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充分强调了教育对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基础性作用,系统阐释了教育强国建设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路径,首次提出教育强国的六大特质,深刻阐明教育强国建设要正确处理好的五个重大关系,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五方面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发出“朝着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扎实迈进”的战略总动员。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揭示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将党对教育及教育强国建设的认识提升到新高度。教育“三重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教育改革发展特别是建成教育强国的“魂脉”所在,也是教育强国建设的行动指南。
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高校要发挥好教育强国建设中的龙头作用,必须系统把握教育的三重属性,统筹协调处理好五个重大关系。具体到高校党委,应从以下三点着力推动高校龙头作用发挥:聚焦立德树人,锚定教育的政治属性夯实高校立身之本;系统深化改革,兼顾三重属性走稳教育高质量发展之路;抓牢育人关键,用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
聚焦立德树人,锚定教育的政治属性夯实高校立身之本
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着眼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提出,我们要建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等“六力”,将党对教育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立德树人、思政引领力是新时代党的教育话语体系中具有鲜明政治属性的概念。教育的政治属性是指教育具有维护国家政治生活稳定、实现国家根本利益的功能,是一切国家政党赋予教育的根本属性。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以来,立德树人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多次强调,“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等等。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教育的政治属性作了如下论述,“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教育政治属性的集中体现。教育的政治属性决定着教育成败,决定着党和国家事业的成败。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是国家最宝贵的资源。高校党委必须切实增强办好教育的政治敏锐性,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工作的政治要求,发挥强大的思政引领力,夯实立德树人这个高校立校之本。
夯实立德树人立校之本,要始终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高校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职责,把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体现到教育改革发展的全过程各环节各方面。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要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建立完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为关键,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锻造好思政课这个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教育引导青年学子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系统深化改革,兼顾三重属性走稳教育高质量发展之路
高等教育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龙头。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主要实施主体,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五大职能,教育的三重属性在高校得到了充分彰显。高校党委在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同时,应统筹兼顾教育的三重属性和大学的五大职能,善用十个指头弹钢琴,做好系统深化改革的文章,推动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走稳教育高质量发展之路,以教育改革发展新成效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教育的三重属性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内在统一整体,是高校深化改革中必须统筹兼顾的有机整体。其中,政治属性反映了教育事业的领导权和育人功能导向,是教育强国建设的根本保障,突出表现是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民属性反映了教育的根本价值与最终目标,是教育强国建设的价值追求,突出表现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战略属性反映了教育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中的战略地位,是教育强国的核心使命,突出表现是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高校党委要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正确处理教育强国建设的五个重大关系,履行好高校五大职能,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改革,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化改革,围绕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化改革,在系统深化改革中释放和激发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活力与动能。
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高校改革方面,要完善立德树人机制,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以“四新”建设推动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模式。聚焦思政课关键课程,推进思政教育改革创新,加快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感染力。同时,全面深化素质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劳育、美育等。
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化高校改革方面,要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整体布局和高校承担的五大职能中理解高校的龙头作用,把高校作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结合点、试验田,正确处理教育强国建设的五个重大关系,切实增强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系统性、契合性与衔接性,形成系统推进的机制,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机制,提高成果转化效能,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围绕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化改革方面,要注重实现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的统一,紧紧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领域和医疗卫生、幼儿保教、老年护理等重点民生领域,调整学科专业布局,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提升民生服务水平,加大高校优势资源社会共享力度等。
抓牢育人关键,用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
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总书记在系统部署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时,特别提到“要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的核心要义正是以教育家精神为教师队伍培根铸魂,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提供坚强支撑。
2023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时,首次提出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其内涵包括: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教育家精神是对一代又一代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群体特征与职业精神的凝练概括,回答了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教师队伍来立教兴教、育人育才这一问题,为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精神指引。
今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从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涵养高尚师德师风、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加强教师权益保障、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等5个具体方面提出了17条具体要求,为新时代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高校作为汇聚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重要结合点,必须以全新宽广的视野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一体统筹谋划教师队伍建设,着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推动广大教师更好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把广大教师锻造成为立德树人的“大先生”、科技自立自强的“主力军”、教育强国建设的“排头兵”。
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要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不断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培根铸魂,引导广大教师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要牢固树立办学以教师为主体的理念,改革制约教师创新发展的管理体制,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压实师德师风建设主体责任,坚决落实师德第一标准,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要突出教书育人导向,严把教师选聘标准,加强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建设,健全教师职业发展培训体系,改进教师教学评价和质量管理。要引导教师准确识变、主动应变、科学求变,主动担当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责任,大力提升科技创新的能力本领,以高水平的科技成果和高质量的教育供给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智慧和力量。要加强高校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培养造就创新型高素质人才,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构建有利于人才成长的使用、培养、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用活人才资源、激发人才效能,让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充分涌流。
全国教育大会吹响了新时代新征程教育强国建设的嘹亮号角。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系统把握教育的三重属性,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龙头作用,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支撑。
作者:杨盼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