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浙农林大校长沈希在2020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德性的花园
2020-10-12 09:29: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德性的花园

——在浙农林2020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沈希

(2020年10月8日)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记者 胡语彤 通讯员 陈胜伟)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的浙江农林大学校园,以玉树临风的银杏列队迎接,以暗香吐芳的丹桂绽放笑靥,以悠然水上的黑天鹅曲项天歌---就在这花园般的东湖校区,我们和相约已久的各位新同学,一起参加学校隆重举行的2020级新生开学典礼。

  你们中间,有离校不到5公里在家门口上大学的周玮滢同学,有来自5000公里外新疆喀什的依拉木喀米力同学,也有三度来校的塞尔维亚留学生陆樱桃同学;有发表学术论文影响因子达33.25的王汉伟同学,也有多才多艺来自西藏的冷楚钰同学,更有曾作为一名解放军战士参加抗洪救灾的肖程雨同学。此刻,2020级4039名本科生,1409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和 277名留学生“胜利会师”。衷心的祝贺和热烈的欢迎,已不足表达我们的情感。请允许我代表浙江农林大学全体师生员工,热烈地拥抱你们,迎接你们进入浙江农林大学这座花园般的知识殿堂,开启你们充满挑战而又迷人的大学生活。

  我们之所以有这样非同寻常的热烈情怀,是和特殊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2020,庚子之年,必定要被历史所铭刻。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在此历史时刻英勇壮烈地崛起。在过去的8个多月时间里,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经受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创造了人类同疾病斗争史上的英勇壮举!

  2020年入学的你们,同样将被历史所铭记。你们“生于非典、考于新冠”,严重的疫情打乱了正常生活,非同凡响的高考过程,将成为你们终生的记忆勋章。在人类和人生的双考中,你们交出了满意的答卷,翻开绚丽的新篇章。祝福你们!

  报到那天,望着你们年轻而充满朝气的面庞,我无比欣慰。因为疫情防控需要,你们的父母不能一同踏入校园,眼望他们在校训石前匆忙而不舍的作别,作为校长的我,此时可谓同心同理,同样的遗憾。但送儿千里终有一别,这是你们成长的开始,我相信在农林大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你们一定会用你们的独立和成长让父母放心。在此,请向一路陪伴你们长大的父母和老师表示深深的谢意。

  亲爱的同学们,阳光和风雨总是相伴而行。近一年的“云学习”“云生活”,使你们更近距离面对这多舛的世界,面对抗疫一线的人们,面对大国的角力,年轻的“小我”在不稳定不确定中磨砺了心智,也许你们现在会想:我能为这个时代做些什么呢?

  没有什么比社会的磨难、历史的责任落在肩上更让人发奋自省。一百年前的五四运动,有一批青年人为救国奔走相告,为真理上下求索。自古英雄出少年,你们年纪与他们相仿,面对同严重疫情殊死较量中铸就的抗疫精神,你们也真实地感受到了什么是“大我”的情怀;历史向你们抛洒下了第一场风雨,而雷声轰鸣的惊蛰时节,正是将理性善辨的头脑、敏感多思的心灵植入广袤大地的最好时光。请迎接属于你们的历史交接棒,迎接属于你们的新一缕阳光。大学生涯,不仅要交出学业的最佳答卷,更要绘就人生这座花园的未来蓝图。

  我们的校园和植物园是“两园合一”的,植物种类居全国高校第一,同学们戏称为“我们的皇家大花园”,她让同学们享有了花园般的宁静,而农林大学地铁站又让我们融入了繁华的大都市。

  校园虽美,但同学们毕竟不是来度假的,作为一个“读书做学问的好地方”,我们都是来这里求真、求是、求学的。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更要建精神的花园,更要建德性的花园,这也正是我今天发言的思想主旨。

