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招生季来了。为满足浙江高考学子填志愿、选专业、选高校的需要,中国教育在线浙江高考帮品牌栏目“2023年高校招办主任面对面”再次启航,向考生和家长传递权威的招生政策和报考信息。
本期,我们邀请到了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招生就业主管沈江。他从多个角度出发,为考生和家长介绍学校概况及2023年最新的招生政策,并对常见问题进行解答,一起来关注。(招办面对面 | 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2023年统一高考计划招生440人,新增2个专业,全国知名特殊教育高校等你来!)
△ 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招生就业主管 沈江
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概况
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93年创办的浙江省残疾人职业技术学校,创办初期主要开展残疾人成人教育和职业培训。1998年5月,学校开始全日制中专学历教育,填补了浙江省特殊教育普通中专教育的空白。2000年起,学校先后与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浙江教育学院等高校合作,开展高等教育,是全国残联系统学校实施高等教育的范例。2014年4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并经教育部备案,正式建校。在2019年10月,中国残联和浙江省政府签署了框架协议,助推学校成为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
学校是全国第一所独立设置,以服务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为宗旨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职院校。从1993年办学至今已有30年的办学历史,经历了从天城路到小和山的发展与变迁,现设有小和山、天城路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77亩,总建筑面积近9万平方米。主校区位于杭州市西湖区小和山高教园区,园区内有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科技学院、浙江外国语学院等高校,教育教学资源丰富,地铁3号线石马站位于学校附近,学生出行比较便利。全日制在校生2700余人,在校教职工252人,其中专任教师158人,高级职称占比超20%。开设有特殊教育(师范类)、学前教育(师范类)、特殊教育(手语翻译)、康复治疗技术等10余个专业。其中特殊教育专业、学前教育专业获批国家控制高职师范类专业。
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做专做强、彰显特色、共享融合、争创一流"为目标,以服务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为宗旨,立足浙江,面向全国,培养出了一大批全国自强模范、奥运会冠军、最美浙江人—红十字感动人物、全省技术能手等残疾人高级技能人才和残疾人事业专业人才;学校作为“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单位”,在中国残联和省政府合作框架协议下,将努力成为浙江打造"重要窗口"的特殊风景线。
2023年招生概况
2023年,学校统一高考招生440人,其中面向浙江省普通高中招生242名(增加95人)、单考单招招生140人(增加60人)。单考单招考生中面向中职学前教育类100人,面向中职医学护理类招生40人。
浙江省内各科类、各专业招生计划
此外,学校还面向省外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新疆等七个省份招生58名(持平),具体招生计划详见各省市招生计划丛书。
22年招生录取情况:普高招生中特殊教育录取最低分492分,最低录取位次约17万4千名;学前教育最低分502分,最低录取位次约16万4千名;特殊教育(手语翻译)最低分514分,约15万名;康复治疗技术最低分486分,约18万;中职学前教育类最低分451分,最低1180名,医学护理类最低分432分,2211名。这里特别提醒考生,往年录取位次仅供参考,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来选择专业。
2022年浙江省内招生录取情况图片
学校2023年新增智慧健康养老与管理、电子商务专业,建议18万名以上考生大胆报考!
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的特别之处
作为全省唯一、全国知名的特殊教育高等职业院校,在全国特殊教育高校中,学校在专业水平、师资力量、无障碍环境、就业质量等方面,部分指标达到甚至超过设有特殊教育专业的本科院校,总体水平走在全国前列。学校围绕“两个服务”的办学宗旨,按照专业定位特色鲜明、目标错位发展的思路设置专业。残健融合、协同共培是学校的育人特色。目前,学校已初步构建了以培养残疾人高技能人才为主,培养服务残疾人事业专门人才为辅的残健融合、协调发展的专业结构体系:一是面向残疾学生的高技能型人才的专业体系,主要采用单独考试招生形式面向残疾人招生。二是面向健全学生的残疾人事业服务应用型人才的专业体系。这一体系,学校推进以特殊教育专业为核心,康复治疗技术、手语翻译等专业为支撑,以学前教育为延伸,服务残疾人事业的特殊教育专业群建设。
招生专业
学校是全省唯一一所设有专门培养特殊教育教师的高职院校,该专业是浙江省特色专业,浙江省高职高水平专业群核心专业。入选教育部、中国残联职业院校残疾人康复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单位、浙江省师范教育创新工程。
特殊教育专业特色十分明显,优势非常突出。依托省残联办学,专业与省内知名的特殊教育学校、儿童医院、儿童康复机构、幼儿园共建康教结合、普特融合的学习平台,在特殊教育、儿童康复领域中知名度高。同时,该专业职业发展空间广阔。学生以特殊教育为基础,同时获得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儿童康复三个领域的学习或实践经历,具有在学前教育机构开展融合教育、在特殊教育机构实施普及型康复教育的能力。
学前教育专业,主要就是培养幼儿师资。专业自2021年经教育部核准设立,相比特殊教育,该专业比较年轻。但专业通过聘请浙江师范大学教授、省一级幼儿园园长、幼儿园资源中心骨干教师担任外聘教师。与浙江省省一级幼儿园、省级教师发展学校设立实践教学基地等模式,快速打造。
