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30年后的学校是什么样的?云栖小镇迎来“学校数字化新形态”主题大会
2021-04-26 16:42: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实习记者 王勃瑛)近日,来自100多个国家的数万名青年参会者,因为热爱科技,一年一次的在杭州城市大脑的发源地云栖小镇进行团聚,在这里这些共同探讨未来的无限可能性,碰撞精彩的火花。

  “2050就是让大家换个角度看这个世界,”2018年,王坚院士发起了2050大会,全球各行各业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有梦想的人自愿聚集到这里,共同发起、组织2050大会,这场大会一直会延续到2050年。

  学校大脑联盟在此次2050大会团聚了来自建兰中学、惠兴中学的初中学生和老师,来自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的年轻设计师,以及来自教育科技企业一线的创业者、数据工程师们一起发起了“学校数字化新形态-新型数字空间”的主题探讨。

  会议开始,学同科技的学校大脑总架构师蔡艳明教授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

  学习场景的构成

  “在零售场景中,有货、场、人,工厂生产货物,在商场售卖给客户。那么新零售是人、 货、场,首先关注的人。相类似,在校学习的场景,“货”就是知识点+能力素养,“场”是物理空间,“人”是教师+学生。”蔡教授说,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计划在物理空间将知识点+能力素养转化到学生的头脑中去。

  蔡教授介绍:“要考虑学校大脑数字空间,就要重构学习场景的构成要素,首先要把教师从学生中分离开,加入到数字空间中,共同构成教学环境;其次,要把以知识点+能力素养为中心转化给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的因材施教,个性化学习,都是从这个转变开始的。”

  学校大脑数字空间的改造定义

  谈到学校大脑数字空间的改造,蔡教授讲到,第一步,是把学校的物理空间进行设计,形成有设计感的空间,让人觉得美的空间,这也是为什么把中国美院、浙大设计系的同学邀请过来的原因。

  学校大脑数字空间要有设计感;第二步,空间要全面数字化,尽可能应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让发生在这个空间里的教与学过程自然而然形成数据;第三步,要与学校大脑连接,接进学校大脑,意味着多个空间的学习场景可以被打通。

  “因为学生的学习是连贯的,学习场景不能被割裂,这也是目前各种单点空间方案所难以克服的困难。更进一步,接入学校大脑,意味着空间可以有更多可能性注入 AI 的要素。”蔡教授说。

  学校大脑数字空间的四大特征

  针对学校大脑数字空间的特征,蔡教授介绍了以下四个特征。

  特征一是比特在线 也就是全面数字化。比特在线是王坚《在线》书里的用语。通过全面的数字化,形成空间的数据基础。要尽可能通过先进的物联网、传感器技术把空间数字化掉。

  特征二是 AI 教师在线 每个数字空间都应该有一个 AI 教师,随时为学生服务。可以同人类教师一起形成双师课堂,改变课堂教学的形态和方式。同时也可以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让每个同学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

  特征三是资源在线 因为有了全面的数字化,在空间里教学过程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本身就是很好的教学资源,可以被学生随时随地获取到。这里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教学当时产生的数据,比如一个学生到黑板上做题,整个做题过程就是其它同学的学习资源。还有一是纵向层面,在同一空间,以前学哥学姐的学习数据,也是可以作为现在学生的学习资源的。

  特征四是有设计感 比如淳安县富文乡中心小学是一所乡村中学,但很有设计感,学生在里面学习,很有幸福感,现在成了网红打卡地,设计是空间中非常重要的因素。

  来自建兰中学、惠兴中学的师生也分别从各自的角度分享了对学习数字空间的看法,年轻设计师们则从专业的服务设计、体验设计等角度做了畅想。整场团聚有校长、老师、学生、设计师、数据工程师、AI 工程师和弱电厂商,也是希望通过跨界,实现集成创新。

  “希望学习不仅能教会我们知识,更能教会我们如何做全面发展的个体。”建兰中学初二学生冯然说。

  学校大脑联盟会携手浙江大学和中国美术学院的年轻设计师们走进建兰中学、惠兴中学开展数字交换空间的项目,目的就是为学生打造一个个有趣、可爱、充满幸福感的学习空间,让学习的过程令人兴奋,开启学校空间的新境界。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科技日报 2020-07-31 14:45
贵州高新区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