喜欢。”高菊红阿姨的儿子今年正读高三,无法回家亲自照料让她有些牵挂,但想到同学们离家在外,身边同样没有父母的陪伴,“只有我们这些工作人员守着,所以就更想把同学们照顾得好一点。”
“收到感谢明信片真的很高兴。这种精神上的慰藉对我们来说非常珍贵。”任延聪经理这样对同学说。高菊红阿姨也说:“同学们看到了我们的付出,很惊喜,很感动,很值得。
一张小小的明信片填不下同学们对叔叔阿姨们的感谢与敬意,三言两语道不尽他们之间的故事与情谊。“手写感谢信”带着温暖在上经贸大的社区里传递。
SUIBE海鸥通讯社:秦诺青滕美名倪君晔凌睿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