专业适应浙江省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需求,以促进儿童融合发展为目标,在培养师范生保教能力基础上,突出学生融合教育教学能力的发展与个别化教育特长培养,发掘儿童潜能专业。培养具有高尚师德和融合教育理念,具有较好的人文、科学、艺术素养,具备较强的保教能力、随班就读指导能力,能在基层学前教育机构从事保教工作且具有融合教育特长的实践型幼儿园教师。
学校建立了一系列师范生实习实践平台。
一是特殊教育拔尖人才培养计划。他是特殊教育专业群(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入选浙江省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项目,为浙江省儿童康复机构规范化提升提供人才支撑,得到省教育厅、杭州市残联等部门的肯定。学校与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联合培养,采用“高校+医院”的特教教师“4+1+1”康教交替型培养模式,进一步推进特殊教育课程理论与康复技术发展衔接、教学过程与特殊教育实践对接。
二是浙江特殊职业教育集团。目前这一集团已汇集17所幼儿园、13所特殊教育学校、4家省属医院、4所中职学校等资源支持学前教育中高职一体化建设。
三是浙江省残疾儿童教育康复示范基地。学校将浙江省儿童早期干预中心与学校资源有效整合,在天城路校区建设学院附属融合幼儿园,进一步推进浙江融合教育理论、技术、推广交流等走在全国前列。目前进入项目建议书报批流程。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大大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特殊教育(手语翻译)专业是浙江省特色专业,省双高专业群支撑专业。学校是中残联国家通用手语试点单位、国家通用手语浙江省推广研究中心。
手语翻译专业充分发挥学院“聋听融合”的教育环境特色,构建“学训一体”的培养新方式,于2021年荣获浙江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教育教学结合听障人的特点开展,凭借学校招收聋人的资源优势和特殊教育类专业群的有力支撑,学生既能了解聋人心理及教育需求,又能够从事无障碍化相关服务。学生在校期间就有机会担任《浙江卫视》的新闻和气象栏目手语主持,参与各种会议和活动翻译,助力无障碍社会环境的构建。未来就业方向; 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电视台手语主持;公安系统、法律系统等手语翻译;公共事务领域无障碍化岗位、残疾人管理岗位人员。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参与教育部、中国残联组织的职业院校康复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工作,是浙江省双高专业群支撑专业。教师团队具有医学博士学位及正高职称教师;临床教师来源于在杭三甲综合医院、康复医院。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素养,掌握扎实的康复医疗基础理论和较强的康复治疗技术,能够开展康复治疗工作的综合应用型人才。经过专业学校,毕业生岗位适应能力强,能够独立进行康复指导和训练,可提供康复后回归家庭的常规照护、保健以及特殊人群的定制化康复服务。
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为2023年新增专业,专业定位是会照护、知心理;懂管理、能运营;善服务、高素养。以促进国家健康事业发展为目标,培养具有智慧健康管理理念,具有较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具备老年人照护及管理、老年人能力评估、智慧健康养老大数据应用等能力。培养毕业生能在基层及医养结合机构以及智慧健康服务等企业,从事老年能力评估、养老机构运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专业特色是实行订单式培养,单位和学生双向选择,可以实现入学即就业。
电子商务是学校重点打造的专业之一,2023年前主要招收肢体残疾人。2023年首次面向普通高考招生,专业深入贯彻“残健融合,协同共培”育人理念,建立校企联动的人才培养服务体系,精准对接目标岗位发展要求。依托企业的真实项目,学生在企业专家的指导下,进行项目化全真实践,掌握相应岗位“真功夫”,形成特色鲜明的“残健融合、校企联动、四化四环”人才培养新模式。主要培养掌握现代网络知识和计算机技术应用技能,重点培养能够从事市场调研、营销主题策划等岗位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及创新创业人才。
毕业生就业创业情况
学校采用“五位一体”模式,助推毕业生就业。近几年,学校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
1、加强专业建设,提升就业能力
学校注重共建特殊教育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多层次、全方位互动合作,建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长效机制。依托“百位名家助力特殊教育”活动平台,引进名医、名画师、名工艺大师、非遗传承人等开展结对教学,提升学生硬核就业能力。
2、拓宽就业渠道,架起校企桥梁
切实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书记、校长带头走访知名企业,进一步拓展了就业岗位,扩大学生的就业机会。
3、组织线上校园招聘,实现“云”就业
通过举办夏、冬两季校园招聘会,引企入校为毕业生提供近2000个就业岗位,促进学生就业;
4、实施“一人一策”,全程跟踪指导
学校建立完善就业台账制度,针对就业困难学生实行“一人一档”,依托实名制统计管理系统实现“就业销号管理”。
5、组织各类比赛,提升就业硬实力
通过师生共同努力,我们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创业成果
学生在2022年浙江省第十三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校赛中获一金一铜好的成绩。其中,母燕零、张怡媛等同学的作品“手绣华彩,点亮‘黔’程——助残振乡村手工艺合作社”荣获金奖。
在第八届浙江省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赛中荣获省级铜奖。
在“中行杯”第十三届浙江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中荣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优胜奖1项,并荣获省级最佳组织奖。今年挑战杯创业大赛获得第一名。
今年学校学生还首次荣获2022年国家奖学金特别评审奖。
常见问题及解答
(一)残疾学生和普通学生的上课形式?
