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上海开放大学成功举办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放教育和终身学习论坛
2022-09-03 18:13:00
中国教育在线
作者: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方式,推动人类社会迎来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时代,为教学组织形式、知识获取方式、教师角色定位、教育评价模式等带来重大变革。在这场变革浪潮中,开放教育和终身学习扮演着“弄潮儿”的角色。

  92日,以《AI引领开放教育和终身学习新时代》为主题,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组委会指导,上海开放大学主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协办,上海开放大学上海开放远程教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办的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放教育和终身学习论坛在沪成功召开。

  作为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开放教育和终身学习论坛包括了《AI促进教育开放智联》主论坛和《人工智能促进开放教育和终身学习数字化转型的场景》分论坛两大部分。

  论坛邀请到了国内外开放终身教育和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众多专家,通过主旨演讲、成果发布和圆桌会议等多种形式,展示当前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人工智能促进开放教育和终身学习当前发展的新理念、新技术和新场景,探索未来开放教育和终身学习新样态。

  AI促进教育开放智联

  作为本次主题论坛的主办单位,上海开放大学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和社会需求,紧紧拥抱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加强智能教育功能建设,近年来努力建设一所能够实现对象广覆盖、资源大汇聚、师资全开放、学习无边界、成果能转换的平台型大学,为上海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不断贡献新的力量。

  上海开放大学党委书记楼军江在欢迎辞中表示,开放教育和终身学习论坛是人工智能大会“人文生态圈板块”的重要专题,通过论坛召开能够进一步为开放教育发展增添研究经验、应用场景和学习效应,广泛探索开放融合智联能力提升新路径,擘画开放教育和终身学习发展新蓝图。

 上海开放大学党委书记楼军江致欢迎辞

  作为教育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上海积极探索教育数字化“新环境、新平台、新体系、新评价”建设,推进教育更高层次的优质均衡、个性化、多元化,以数字化支撑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本次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放教育和终身学习论坛的成功召开,离不开上海市教委的有力领导和大力支持。

  上海市教委主任王平在致辞中表示,上海正在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创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在此过程中,上海始终把开放教育和终身教育作为重要内容,着力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增强服务市民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能力,主动捕捉和融入技术变革新机遇,加快推进教育观念更新,模式变革和体系完善,适应未来教育发展新趋势。

 上海市教委主任王平致辞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展涛以远程视频形式参加本次会议,他表示,人工智能和数字转型将引领教育变革,而实现这一变革,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和密切合作,包括教育、技术、政治、管理等部门,也包括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展涛致辞

  在接下来的主旨演讲阶段,多位来自国内外教育领域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嘉宾聚焦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从各自的专业研究领域出发,分享了前沿理念和实践探索,提出了极具启发性的思考与见解。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副组长、武汉理工大学校长杨宗凯以视频连线的方式进行了主旨演讲,围绕“元宇宙推动教育数字化全面转型”这一主题,杨校长从机遇与挑战、探索与愿景两个方面分享了他的思考。他表示,后疫情时代在线学习成为新常态,学习者期待教学体验再次提升,元宇宙技术将为教育发展全面赋能。

 杨宗凯作题为《元宇宙推动教育数字化全面转型》的主题演讲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以“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变与不变”为题进行了主旨演讲,他认为人类正在进入人类智慧与机器智慧结合的阶段,人类面临的主要问题与知识无关,而是如何形成共识,形成开放的、集体的创新新范式。人工智能不仅在于让学习者学得更好,还能解释学习发生的本质。

 倪闽景作题为《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变与不变》的主题演讲

  在以“人工智能赋能终身学习新样态”为题的演讲中,上海开放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贾炜分享了他对于人工智能的看法,人工智能通过赋能自适应学习、无边界学习、情景化学习、激发式学习、互动性学习五种学习方式,为学习者带来了个性化、便捷化、趣味性、成就感、支援感五种学习体验;上海开放大学在信息化基础之上,将持续向智能化方向推进,建设包括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社区教育在内的三教融通智慧教育平台。

▲ 贾炜作题为《人工智能赋能终身学习新样态》的主题演讲

  中科院院士、深圳大学校长毛军发以视频连线形式参与了本次论坛,在题为“人工智能赋能新教育”的演讲中,毛院士表示,人工智能堵住了应试教育的“华容道”,深刻影响语言、数学、理科(物理、化学、生物等)、人文社科(政治、地理、历史等)等各个学科,推动教育本身的深刻变革,将“以教师为主”的“工业化教育”转向“以学习者为主”的“智能化教育”。

