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市猴桥镇猴桥民族小学是一所特色鲜明的国门民族小学。学校至今已有63年历史,200余名在校学生全部为傈僳族。
近年来,猴桥民族小学按照全国和省“扫黄打非”办公室对“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深入开展“扫黄打非”集中行动和专项治理,坚持把“扫黄打非”工作与规范教学管理、学生行为相结合,在全校师生中开展自觉抵制淫秽色情等有害出版物、宣传品教育活动,工作成效显著、亮点突出,在全国2018年“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评选中,被评为云南唯一的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和示范标兵。
获此殊荣的背后,猴桥民族小学究竟做了哪些工作?
创新工作思路,健全工作机制
按照《保山市“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实施方案》中关于基层单位建设的有关要求,学校在严格落实“六有”标准的基础上加以拓展创新。一是及时成立“扫黄打非”联络组,学校校长任组长、教导主任和少先队辅导员任副组长,成员由各班班主任兼任,负责组织开展各项“扫黄打非”宣传教育工作,同时与上级“扫黄打非”工作部门、村镇“扫黄打非”工作站点以及其他联防协作单位建立信息快速传递工作联络机制。二是完善《猴桥民族小学“扫黄打非”进校园实施方案》《猴桥民族小学“扫黄打非”联络组工作制度》等,将学校“扫黄打非”联防联控及宣传教育工作规范化、常态化。形成了对上密切联系、对内强化教育、对外深入宣传的“三位一体”工作模式,为保山市全面推动“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树立标杆。
着力主题活动,突出活动特色
为全面提高学生对“扫黄打非”的认识和参与热情,在市、县“扫黄打非”办公室的指导下,学校创新开展的“九个一”主题宣教活动,不仅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块特色品牌,也成为一项常规工作。一是开展展板宣传。通过什么是“扫黄打非”、什么是“绿书签”行动、非法有害出版物怎样辨识、发现“扫黄打非”线索如何举报等问答式,宣传普及“扫黄打非”知识,并在其中推广“绿书签”微信公众号及全国“扫黄打非”手机信息系统。二是举办普法讲座。邀请长期从事“扫黄打非”执法办案工作的资深执法人员,开展贴近学生生活的“扫黄打非”法律知识讲座,帮助他们学会辨识并防范身边有害思想和不良信息的侵害。三是开好主题班会。在各班级召开的“扫黄打非”主题班会上,老师通过PPT课件图文并茂地讲授“扫黄打非”相关知识。四是发放宣传物品。向每个学生发放以“扫黄打非”为主题的书包、帽子、笔记本,以及“绿书签”、宣传折页等宣传品。五是开展“绿书签”系列活动。把“绿书签”作为“扫黄打非”进校园的标签融入到主题活动中。六是畅通举报渠道。通过多形式的宣传教育,将12318举报热线深植学生心中,向家长、社会进行点对点宣传,带动当地各族群众积极参与“扫黄打非”。七是召开主题家长会。召开“扫黄打非”主题家长会,强化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和联系。八是建立家校联防微信群,共同关注学生健康成长。九是用好校园广播,将“扫黄打非”知识通过校园广播滚动播放。
先锋队伍带动,扩大宣传效应
针对猴桥边境中缅边民共居、情况复杂等特点,学校组建了一支“扫黄打非”红领巾宣传队,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方式,让“扫黄打非”宣传教育向边境、基层延伸。在每年“六一”儿童节前后,宣传队深入猴桥社区各个中缅边民共居村寨宣传“扫黄打非”。小队员们走村串户发放宣传资料、讲解“扫黄打非”知识,引导他们树立自觉抵制的意识。宣传活动不仅为学生带来了一次难得的社会实践机会,锻炼了表达沟通能力,增强了自信心,同时也受到了村民的欢迎和支持,猴桥边境的村村寨寨掀起了一场抵制境外有害文化、增强国家民族自豪感的新风潮,把这些村寨逐渐连成一条西南国境线上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和反邪教渗透斗争的前沿壁垒,让猴桥社区的边疆少数民族兄弟心跟党走、人不掉队、思想充满正能量。2019年7月,学校第一届“扫黄打非”红领巾宣传队20名队员都已毕业。在毕业之际,老队员们将队旗交到新队员手中,并教会新队员宣传“扫黄打非”的本领,完成了“传帮带”。
打造特色节目,加强文艺宣传
为配合学校“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的持续深入推进,保山市“扫黄打非”办公室重点打造了两个以猴桥为背景的语言类文艺节目:一个是猴桥镇农民生活为原型的小品《黄大飞的认识》,节目充分揭示了网络低俗视频信息对基层群众精神生活的侵害,以及“扫黄打非”基层站点在引导教育群众抵制有害文化垃圾、发现搜集涉“黄”、涉“非”情报线索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另一个是为学校量身打造、适合学生表演的“三句半”《“扫黄打非”进校园》。节目在诙谐幽默的氛围中,把“扫黄打非”进基层、入校园的相关知识装进笑料中,寓教于乐,很受学生欢迎。该节目现在已成为学校“扫黄打非”红领巾宣传队的保留节目,在各类宣传活动中成为压轴好戏,收到非常好的宣传效果。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