  苏格拉底讲“德性即知识”,“真正的知识更恰当的名字是智慧、是德行”。德性是品德、行为和学识的抽象和升华。古往今来,真正的教育,从来就是德才兼备,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是我们育人的根本。我们要建个人德性的小花园,也要建社会德性的大花园。为此,我有三点建议和祝愿与大家分享。

  建理想信念的花园。

  理想是花园里的第一粒种子,是德的种子,这粒种子奠定了同学们人生的方向、品质和高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然理想之志还藏在心里,但它足够强大,就会破土而出,照亮一个人的人生,甚至照亮一个民族、一个国家。

  播撒和培育理想的过程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信念的浇灌。你们步入大学,成为最有文化、激情和创造力群体的一员,生活轨迹可能每天重复,但累积的是精神和信念。大学生活的每一天都应比前一天厚实,我们用“坚韧不拔、不断超越”的学校精神,勉励自己不断超越昨天。

  同学们,被信念、精神浇灌的理想是不断成长的。从小理想到远大理想,希望你们每走一步,都能践行“求真、敬业”的校训,让自己的理想变得更高远。带着信念的力量,把人生理想融入到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中去,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人生。

  建做人做事的花园。

  98年前,梁启超先生问诸君:为什么进学校?众人答:为的是求学问,再问:为什么求学问?答案就不同了。梁启超先生的回答是:为的是学做人。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东湖校区的主干道是一个大大的问号,南大门前的校训园是问号的小圆点。流淌不息的东湖水仿佛每天都在问我们每一个人:为什么来农林大?我的答案是:为的是学习做人做事。学会做人做事,不但能抵挡未来生活的十级风浪,更能品味生命迷人的魅力。

  宽厚之心是花园中的水泉,为做人之泉。上大学,意味着独立和多元生活的开始,不同性格、不同观点、不同生活习惯的同学朝夕相处,是你们学会宽容和厚道的最好环境。有了宽厚之心,你就有温润的人文环境,不管在顺境或逆境中,总会得道多助。

  责任之心是花园中的道路,为做事之道。责任心是一个人最闪亮的品质之一,责任心让你行稳致远。大学学习相对自由,你可以自主设定目标,自主选择一些课程,自主管理闲暇时间,但如果少了一颗责任心,这样的自主就会让你变成浑浑噩噩、一事无成。大学,是磨炼责任心最好的磨石。

  建读书做学问的花园。

  理想信念、做人做事根植于扎实的学习积累。城西科创大走廊是浙江乃至全国未来创新发展新地标,浙江农林大学作为大走廊的一极,正向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迈进。读好书做高深学问是我们的天职,腹有诗书气自华,书和学问是我们美丽花园里最绚丽的花朵。读书做学问也会让我们知道天外有天,有更美丽的花园值得我们学习。

  大学的学习,目标变得多元,课程变得多样,连同桌的你都不固定了。学习不止于老师的要求、考试和书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学习、自我管理成为了主基调。好奇和探究更使学问的花园枝繁叶茂。大学包容我们的同学寻找自我,我非常希望同学们能走出寝室、走下网络,能参加一个社团、培养一项爱好、具备一份特长、练就一身强健的体魄。

  学习、研究是一种生活方式。我们的喻树迅院士,是国家著名的棉花育种专家。有一次他感冒了,我去看他,喻院士不在,他夫人王老师说去实验室看棉花了。我说,感冒了还去?王老师说:对院士来说,棉花也是一味良药呀。当学习、研究成为了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壮丽的读书做学问之花园就展现在你的面前。

  亲爱的同学们:

  两年后的今天,你们问一问自己,我在建设这座花园吗?

  四年后的今天,你们问一问自己,我成为这座花园的合格园丁了吗?

  多年后的今天,你们问一问自己,我的花园建完了吗?

  轻舟已过万重山。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即将开始,希望你们在浙江农林大学这座大花园中尽洒青春、追寻梦想,成为花园中优秀的园丁。

  谢谢大家!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