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年伊始,不少名校硕士博士到中小学当教师的新闻,又引发了新一轮关注。媒体报道中的“某学校56位新教师均来自国内外名校”,无疑为这波讨论贡献了新的素材。在相关的议论中,一种较为老套的观点就是“大材小用”论。
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40多年前,笔者在比较落后山区的一所高中就读,任课教师中有不少是毕业于华东师大等知名学校的高材生。当时生物课不计入高考总分,不少同学打算在上完第一次可能要点名的课后逃课。没想到,教授生物的方步青老师从不点名,但他讲课极好,竟然一直没学生逃课。后来通过相关资料才知道,方步青老师早在1956年就已被评为全省优秀教师。
笔者插叙这一段个人经历,是想说,对于中小学生成长发展而言,教师的优秀程度是没有上限和止境的。只是受制于各地财力、供求关系与条件,短期内还难以普遍实行中小学教师都由获得知名大学学位的人担任。但作为一个发展过程,不妨先让一部分有需求而又有条件的中小学尽量多聘用一些毕业于知名高校且有志于从事中小学教育教学的人。对此,公众可能有不同声音,但相关部门和学校不应有任何迟疑犹豫,更不宜设置任何障碍。
随着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中小学教师任职起点学历自然应相应提高,但它并不意味着,将中小学教师任职条件对应于某个固定的学历段,或仅限于某个固定学历段。教育是人类最尖端的活动和学问,它的复杂性与前沿性正好与学段高低成反比,而最尖端的领域在早期教育。换句话说,能当好小学教师的人经过学习,就有可能当好中学教师;但能当好大学教师的人却未必能当好小学或幼儿园教师。只要承认教育是专业工作,了解教育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无论在哪所名校拿到博士学位后选择去中小学工作,都属正常。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在人的发展过程中,众多方面的关键期、敏感期乃至最佳期都处在中小学阶段,在这个阶段安排优秀的教师对人的成长发展影响最为显著。一个良性运转的社会,应将优秀的人放到这个重要的岗位上。而一个真正优秀的人,相信在这个岗位上能更有效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从现实的必要性来看,一方面,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愈加紧迫,呼唤更优秀的人才办出更优质的教育;另一方面,当下中小学教育中暴露出一些问题,其中不能排除与教师素质、能力欠佳或不平衡有关。因此,吸引更多优秀的人加入这一“实验场”,也是回应社会诉求、化解教育矛盾的有效手段之一。
在关于此事的讨论中,有一种论调认为,一些中小学,尤其是发展先行地的学校招聘硕士博士,将加剧各地教育的不均衡,影响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落后地区的教师招聘和教育发展。但其实,从总体来看,教师目前的待遇等条件难以吸引与实际需求数量相当的优秀人才担任中小学教师,而用人和管理部门的管理与评价方式又对这一人才流动造成了其他限制。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高薪招聘高学历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将会成为其他地区提高教师地位待遇的动力,对整体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有积极作用。
真正可能导致“大材小用”的,不是优秀的人选择去做教师,恰恰可能是这一改变未能引起足够重视,不当的管理与评价将“大材”小用了。因此,有关方面要顺应这一新变化、新形势,相应提高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更重要的是,要加快改进中小学管理方式与评价体系,切实保障教师教学自主权,包容教育创新及探索,充分释放这些新生力量在教育教学上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实现“大材大用”。
也有担忧这些新任教师发展的人指出,中小学教师发展空间小。的确,这是当下中小学教师面临的职业发展困境。不过,历史告诉我们的答案是,由于中小学教师需要不断加深对人的认识,因此能在这方面充分发展的人就有可能成为大家,也就是说,在中小学教师岗位上照样可以做大学问。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