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学院是在1960年建立的无线电系基础上于1972年分建出来的,原名电机工程系。1986年更名为电气工程系。 1999年改建为电气工程学院。该院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生物医学工程三个本科专业,现有本科学生1600余名。学院设电机工程、自动化、电工理论及生物医学工程三个系,拥有技术基础实验中心、专业实验中心。 具有辽宁省高电压强电流与新型电机重点实验室和辽宁省特种电机与高压电器重点实验室。
在学院102名教师中,目前有博士生导师19名,教授25名,副教授23名及高级工程师8名。学院学术气息浓厚。仅以近5年计,承担省、国家级项目4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6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与会议上发表科研论文1400余篇,其中被国际重要检索刊物收入260余篇。与美、日、德、加、韩、波兰等多所大学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该院于2001年成功举办了ICEMS国际电机与系统会议。并于2005年成功举办了COMPUMAG 第十五届国际电磁场计算学术会议。
电气工程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年龄结构合理。在职教师中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唐任院教授、朱英浩教授),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辽宁省教学名师1名(张凤阁教授),国家模范教师1名(王凤翔),辽宁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人(林莘教授、白保东教授、李岩教授),辽宁省优秀人才4名,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选6人。
学院由辽宁省创新团队3人(李岩教授、白保东教授、曹云东教授分别为带头人), 学院有外籍教授4人。
目前学院有专任教师109人,其中专职教师82人。学院有教授29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6人),副教授23人,讲师19人,主教1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47%,具有硕士学位的占40%。教师队伍中39岁以下的占34%,49至40岁教师占37%。构成了学历结构、年龄结构与知识结构较为合理的,以多位学科、学术骨干为核心的科研与教学梯队。其中省级精品课“电机学”教学团队,六名教师中有省教学名师一人,国家模范教师一人,校优秀教学教师5人(占全校优秀教学教师五分之一),教学质量优良。
学院具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
可授予博士学位的学科、专业有:电机与电器、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工理论及新技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可授予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有:电机与电器、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工理论及新技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生物医学工程。
可授予学士学位的专业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生物医学工程。
国家重点学科:电机与电器。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生物医学工程是运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原理与方法,研究与揭示人体的生命现象,并从工程角度解决人体医疗问题的一门综合性高技术学科。
该专业毕业生具有宽阔的就业选择范围。适合在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现代医疗仪器、电气电子控制技术、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从事研究、设计、制造与应用工作,以及在高等院校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自动化专业
自动化专业寄托“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及“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辽宁省重点学科,利用计算机、网络通讯和电气、电子等科学的交叉优势,以自动控制理论为基础,以微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控制手段,培养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能在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与集成、设计与运行、研究与开发、管理与决策等知识能力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电气自动化是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该专业培养能够在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有过的电气装备与系统、自动控制、电子技术、信息处理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等领域从事分析研究、科技开发、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