我校是主要面向残疾人和服务残疾人事业开展高等教育的学校。我们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开设不同的专业。其中普通高考主要招收健全学生,开设特殊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手语翻译)、康复治疗技术、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电子商务等六个专业;面向残疾人开设工艺美术品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中西面点工艺、电子商务、康复治疗技术(推拿)、茶艺与茶文化、民族传统技艺、音乐表演等八个专业。从上面的专业也不难看出,两类人才学校的专业方向是不一样的,教学形式上也略有不同。
(二)特殊教育(师范)和特殊教育(手语翻译)之间有什么区别
特殊教育(手语翻译)专业是特殊教育专业的分支,培养学生既能了解聋人心理及教育需求,又能够从事无障碍化相关服务。就业方向电视台手语主持;公安系统、法律系统等手语翻译;公共事务领域无障碍化岗位、残疾人管理岗位人员。
特殊教育(师范)专业主要学习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儿童康复三个领域,毕业生具有在学前教育机构开展融合教育、在特殊教育机构实施普及型康复教育的能力,专业主要培养基层特殊教育教师,就业方向为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儿童康复中心等。
(三)学生入校后可以申请转专业吗?
一直以来,我校都非常重视学生专业兴趣和专业志向,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在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会支持学生的专业选择,学生只要符合《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学生转专业管理实施办法》(浙特教院〔2021〕80号 ),可以在入学后第一学期末提出转专业申请。学校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学习成绩、在校表现及学校教学条件等内容,统一审批学生专业调整。这里我建议广大考生在志愿填报、专业选择时,不要盲目追求热门专业,热门专业不一定就是适合自己的好专业。
(四)学校的就业创业、专升本升学等情况?
学校建立特殊教育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多层次、全方位互动合作,建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长效机制,也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习、就业平台。校内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在校生在浙江省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中多次获得一等奖,获得浙江省职业规划潜力之星。近几年学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约95%,未来学校将探索就业与教学及科研相结合,与重点用人单位建立实习以及“订单式”人才培养基地,建立起长期的产教研合作关系,拓宽就业渠道。我校的2022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7.61%。
专升本方面,根据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的政策,每年浙江省都会统一组织专升本报名与考试,具体可以到大三时注意查看浙江教育考试院发布的专升本的招生计划。由于我院每年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所以参加专升本考试的学生并不多。目我校已有毕业生通过专升本考试进入浙江科技学院、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医学院、台州学院、丽水学院等高校就读本科。
(五)最后我来说一下学生入校后的学习、生活情况。
学校不断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优化生活环境。学生宿舍为4-5人间,配备了中央热水系统、独立卫生间、淋浴设施、独立空调,还配备了洗衣房、开水房、文化活动室等,生活设施都先进。
校园文化丰富,学校有手语社、羽毛球社、书画社、推拿社、吉他社、舞蹈社等专业社团学生的各类课余文化活动精彩纷呈。
在校外,我校学子通过多种平台彰显特教学子的风采,曾参加央视联合演出、中国梦想秀、浙江省大学生艺术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比赛、全国民政职业技能大赛等活动项目,成绩突出。
联系方式
学校地址: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527号
联系电话:0571-86571616 / 86452702
网络咨询:招生咨询 QQ:1785468488
招生咨询QQ群:611528642
学校网址:www.zcse.edu.cn
(责任编辑 余新花 陈显婷)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