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手巧绣香囊 杭州市钱塘区学正小学啄木鸟小分队“非遗日”里话端午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记者 张可宁 通讯员 马心涵)“‘非遗日’是什么时候设立的?” “同学们,哪一位可以说一下端午节的起源吗?”“哪位同学可以说说,为什么端午节时家长会给小孩佩戴香囊?”此起彼伏的抢答声,响彻在小小的会议室里……
6月10日,一个非常特别的日子,是浙江省内高三年级同学们高考的最后一天,也恰好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简称‘非遗日’)。这天,杭州市钱塘区学正小学507班啄木鸟小分队的同学们,则以他们的独特的方式,通过学习传承香囊制作技艺,体验非遗文化魅力,感受中华习俗文化, 一道迎接着即将到来的端午节。
“这次活动策划已久,早在一个星期前,小分队的7名队员们就和大人们一道商量,选择了在‘非遗日’这一天亲手制作香囊送给家人和自己,共同迎接端午节的到来。”李丹苓爸爸表示。
活动伊始,前来参加活动的家长们和队员们围坐在一起,通过PPT问答、抢答、猜歇后语等形式,图文并茂学习了端午节等有关习俗和诗词传说有关知识,重在加深队员们的认识理解。随后,队员们拿着准备好的零碎花布、针线、彩绳、丝线、挂饰配件以及艾草香料等制作材料,各自挑选自己喜欢的花色,跟着香囊制作教程视频,在家长们的示范引导下,开始穿针、引线、缝针、装中草药……按照步骤有条不紊地进行香囊制作。
时间流逝很快,但队员们乐此不疲。看着一个个成品“新鲜出炉”,大家佩戴着自己亲手制作的香囊进行展示。队员们相互点评,互送祝愿,欢乐的场景令人难忘。
佩带香囊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之一,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辟邪驱虫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用,“非遗日”则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啄木鸟小分队的队员们通过手工制作香囊活动,体验了动手的乐趣,感受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端午传统节日的魅力,加深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表达了对端午佳节的美好期许和良好愿望。
(责任编辑 余新花 赵洪河)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