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弘扬“三线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 打造实践育人新阵地
2024-10-25 09:31:00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大学

  “三线精神”,是新时代大力弘扬的民族精神、奋斗精神。在20世纪60年代内忧外患的形势下,根据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关于加强战备、巩固国防的战略部署,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开展了“三线建设”,孕育形成了以“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为内涵的“三线精神”。“三线精神”是在党领导下的特殊历史时期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红色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始建于1959年,位于四川省德阳市。德阳作为当时“三线建设”重点地区之一,相继建成和发展起来一批重型装备制造企业。多年来,学校与这些重装企业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输送了大量制造类人才。学校的发展深受“三线精神”的浸润,这样深厚的渊源和天然的联系,让广大青年学生在技能成才的路上增添了一份厚重感和使命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让同学们能将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坚定理想、勇担责任、甘于奉献,强化社会责任感。

  如今,高校大学生在校内外开展志愿服务和实践活动,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是对“三线精神”在新时代的阐释和延续。前不久,机械工程学院师生在参观2024年德阳工业与三线建设历史文化展览的时候,一名同学惊喜地发现当时身为志愿者服务“德阳的一代三线建设者印记”活动的照片被展出。同时,志愿服务团队被列入展出板块的鸣谢对象。

 

学生志愿者服务“德阳的一代三线建设者印记”活动的照片被展出

  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以其独特的魅力焕发着生机与活力,机械工程学院聚焦“三个围绕”,积极打造实践育人新阵地。

  围绕“3+1+N”开展协同育人实践。以校史、地方史、新中国史为依托,以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德阳研究基地为沉浸式主题教育基地,以德阳市档案馆、建川博物馆、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等多个展馆、博物馆为学习实践平台,实现从课内到课外、理论到实践、价值向信仰的转变。综合学校、地方、社会等各方面的资源优势开展学习实践,使传承和弘扬“三线精神”从入脑、入心到入行。

  围绕“一心三进”形成多元育人合力。以思政教育为核心,积极推进组织育人、推进实践育人、推进文化育人,在培育时代新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上形成合力。高校共青团是推动青年参与社会实践、服务社会的桥梁和纽带,充分发挥引领作用,通过组织学习参观、志愿服务、领航计划等多种途径,使广大团员和青年深刻体悟和践行“三线精神”。

  围绕“团队+宣传”提升实践育人效果。通过成立各类社会实践团队、志愿服务团队、理论宣讲团队,以小行动见大情怀,能更好地发挥青年学生在社会发展与进步中的积极作用。通过发挥团队力量,使青年学生在知识水平、政治理论、实践能力等方面能够获得全面提升。充分运用网络和新媒体,对实践服务项目和成果、优秀活动案例和事迹等进行宣传,在增强参与感和获得感的同时,能提升育人空间,扩大实践活动影响力。


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在绵竹市汉旺镇集贤社区宣讲

  “三线精神”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育人功能,为文化自信提供精神动力,为立德树人提供精神支持,为培育新时代建设者输送精神营养。弘扬“三线精神”,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更是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部分。聚焦“三个围绕”,用实践教育赋力理论教育,为青年学生筑牢信仰基石,使传承和弘扬“三线精神”入脑入心、见行见效。

作者:孙立力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