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孝感一中高三(3)班学生集体在教室挂吊瓶,一张边打氨基酸补充能量边复习的照片,曾被调侃为“史上最牛‘吊瓶班’”。现在高考早已结束,“吊瓶班”全班50多名学生,无一人达到一本线,再次引起热议。
实践再次证明,极端的方式根本无助于学子们在高考独木桥上闯关成功。悲壮“吊瓶班”的无言结局几乎佐证了照片在网络上疯传时公众的质疑,没有自身实力的提高,打多少氨基酸,吃多少灵丹妙药都无济于事,偏离正轨的教育方式亟待纠偏。 >>更多<<
曾经“最牛”的“吊瓶班”最终结果却大失网民所望,于是乎网上再一次掀起了新一轮的冷嘲热讽。也难怪网民再次抓住笑柄,想当初“吊瓶班”那般阵势给人一种“不上重点死不休”的感觉,而现实的反差却不乏“凄凉”。
回过头想想,现实上演的“吊瓶班”并非只有这一个。依旧拿今年高考来说,有因为担心蛙叫声影响孩子复习毒死整池青蛙的;有母亲车祸后含泪进考场的;有父亲去世两个月,母亲为高考隐瞒孩子的;孩子高考结束后才知道母亲十多天前就已去世了...... >>更多<<
“十份”的耕耘投入,为何只换来“一般”的收获?其中固然有教学质量、学习基础和学生个体的差异,违反教育规律地苦学蛮干是重要原因。集体打吊瓶除了精神可嘉之外,几无可取之处,只是“全民高考”语境下的非常规之举,高考当前,谁也马虎不得,名为补充能量,实为自己寻求一份心理安慰,同时也给家人和学校作个样子,此举的一个潜在的注脚就是:看,我可尽力了。如今,“吊瓶班”集体失利,谁还能再说什么,但从深层次则看出推行素质教育的紧迫和必要。 >>更多<<
仔细看看新闻可以发现,我们实在是有些冤枉了这个“吊瓶班”,拿学生们没考上一本来说事也稍显刻薄。原来,打吊瓶的,在该校1300名学生中占400多人,而且,这个吊瓶班是5个文科班中的四个平行班之一,该校仅有的十几名上了重点线的文科生都在快班5班。
以上这些透露给我们的信息是:1.“吊瓶班”没学生上一本,不能说明其余350人打吊瓶的效果,2.打氨基酸在“吊瓶班”50多人中没起作用,但不能说这种方式是荒诞可笑的说到底,打吊瓶补充氨基酸是一个教学领域的“安慰剂效应”问题。
所谓安慰剂,是指不含任何药理成分的制剂或剂型,外形与药物类似,如蒸馏水、淀粉片或胶囊等等。这类安慰剂,本身没有什么药效,也没有毒副作用,但在医疗实践中,却往往能对患者的心理产生正面积极影响,从而缓解病情。这种作用被称为“安慰剂效应”,在人体生理和心理上的作用机制也得到了科学证明。 >>更多<<
在教育普遍功利化的当下,“吊瓶班”只是这种现状的极致演绎。人们批评这种现象,显然不是因为这种方式低效,而是它从根本上违背了人的天性和教育规律。但“吊瓶班”无一人考上一本的消息传来,评判的依据似乎已经异化为“结果论”,意即,如此“拼命”对于考上好大学并无帮助。言下之意,如果吊瓶班的高考结果是大多数人考上了一本,是不是就意味着这种方式是高效的,应该被接受甚至是推广?
这种推理思维无疑是荒谬的,在这种评判标准下,我们甚至要为吊瓶班无一人考上一本叫好,因为它能招致大多数人的反感,并相信这种方式无效继而抛弃它。但事实并非这样,吊瓶班只是一个极端展示而已,在这之外,临时进补,熬夜,批量化的知识灌输,可能是大多数备考生的常态。明确这一点,我们任何人都无理由对于这样一个结果抱以嘲笑和旁观者的心态,因为,功利化的教育思维,工具化的知识灌输仍在那里。而这,恰恰是我们一切同情与批评的逻辑起点。 >>更多<<
“吊瓶班”覆没,对那些打了“吊瓶”的学生定会失落,学校也感到纠结,但是,我倒是很庆幸,这并不是我幸灾乐祸,而是假如让“吊瓶班”结出累累“硕果”,有多少人达到一本分数线,校方和媒体势必借机造势,大肆宣传,向社会提供所谓成功的范本,后来的考生若再掀起一场学习“吊瓶班”的运动,追捧仿效“吊瓶班”,考前打吊瓶成风,岂不悲乎?
与当初“吊瓶班”新闻刚出时的极力掩饰相比,这次校方终于承认要反思“吊瓶班”,表示不再集体组织打吊瓶,总算是一个进步,但学校仍未走出“以分数论英雄”的误区,仍然以达一本线作为衡量标准,不免让人遗憾。对“吊瓶班”学生来说,一次高考失利,并不代表他们前途暗淡人生失败,而对学校来说,抛开分数,践行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才最为重要。否则,即使达到一本线成为状元,又能怎样? >>更多<<
倘若“吊瓶班”真的有多名学生考上重点大学,那么,“集体打吊瓶”迎接高考,很可能会在未来的日子里被更多学校所效仿。面对“吊瓶班”无一人达到一本线的尴尬现状,相关学校已经表态,今后不会再组织学生集体打吊瓶。毫无疑问,集体打吊瓶的问题自然需要改变,但是,对于教育主管部门来说,难道不应当因如此问题的出现而进行认真反思吗?
这些年来,全国上下都在呼吁为中小学生“减负”,可是口号喊了一年又一年,似乎更多地只是停留在“口头”阶段,真正“减负”的效果似乎微乎其微。对于广大中学生来说,不仅每天需要面对繁重的课业负担,而且,他们本该拥有的节假日时间,也往往都被“补课”或是“大量作业”所占据,尤其是对于面临高考的学生来说,更是要为“独木桥”之战苦苦打拼。 >>更多<<
黄齐超:媒体刻意凸显这个不理想的高考结果,将“吊瓶班”不理想的高考成绩聚焦在公众视线下,加强对比效应,引发公众再一次关注,意欲何为?再者,拿高考成绩衡量“吊瓶班”的得失,岂不是与自己早就否定成绩的鲜明态度背道而驰?是的,这50多位学生没有考出好成绩,不能进入好的高校学习,但这能表明他们没有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吗?这能表示他们就不能拥有一个愉悦奋进的人生吗?不能,完全不能!
随着这次媒体对“吊瓶班”高考成绩的曝光,他们将再一次陷入众多网友的讽刺挖苦中。如果前一次我们应该从“吊瓶班”反思当前的高考制度,那么这一次,该反思的是媒体的追踪报道了。
凌心园主:“吊瓶班”的孩子们对学习的执着和对梦想的追求还是值得我们鼓掌。可遗憾的是,从这篇新闻中,我看不到记者对这些考生的尊重和鼓励,反而像是在奚落全班的考生未上重点以及讽刺吊瓶复习的毫无效果。但是,记者以这些学生没有考上重点大学的结果作为他们高考失利的评判标准,何尝不是以成绩论英雄的应试教育思维?以应试思维来批判应试制度,这才是真正的讽刺。希望我们的媒体人,不要把对应试教育制度的不满,倾泻到这些无辜的学子身上,更不要再用质疑来玷污这些年轻人追逐梦想的热情。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