▲ 毛军发作题为《人工智能赋能新教育》的主题演讲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祝智庭在主题为“开放教育数字化转型与融合创新”的演讲中,完整阐述了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开放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他认为,开放教育发展进入新阶段,“通过终身学习促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正在形成共识,通过数据赋能可以增强教育系统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构建具有终身学习特色的开放教育学习系统。

 祝智庭作题为《开放教育数字化转型与融合创新》的主题演讲

  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ISTE)首席执行官Richard Culatta以在线视频形式,在题为“数字公民教育”的主旨演讲中表示,我们应该用“告诉孩子该做什么”替代“告诉他们不该做什么”,在未来创建一个可持续的人工智能世界。

▲ Richard Culatta作题为《数字公民教育》的主题演讲

  国际远程教育理事会(ICDE)前秘书长Gard Titlestad的演讲主题是“数字化转型与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他希望数字化过程可以使高等教育成为我们未来想要的动力之源。

 Gard Titlestad作题为《数字化转型与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的主题演讲

  除了主旨演讲外,在AI促进教育开放智联”主论坛上,上海开放大学还发布了几项重要成果。

  上海开放大学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息技术研究所自去年联合开展研究项目以来,已取得多项成果。上海市成人教育协会会长、上海师范大学校长袁雯现场发布了包括《关于使用先进ICT/AI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分析报告》《促进人工智能支持的全球数字公民教育最佳实践案例及政策建议分析报告》《AI和数字创新技术助力教师能力发展》国际培训课程等在内的多项SOU&UNESCO IITE合作项目成果。项目研究成果通过构建全新的数字公民教育素养框架模型,激发了个人和社会进步的巨大潜力,促进了《人工智能与数字教育创新助力教师发展》培训课程取得系列突出成果。

 袁雯发布SOU&UNESCO IITE合作项目成果

  元宇宙技术为开放学习带来了新的想象空间。上海开放大学副校长王宏主持了开放学习元宇宙技术应用发布环节,他表示,虚拟场景背后是真实场景的支撑,目前元宇宙技术的尝试是一个良好开始。该应用通过元宇宙技术实现虚实共生的智能课堂、智能助教、虚拟实训和个人数字学习档案等功能,打造更加情景化、个性化的新型开放教学环境。

▲ 王宏发布开放学习元宇宙技术应用

  搭建国际化在线教学示范基地,组织示范教学活动,促进中外在线教育文化交流一直是上海开放大学国际交流推进的主要工作。上海开放大学建成了中德开放在线学习平台国际化在线教学示范基地,开展多语言在线学习平台示范应用。论坛上,上海开放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监察专员)褚劲风女士和副校长张瑾女士为中德开放在线学习平台国际化在线教学示范基地揭牌。

▲褚劲风和张瑾为中德开放在线学习平台国际化在线教学示范基地揭牌

  作为压轴环节,智能教育技术联盟的成立仪式出现在论坛议程结尾。以上海开放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上海电信、上海联通、腾讯云、阿里云、联想集团等为首的十数家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同成立智能教育技术联盟,充分整合资源,发挥各自优势,形成专业方案,推动产品应用和成果落地,更好地为教育数字化转型赋能。

 智能教育技术联盟的成立仪式

  此外,在下午《人工智能促进开放教育和终身学习数字化转型的场景》分论坛上,多位学界、企业界的领导、来宾、朋友齐聚上海开放大学,从产学研一体化的角度阐述人工智能助力开放教育和终身学习数字化转型的具体场景,贡献了各自的实践智慧和研究成果。其中,上海开放大学信息与网络管理中心主任、上海开放远程教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肖君发布了《在线学习AI关键技术和应用分析研究报告》和国际化多语言在线学习平台,获得了现场嘉宾和观众的热烈反响。

 肖君发布《在线学习AI关键技术和应用分析研究报告》和国际化多语言在线学习平台

  本次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放教育和终身学习论坛的召开,进一步为开放教育发展数智化应用增添了研究经验、应用场景和学习效应;通过对研究成果的交流和研讨,探寻解决人工智能在开放教育领域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促进研究深化,开拓研究思路;更依照具体落地的技术成果和应用案例,寻找新的教育应用场景,更好地匹配日益提高的开放教育要求,提升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开放教育领域的便捷性和泛用性。

  在疫情防控要求下,本次大会论坛秉持更少接触、更多交流的理念,各平台同步在线直播,受到诸多线上观众的好评,大会圆满落下帷幕。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在线 2022-01-15 22:36
中国教育在线 2021-04-24 17:31
中国教育在线 2020-11-14 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