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带手机入校
近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其中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学校不得使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新闻一加一)
点评:
手机不能进课堂,关键是让老师敢于去管控!
手机不能进校园,此前就明确过,这次表述更严谨一些,不能进课堂,显然是为了方便学生联系家人,可以进校园,但不能进课堂。
但难题是,学生把手机带进课堂怎么办?不听管教怎么办?上课聊天玩游戏看视频,甚至影响他人,老师是否可以没收手机?没收了,孩子发生极端事情怎么办?
每每发生类似事件,最后受处分的往往是老师,学校。既然不允许,我们能不能给老师学校一个清晰的尚方宝剑,让他们敢于去落实,去管,手机才会不进课堂,否则还只能是停留在文件上。
初三男生被同学反映播放涉黄视频 遭老师批评后从5楼跳下
江西南昌一名初三男生被同学反映在教室里播放涉黄视频,遭他否认,老师获知情况后要他交出存放涉黄视频的U盘,否则交派出所处理,他遂从5楼跳下受伤。后来,他将学校和班主任等两老师告上法院索赔约50万元,法院判校方担责3成,他不服,认为学校应担全责,要求重审。1月25日,江西省高级法院已立案审查。(凤凰网)
点评:
学校绝不能成为无限责任公司!在校园安全事件或极端事件中,不应该和稀泥!
一名初三学生在学校公然播放涉黄视频,老师批评并要求他交出相关视频,否则就报警,该学生否认后跳楼,摔成重伤。
法院在审理中确认了涉黄视频播放的事实,小滴公然播放涉黄视频图片,严重扰乱教育秩序,但却在判决中认为:南昌三中虽然是在履行教育职责,但其没有关心、关注小滴的思想行为,在小滴跳楼事件中,学校应承担30%的赔偿责任,南昌三中应赔偿小滴9.3万元。
这种和稀泥式的判决比比皆是,让学校和老师如何面对和处理类似事件?如何才算是关心关注学生思想行为?学校批评并要求让他交出视频资料难道不对吗?
英国拟对中国留学生和研究员进行安全审查,或禁成千上万中国学者入境
英国政府有意对海外留学生及研究员进行安全审查,特别针对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及研究员,以防知识产权被盗。报道指英国政府向各大学警告,一些“有敌意的国家”会针对英国学院盗取学术资料,个人资料或知识产权,用于军事、商业和服务独裁政权。政府将对海外留学生及研究员进行安全审查。
有关措施被指是回应有关中国留学生及研究员,会为中国大陆解放军盗取技术和知识的担忧。措施或可令成千上万的的中国学者和研究人员被禁入境,已获批签证的如被视为构成风险,签证亦会遭注销。(英国《泰晤士报》)
点评:
英国对中国留学生下手,后面还有谁?
先是美国对中国留学生和访问学者下手,核心是敏感专业,这次英国也开始效仿,理由和美国一致,大概意思就是国家安全,防止中国学者窃取相关技术。
在全球留学生目的国中,除法国外,中国均是第一生源国,包括英国。留学是英国第三大支柱产业,英国把留学产业做到了极致,标准的大纲、教材,标准的考试,目的就是方便推广进而赚钱。疫情期间,英国拼命联系包机接送中国学生就是这个原因。
这次英国效仿美国对留学生下手,多少还是出乎我的意料,全然不顾对其留学产业的影响。在政治面前,经济退居二线,意识形态之重要,彰显无遗!
如此,那么下一个可能就是日本了,可能还有其他国家跟进,这是抱团绞杀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目的还是在技术上封杀中国。这一趋势未来可能越来越严,现在能出去读博士的尽量早走,越晚可能越困难了。
人家不让去,我们能否请一些高校来办学?或者开展在线教育?毕竟高校和政府还是有区别,还是有机会的。
当然,本科生不必顾虑,人文社科专业也不必顾虑,人家盯的是理工科,高层次人才,大多数留学生还够不上被调查的层次,放心就是。不过大家也就明白什么更有价值了吧?
