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光明时评:取消论文“硬杠杠”是研究生教育分层分类发展的必然
2020-08-07 15:09:00
光明网
作者:

  近日,中国传媒大学公布多项研究生教育改革措施。其中,在规范博士生和学硕生科研训练、专硕生实践训练等方面,设置多元化学术评价指标体系,取消硕士生发表学术论文与学位资格挂钩陈规等举措,引发众多关注。

  研究生究竟要不要发论文,这是一个讨论多年的老问题。老问题重新被关注,不是老调重弹,而是形势所迫。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飞速发展。2000年全国录取研究生总数为10.3万,而根据前不久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消息,2019年,我国在学研究生数达到300万,2020年的研究生招生规模达到110万。

  数量的急剧增加,带来的是研究生教育领域、地域的不断扩大和研究生培养类别的增多。今年3月教育部印发通知,要求扩大今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主要向国家战略和民生领域急需的相关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倾斜,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高校倾斜。此外,专硕近年来以更大的加速度扩招,过去被认为小众、不被看好、低人一等的态势已然逆转,成为了更多人的选择。2017年以来,专硕报考占比首次超过学硕,并且持续增长。特别是在重点大学,适度压缩学术型硕士规模,扩大专业硕士规模,已经逐渐成为趋势。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研究生评价机制也必然发生转变,研究生发表论文才能毕业拿到学位的陈规,显然已经不适应各色各类尤其是专业硕士的培养方向。一般而言,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学术卓越,而专业学位研究生要以服务国家、社会需求为方向。显然,发表论文,很难说是服务国家、社会需求的最好的或者唯一的方式。

  也因此,前不久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针对不同主体和不同学段、不同类型教育特点,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着力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建立科学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中国传媒大学破除论文与学位挂钩的陈规,并推行建立多元立体的导师评价标准体系,正是研究生教育分层分类培养的必然举措。

  当然,研究生免发论文,绝不是不再重视学术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在研究生培养改革中,推行分等级的基本文献阅读制度,要求学硕生参加论文写作训练计划,设立“学术写作”必修课,对于高质量学术论文的发表予以奖励,规范学位论文工作要求,强化论文过程评价,明确学硕生学位论文答辩时间不少于1小时等等,都是在分层分类思想指导下,坚持底线要求,以奖励代替“一刀切”规定,为学生赋能,真正提高论文水平和学术质量的切实举措。

  在当前和今后的研究生培养中,要着力增强研究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注重分类培养、开放合作,培养具有研究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更需要针对不同学位类型完善教育评价体系,大胆改革陈规,创新体制机制,引导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