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天津理工大学——我们这十年·我的教育故事 | 王九龙:大学给了我信仰
2022-09-26 16:49:00
天津理工大学
   

  王九龙,环境科学与安全工程学院2019级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团中央“青年大学习”主持人,天津市“青马工程”学员,天津市“优秀共青团员”,第十七届“挑战杯”竞赛红色专项全国“最具感染力奖”获得者。

  从四川到天津,求学第一年欣逢天津理工大学建校四十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2019年作为开学典礼新生代表发言,那时便埋下“不负期许”的种子,我努力做学习实践的“排头兵”,也成长为同学、群众的“服务员”、追求知行合一的“青马人”。2021年,作为开学典礼在校生代表发言,我与大家分享到:“小学给了我品行,中学给了我远方,大学给了我信仰……”

  种子萌芽·使命而来

  “学习新思想,争做新青年。欢迎大家来到新一期‘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一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论述......”2020年带领全国共青团员学习新思想的特别之旅,让我思考:如何带动“同龄人”坚定理想信念。走在路上,才会遇到同路人。于是,我和同学们采访志愿军老兵领悟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与全国青马学员在天津市大学生思政公开课中共讲“青马精神”;与天津市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共话“工匠精神”;与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村村干部共学“脱贫攻坚精神”......我们的团队围绕思政教育、生态环保、乡村振兴等主题创作多期党团微课、短视频,积极参与天津市哲学社科“揭榜挂帅”专项、国社科思政专项课题投标。


  向下扎根·实干而来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三年来,我的学业成绩名列专业前茅;连续三次参与天津市“新时代·实践行”活动,从基层理论宣讲、生态文明建设到覆盖全国24个乡村的乡村振兴实践,每一次行走都是青春梦与中国梦的同频共振。我与团队连续两年奔赴甘肃,开展义卖关爱留守儿童,走进乡村直播间助农带货,深入多所乡村学校进行教育帮扶,构筑津陇友谊桥梁,项目获评2021年全国“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重点实践队,入选2022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组建“青春踏寻·百年征途”团队,开展为期百余天、覆盖全国27地的专项实践,深入城乡,打造“云端红色课堂”等,创新成果转换,获得大学期间的第一个国奖,也获得该赛事天津市唯一一个全国“最具感染力奖”;在如何将所学所研与社会所需相结合的探索中,我带领“燎原”乡村振兴公益团队、 “三创小镇”农文旅一体化助力乡村振兴公益服务体系项目团队走进“挑战杯”“互联网+”等科创赛事,并斩获双项天津市银奖。


  向上生长·服务而来

  “服务”是“小我”融入“大我”的成长路径。在知行合一中,信仰的种子不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2021年,作为扬帆计划中央和国家机关大学实习生,我在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报》服务锻炼中进一步把握世情、国情、党情、社情、民情、舆情,更好地引领、服务和凝聚青年。2022年寒暑假,我在天津市东丽区军粮城街道开启“青马”基层实践锻炼,服务群众,当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凌晨三点我主动申请到一线参与组织防疫工作,信息登记、排查风险、布置点位、组织群众、样本转运、物资保障......从严寒到酷暑,践行着为民情怀,是难忘的奋斗时光。


  化叶成荫·奔爱而去

  来到大学生活的第四年,当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选择跟随志向,走向那条融入“大我”的道路。于是,坚定报名第25届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从四川到天津“追梦”,从天津到西部“筑梦”,是大学给了我信仰,让我将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努力成为一束光,温暖更多种子,同广大青年一道,在未来“圆梦”。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