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疫情出现后,武汉25岁的中学老师吴悠骑着电动车为网上求助者义务送药。然而,近日有人以非法牟利为由举报了他,引发舆论聚焦。经警方调查,吴悠并未高价售药及赚取差价,但不具备医师资质,不能以个人名义售卖药物。截至3月2日,微博话题#武汉义务送药人被举报赚差价#阅读量达1.7亿次,#武汉义务送药人被举报#阅读量达1.1亿次。
舆情脉络
1月23日,武汉开始“封城”,全市公交、地铁等都暂停运营,当时吴悠主要是在自己小区里面送些口罩。1月25日,考虑到隔离中的人买药困难,开始给武汉全市区送药。同时,他在其个人微博@海边的万物理论记录其送药的过程。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吴悠讲到,自己主要是骑电瓶车为网上的求助者义务送药,这些求助者主要通过微博联系他,而跟他一起送药的,还有他的几位朋友。截至2月28日,吴悠和朋友们已经为600多户求助者送去药品和防护物资。刚开始,连花清瘟、口罩、酒精等防护物资都是免费送,阿比多尔、莫西沙星等四种药低于市场价出售。吴悠称,很多药都是直接从药店里原价买的,义务帮忙送,之后来了一位在药厂的朋友,有一些药物和防护物资,朋友就帮忙拿到低价格的。他并不会推荐对方购买什么药,而只是根据需求来运送。
2月25日,吴悠因送药“赚差价”被人举报,进而被警方调查。2月26日,吴悠通过个人微博对举报者喊话:“今天继续送,下雨都送。打你的脸,你躲在暗处看好了,我们在光明里逆行。”
2月27日,新京报深度部“剥洋葱”官方微博发文称,在配合调查时,吴悠奶奶因脑溢血昏迷,被送进医院。他接受采访时表示:“当时义务送药就是希望能推动疫情早日结束,这样奶奶就能早点住进医院,不会患上老年痴呆,不会忘记我。”
该报道引发舆论高度关注。“还吴老师一个公道”“不能让好人寒心”等呼声高涨,与此同时,一些接受过吴悠帮助的人也在该条新闻下留言,均表示,吴悠为很多病人和家庭免费送过药,愿意为他作证,他没有做昧良心的事,希望警方还他一个公道。
2月29日《健康时报》报道,警方经过核实之后,并未发现吴悠有高价售药、赚取差价的嫌疑。惟一有问题的就是吴悠不具备医师资质,不能以个人名义售卖药物。因此,吴悠和捐赠方达成口头协议,只要求助者有确诊病例或医生建议、处方,往后所有药物一律免费发放。
吴悠被举报的始末受到公众高度关注,舆情热度不断攀升。@三联生活周刊、@新京报等媒体陆续对采访视频进行转发,大众网、红星新闻等均发布评论,呼吁要对善意多一些包容与支持。
舆情反馈
◆ 新京报网:别让好人太难做
为患者义务送救命药,自己却“引火上身”,吴悠的经历被报道之后,网民纷纷为其抱不平。他不属于任何部门和组织,只是自发自觉地在行善事,过高的要求未免有些强人所难、吹毛求疵。
当下,武汉的疫情依然胶着,对于有购药需求的人来说,买药的难度可想而知,吴悠主动送药的行为本身已十分可贵;更何况不少买药者就是感染者,他实际上是冒着极大的感染风险,可谓出钱、出力又出人。我们不清楚举报者是怎样的动机或者有怎样的理由,但这种行为本身无疑是在让好人寒心。一个普通人最纯粹的善意,不该承受从恶出发的揣测和指摘。从法律层面上来讲,没有药品经营许可证,不得从事药品零售活动。吴悠的行为,初心是助人而非盈利,也并不存在批量购进后售出的行为,因此无论是从动机还是实际后果上看,都不构成违法,公安机关介入调查后也证实了其清白。
◆ 红星新闻:这种举报行为是败坏社会基础伦理
疫情阴云下,这些渺小的人却爆发了巨大的勇气,成为通往胜利的逆行人。但是,他被举报了。“被举报者”行为的确有瑕疵,但无论从动机,还是从结果,无论是古还是今,吴悠的行为不但合情合理,更具有正面的社会效应。
