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探索“科技与艺术”更多可能性:西财天府学院美术馆开馆展《破茧—新媒体艺术展》揭幕
2021-05-01 12:03:00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开幕式现场
  2021年4月29日下午5点,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美术馆开馆展《破茧》新媒体艺术展在该校的成都校区(东区)天府学院美术馆拉开帷幕。
  本次展览由钟成担任出品人,蒲果毅担任总策划,许燎源、李江作为艺术顾问,李文波担任项目统筹,朱成、邓乐作为学术主委,钟舒担任学术主持,邹佩吟担任策展人,郭珏岑担任执行策展人,何思敏担任策展助理,魏长武担任展览统筹,HUAWEI 智慧屏、葡耳生活、四川省雕塑学会、四川省雕塑协会、许燎源现代艺术设计博物馆作为支持单位。
天府学院美术馆外部
  成立于2020年的天府学院美术馆致力于现当代新媒体艺术,以“科技与艺术”为宗旨,以“专业性、功能性、社会性”为办馆理念。坐落于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成都校区艺术设计学院所在的东校区,是一个由78个集装箱构建而成的美术馆。
展厅入口处,蒲果毅红外线感应装置《天罗地网》 
现场观众体验美术馆交互演示系统
展览现场
  科技与艺术的碰撞科技为人类提供了全新的生活方式,也提供了看待事物的全新角度。本次展览在主题《破茧》之下,围绕“新科技、新艺术、新融合、新天地”展开,通过对非物质性与时间和空间的质疑,展示艺术家运用在物质三部曲呈现的多感性、反馈性、多元性、虚拟性和沉浸性的认知特性。集结到全国范围内在新媒体领域探索实践的23位(组)艺术家,用科技的力量展现传播艺术的多维形态。
  参展艺术家包括ASM小组、白·科技实验室、白小墨、陈铖、邓筱、低科技艺术实验室、黄铁舟、李江、廖一百、李娜、蒲果毅、彭显锋、王维思、王苡沫、徐戈、许毅博、肖珣、张小涛、张增增、张翔、朱成、朱明、周雯静。
展览现场
  从展览类型上看,本次展览涵盖了投影增强现实、激光交互装置、影像装置、声音艺术、数字灯光装置、光影装置、视频动画与综合材质雕塑等多种艺术形式;在艺术内容上,囊括了媒介传播、人机关系、观看机制、消费文化、娱乐再现、大数据批判、计算机控制、时间与存在、沉浸交互、记忆模式、数字生命、物理哲思、艺术信仰、数据隐私、人性思考、文化隐喻、身份与声音艺术等。
现场嘉宾合影
  四川省文联主席郑晓幸,四川省数字媒体艺术协会会长、四川音乐学院副校长、原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四川科技馆馆长牟文虎先生,四川省美协副主席、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李树,成都市成华区副区长周海燕,成都市成华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局长杨楠,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党委书记吴晓雄,著名教育家、艺术家马一平,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导孙振华,以及省内外艺术界、文化界、高校艺术设计及美术学院、美术馆、行业协会以及设计公司人士等嘉宾出席了开幕式。
  “每一次新媒介的诞生对艺术来说都是一次迭代更新的机会。”在学术主持钟舒看来,本次展览正是“媒介与物质对话下的产物”。“理解新媒体艺术,‘媒介’是一个有效的通道。新媒介为当代艺术的生产、流通开启了全新的机制和美学。当下新媒体艺术在中国呈现出枝繁叶茂的态势,或是时代发展的趋势抑或艺术他律的必然。媒介在艺术发展的数千年以来从未像今天一样受到弥足的重视,理解媒介以及文化与社会的媒介化至关重要。审视当下的新媒体艺术展,其主题的观念性、形式的丰富性、媒介的多元性对沿用单一的知识结构、纯粹的艺术美学或传统的艺术经验与审美范式均提出了挑战。可以说,一场新媒体艺术展就是一场超文本的演练、链接、流动、交互在艺术与媒介中交织与游走。”
  本次《破茧—新媒体艺术展》彰显了四个维度上的“新”:新艺术、新科技、新融合与新天地。新艺术强调观念与形式地创新,即新媒体艺术的“新”显示一种不断变动迭代的艺术形态;新科技着重科学精神和技术手段的革新,艺术与科技联姻深化时代精神;新融合,是媒介材质的实验与碰撞,展现百花争艳的艺术开放心态;新天地,彰显“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国家美育号召下的不可阻挡的未来之势。天府学院美术馆的开馆和启动为新媒体艺术的探索与实践提供平台,共同聚力,赋能未来,用科技的力量塑造艺术的多维形态,展现艺术的全新魅力。
  当天下午2点,展览相关的学术研讨会在学院举行。众多嘉宾就“新媒介与非物质”“科技与艺术—扩展的雕塑”等话题展开讨论,让更多的学生和听众了解到新媒体艺术的边界和探索的可能性。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