梁建章:狼真的来了,各地最新人口数据预示全国出生人口塌陷
2021年1月18日,国家统计局举行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但这一次有所不同,国家统计局并没有在这个发布会上公布2020年出生人口数据。梁建章分析表示,尽管我们不能将各地区的出生人口降幅推演为全国的全年降幅,但我们结合二孩堆积减弱、育龄妇女人数减少等因素认为,2020年全国出生人口比2019年有较大幅度下降已经没有悬念,出生人口塌陷之狼真的来了。
点评:
梁建章先生发文披露:2020年新生儿大幅下降,各地下降幅度在9%-32.6%之间。这是非常恐怖的数字。联想到前两天外媒报道中国年轻人的不婚趋势,更让人忧心。
虽然国家统计局因故未能按期披露新生儿数据,但根据梁先生对部分城市的统计,包括广州、合肥、温州、宁波等在内,2020年新生儿比2019年大幅下降9%-32.6%之间。合肥是23%,温州是19.01%,人口流入大市广州最低,但也有9%的跌幅。梁先生强调,虽然2020年会是这几十年新生儿最少的一年,但却也是未来几十年最多的一年,如果不采取措施的话,未来将快速低于1000万。
梁先生把新生儿下跌归为三个原因,生育政策,教育成本与住房成本。很多人质疑,“为什么说新生儿少了,但我感觉却是越来越多了?”。这里有错觉,一个是因为现在入学的孩子,是早年出生的,是上一个小高峰,大幅下跌是最近5年的事情。第二,农村空心化,大量向城市聚集,短期各大城市都将迎来一个小高峰,但紧接着,我们将跌入长期的深度下跌。
新生儿与学生数是直接关联的,也就是说,再过一两年,我们的学生数也开始进入全面下跌周期,最糟糕情况下,我们所有生源将不足1000万。其实对比20多年前,中小学生总数就已经下跌了1/3,一年级入学新生和上一个高峰相比,下跌了近800万。因为周期性问题,最近两年略有反弹,但很快就转入深度下跌区间了。
20年后,当所有生源仅有1300万左右时,怎么办?当25年后,所有生源都不足1000万时又怎么办?我们现在高校每年招生就已经逼近1000万了,一些高校倒闭几乎不可避免,但是数以千计,万计的中小学怎么办?更重要的是中国的经济,民族的繁衍!
从这个角度来说,教育的十四五规划需要未雨绸缪,需要观照到一个阶段人口的变化!
牛!学霸宿舍全体保研,四人直博!
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17级海洋技术专业的五位女生全员推免,其中四人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对于推免,她们觉得“不是想,而是一定能”。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为了自己的理想不断拼搏。她们的目标不同,努力却是一般无二。(中青网)
点评:
经常看到这类报道,读研究生已经成为流行的正面楷模、榜样,也就是说:保研或者考研成功=优秀,即便是很多985高校也陷入这样的宣传逻辑。于是,很多大学生读研究生几乎是惯性,似乎读研究生就代表优秀,没有想过为什么。
为什么要读研究生?是否能实现你的目的,或者达到你的目标?不要忘了,读研究生只是一个手段,不是我们的目的!
武汉大学招辅导员,一水的名校博士,固然有合理与必要,但其中有多少人是“误入歧途”?越来越多的研究生半途放弃,又是什么原因?
想提醒很多人思考一下这个问题,为什么要读研究生?你想要什么?研究生是否可以达到目的?尤其是读博士。想明白了就好,无论读与不读,都是正确的选择,如果没有想清楚,可能一开始就错了。
学区房里的“鸡娃”荒诞剧:为房价崛起而读书
老破小卖出32万/平、三天暴涨百万、成绩不佳引发房价暴跌……学区房正在催生越来越多的怪诞现象。近期,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学区房又迎来了新一轮疯涨,学区房在一次又一次的流转中成为了最坚实的“硬通货”,人人都想抓住这只“房茅”。但在学区房面前,有人直言卑微,有人说这是一门稳赚不赔的“生意”,还有人为了保卫学区房拼命“鸡娃”。在天价学区房的背后,是焦虑,是无奈。(时代在线)
点评:
就近入学政策推行以来,学区房就成了一个高频词汇。学区房价疯涨也成了高频词。前几天一个朋友发我信息,说公民同招,私立学校也摇号之后,北京上海等地学区房价格上涨20%了。
择校治理政策,的确需要系统反省了!
为保绝对公平,我们借鉴了美国的做法,一律就近入学,学区房这个词也从美国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其实这种表面公平择校政策背后,隐含的是拿钱择校,于是学区房房价飞涨。为遏制这种情况,我们又废除了一房对一校的做法,改为多校划片。与此同时,把公办学校捆死,不得挑选生源,但民办学校完全放开。
一系列措施后,以长三角地区为代表,大面积出现了“国退民进”的现象,私立小学、初中称霸,独领风骚。显然,这个结果是我们不能接受的。其中的核心是生源,私立学校可以挑生源,于是,为遏制最好的小学初中都成了私立学校,公民同招政策推出来了,私立学校也要摇号。直接拿钱上私立学校这条路堵上了,但是,学区房在平静一段后再次暴涨!怎么办?
再用其他修补的办法?循环修补,显然不能根本解决出现的问题,需要调整指导思想了。
目前的择校政策,说是不让择校,但显然永远陷落在拿钱择校的框框里,美国这套择校政策的核心就是拿钱择校,直接去私立学校,因为最好的都是私立的,退而求其次,靠房子择校。
如果择校是我们无法灭绝的需求,那我们首先要承认,其次就是怎么去解决?
过去一个办法是考,是测试,用成绩择校,现在被完全否定了。能给钱择校空间与机会,为什么不考虑给成绩或者其他的择校机会?
有人批评说义务教育不能考试,我很难完全赞同。义务教育反对的是以考试作为受教育的尺子门槛,换句话说,不能以成绩高低来决定基本的受教育的权利。如果不以测试作为受教育者基本权利时,为什么不可以测试?即我们保证每一个孩子上学的权利,比如就近之后,是否可以考?为什么不可以给天才儿童选择的机会?给表现优异的孩子选择的机会?至少,比用钱来选择更公平吧?