某种程度而言,其行为本身就是对抗疫情的一剂良药。如果说“吴悠们”的行为的确有违背法规的地方,那么,这些举报者的行为,其性质更像是一种“诱导违法”或者说“共谋违法”。“吴悠们”的行为很容易通过法律纠偏,而凡此种种没有底线的举报行为,败坏的却是社会基础伦理,对社会有着极强的潜在“传染性”。对不法行为的举报,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但是,我们不能无视这种没有底线的举报行为。
网民观点选摘
● 给吴悠的善意点赞
@鱼泡泡:吴老师善良,冒着风险去帮助他人,在疫情之下无异于雪中送炭。
@胖胖葱头:像吴悠这样默默无闻的奉献者被媒体关注,所做善举被大众知晓,是对善意的弘扬和支持,这样的平凡英雄,应该被大家记住。
● 不要让恶意驱逐善意
@萌妹子:送药的志愿者需要承担的风险和心理压力是前所未有的,希望大家多一些理解和支持,不要让恶意驱逐善意。
@天天正能量:一个普通人最纯粹的善意,不该承受从恶出发的揣测和指摘。我们不是反对监督和质疑,而是要尽可能了解实情,而不是仅为了博眼球。希望社会对善意能多一份理解和支持,也希望吴老师坚持自己的信念。
● 要让监督更理性
@江海自闭:监督的确不可少,但是,要提防恶意举报,要给善意以前进的动力。
@二十岁的她:现实生活中恶意举报时有发生,即便被举报人被审查后发现没有问题,一些流言蜚语也可能一直纠缠着被举报人,有关部门应该在制度上再优化。
观点评论
疫情期间,有很多像吴悠这样的志愿者被称为“通往胜利的逆行人”,他们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不辞辛劳,穿梭在外,只为给一些有困难的人提供帮助。公众对他们怀着最朴素的感激之情,被他们的善良和勇敢温暖。然而,正是这样的人,却遭遇了举报,令舆论哗然。
“吴老师帮忙送药,完全是义务劳动,每天的药也都有记录,而且一直接受大家监督,我们买他的药都是以最低价买到的,一些口罩什么的他还会送给我们。”汉口一位曾经让吴悠送过药的王女士称。关注此事的网民纷纷表示,要还其清白,不能寒了人心。
好在公安机关及时介入调查后,证实了吴悠的无辜,也表示其不具备医师资质,不能以个人名义售卖药物。然而,他没有退缩,而是与捐赠方达成口头协议,“所有药物一律免费发放”。不管是公安机关的高效举措,还是吴悠的承诺,都让公众再次感受到了善意和温暖。诚如部分网民所说,倘若我们不支持善举,让一些人肆无忌惮地利用手中权力对他们进行恶意打击,这对整个社会的善意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甚至败坏社会的伦理基础。对善意的支持,就是对恶意的抵抗。
当然,理性来说,举报作为一种社会监督方式,其对社会公平正义的维护作用不可否认。而且,吴悠也的确不是一个“十全十美”的志愿者,他有需要法律法规纠偏的“瑕疵”。但是,义务送药人被举报,不免让人产生“好人没有好报”的观感。面对这样的举报,有关部门需提高警惕,谨慎处理,一方面为其正名,维护社会的善意;另一方面,也要发挥其作用,帮助志愿者纠偏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让其更无后顾之忧地帮助他人,维系有关部门在群众心中的公信力。
当下,举报人的动机无从知晓,但是,这样的举报引发了公众的愤怒是显而易见的。有评论指出,相比身体上的疾病,这样的行为也是一种“病”。对不法行为的举报,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但是,我们不能无视这种没有底线的举报行为。因此,也有声音呼吁,法律制度或许该进一步细化和规范,对恶的链条,哪一环都不能放过。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