教育部明确小学阶段作业不出校门
2月4日,教育部提出:抓好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在作业管理方面。对各学段作业明确要求,小学阶段作业不出校门,随堂作业在校园内完成,初中阶段作业不超纲,高中阶段作业不越界,让学校的责任回归学校,让家庭的责任回归家庭,共同引导孩子自主完成、自我管理作业。(每日经济新闻)
点评:
实现小学阶段作业不出校门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
先说为什么容易。第一,学校需要控制作业总量。第二,利用好三点半后在学校的延时服务,把作业消灭在离校前是最理想的,也是完全有可能的。但说难也难,是因为肯定会招致一些家长的反对。
虽然舆论都认为孩子负担过重,作业太多,但一旦真的做减法,反对的声音首先就来自家长,为什么?
首先,舆论永远只代表了一部分家长的意见,并非全部。第二,很多家长口是心非。一方面抱怨孩子负担重,希望孩子快乐轻松,但另一方面,又对孩子有更高的要求。如是,负担必然就难以减下来。事实上,孩子的很多作业可能都来自课外辅导机构,并不一定是校内作业。
无论哪种教育制度,哪种教育理念下,有更高的教育追求,负担必然是重的,这是所有家长需要明白的道理。我们不能一方面希望孩子轻松快乐,另一方面又抱怨孩子负担重,天底下根本没有这样的教育。美国最著名的中学里,学习到下半夜睡觉是家常便饭,就是一个案例。这种分裂的舆论,很容易误导政策的制定。
考虑到因材施教,考虑到不同的追求,不妨布置两种作业:必做的,小学校内解决;扩展性的,不封顶,给部分孩子与家长一些选择,都能照顾到。
教育部长陈宝生:抓好中小学生作业、手机、体质等管理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作报告:要抓好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这五个管理,看似小事,但都是关系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大事,也是广大家长的烦心事。(中国教育在线)
点评:
陈宝生部长在谈到2021年教育工作时,一大段谈到了中小学生五个非常具体的问题: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教育部为孩子们健康成长操碎了心!
坦率地讲,这五个问题也应该是家长与舆论很关心关注的,也是直接关联的。但是如果家长认知不到位,不统一,不能形成互补协作,这五个问题落实起来都不容易。比如作业,学校减下去,一部分家长可能会要求多一些,自己直接加上去。再比如手机,可能都赞同孩子不带手机,问题是学校老师一旦严管,一些家长又吹毛求疵,最后学校很难落实到位。
怎么办?每个人想法和需求都不同,只能追求最大公约数。
教育部发布2021年第1号留学预警 提醒谨慎赴澳返澳学习
近期,澳大利亚多地连续发生我留学人员遭遇袭击的恶性事件,对我在澳留学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国际旅行仍存在较大风险。教育部提醒广大留学人员,充分做好安全风险评估,谨慎选择赴澳或返澳学习。(教育部)
点评:
近一年时间内,教育部第二次发布赴澳留学预警!
近期澳洲接连发生了袭击留学生与华人事件,表面是极端个案,但背后显然并不那么偶然。近年澳洲政治人物甘当美国的急先锋,频繁攻击抹黑中国,客观上毒化了澳洲的舆论环境、社会环境,对于留学来说,澳洲已经不再是中国孩子的一个理想之地。
留学是澳洲的支柱产业之一,上个世纪,与中国蜜月期,澳洲相关部门还在中国设立了专门的赴澳留学办公室,澳洲的大学也抱团组建了一个专门推介澳洲留学的公司,在中国推动赴澳留学。同时,澳洲不仅是比较宽松的移民国家,而且移民政策上与留学是有间接关系的,留学对移民是有明显优势的,包括一些专业设置上。
虽然澳洲好的大学不多,处于中国留学价值链的末端,但每年还是有不少中国学生赴澳留学,在人数上并不落后,尤其是中小学留学生数量庞大,中国也一直是澳洲第一大生源国。
当然,与英美留学生相比,虽然赴澳不乏优秀学生,但总体上赴澳留学的学生群体整体水平不是很高,大多学习商科与管理这类专业,从中也可以看出一个词:好混,或者说容易毕业。
无论如何,澳洲也是区别化留学的一个重要选择,尤其是中澳友好的时期。但是目前澳洲的留学环境的确有变化了,澳洲已经不再是当初的那个澳洲了。
更重要的是,我想提醒很多家长,未来你希望孩子在哪里发展?未来哪里更有发展机会与优势?如果是在中国,那么你的优势是什么?恐怕首先是中国文化,是中文,是你在中国的人脉,而不是英美,更不是澳洲。
在恶劣的反华舆论环境下,近一年很多澳洲华裔,包括企业家、议员被抹黑为中国间谍。澳洲希望继续批评中国的同时,保持好的经贸关系,包括保持留学这个产业,恐怕也是困难的。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