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公告
贵州
创办日期:1979年
主办内容:开放教育
单位属性:公办
主管单位:贵州省教育厅
电话:0851-86867111
网址:http://www.gztvu.com/xysy.htm
邮箱:暂无信息
地址:
院校概况
贵州开放大学原名贵州广播电视大学,成立于1979年,是贵州省人民政府举办,经教育部批准独立设置的高等学校。2008年在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基础上创办了贵州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贵州广播电视大学更名转型为贵州开放大学。贵州开放大学与贵州职业技术学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一套人员”的管理模式。是一所集开放教育、职业教育、终身教育为一体的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新型大学。学校坐落于省会贵阳,现有八鸽岩路、云潭南路和延安西路三个校区,占地面积639.9亩,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全校现有教职工544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163人,博士、硕士327人。学校党委下设1个机关党委和8个党总支,共计46个党支部、753名党员。学校图书馆纸质藏书近43万册、电子图书1.6万GB。建有标准化的体育场和会堂,及先进的远程教育信息化平台、交互式教学平台、丰富的在线教学资源和完备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学校建有校内实训基地19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20个。设有贵州省第100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可开展67个初、中、高级职业工种鉴定。学校下设有35个党政部门、教学部门和教辅部门,学校在全省市州和行业建立了10所开放大学分校和87个工作站,现开设有开放教育本专科专业91个;高职教育有航投航空学院、商业与贸易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5个二级学院,在校生专业36个,其中2021级新生设有25个专业。其中高职教育重点建设电子商务、民用航空等骨干专业,形成了现代商品流通、现代建筑工程、旅游服务与管理3个省级重点专业群。现有各类学历在校生9.4万余人,其中高职学生近1.5万人。建校以来,已累计培养本专科毕业生超46万余人。经过40多年的建设,学校在全省市州和行业建立了覆盖全省的三级开放教育办学体系,持续打造开放教育办学品牌,先后荣获“全国成人高等教育先进学校”“全国成人高等教育评估优秀学校”“全国电化教育先进学校”等称号,现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放远程教育姊妹大学网络”成员单位;学校高职教育后发赶超,先后被评为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省级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单位,是“全省就业先进工作单位”和贵州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四十多年来,学校致力全省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人数超过150万人次,是全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建设省级试点单位,2017年“贵州省社区教育指导服务中心”挂牌我校后,已在全省范围内基本构建起社区教育办学网络;“贵州老年大学开放学院”“国家开放大学(贵州)老年开放大学”落户我校,为全省老年教育开拓出新空间。在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远程教育大会上,学校被授予“终身教育特别贡献奖”。学校始终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在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文明创建、安全稳定等方面充分发挥办学功能,取得累累硕果,成功迈进“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贵州省绿色大学”“贵州省平安文明校园”“贵州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优秀学校”等行列。

贵州开放大学(贵州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做好2022年9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报名工作的通知

2022-06-20来源: 中国教育在线

各学院:

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的要求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简称NCRE)《考务管理规则》、《考务手册》等有关文件规定,为做好我校2022年9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第66次NCRE)报名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报考对象

贵州职业技术学院在校生。

凡具备计算机基础知识者,均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报相应等级的考试(单次考试每名考生最多可报3个科目,严禁考生单次考试重复报考同一个科目或在不同省份报考,重复报名考试者将按照违规处理)。

考生实行就近报考的原则,本校已设考点的在校生不得跨校报考,必须在本校报考。

二、报名方式及报名网址

考生登录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公布的考生报名网站进行网上报名、缴费及打印准考证。报名网址入口(公网):https://ncre-bm.neea.cn。

三、考试地点

贵州职业技术学院

四、考试和报名工作安排

(一)考试时间:2022年9月24日至25日。

(二)报名时间:6月23日-7月4日。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1.网上注册报名:6月23日(星期四)上午10:00--7月4日(星期一)17:00。

2.网上审核:考点网上审核时间与报名时间相同。

3.网上缴费:6月23日(星期四)10:00--7月5日(星期二)17:00。(已通过审核的考生24小时内不缴费信息自动删除)

4.准考证打印:2022年9月19日上午9:00(星期一)开始。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推出NCRE电子证书,所有符合取证条件的考生都将获得电子证书。2022年为试点期,考生在报名时可同时申请纸质证书。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将继续推广考生入场人脸识别身份验证,2022年9月考试覆盖全部考点

考生本人在规定时间内登录教育部考试中心公布的考生报名网站进行报名,按操作程序及要求输入报名信息和上传照片并申请审核,经审核通过后,直接在网上缴纳报名考试费。

考生必须认真填报信息自行确认,并按规定要求上传照片。如果填报信息有误,责任自负。

考生上传照片即为准考证上的照片,若不合规定,或无法确认为考生本人的,考生将无法参加考试。

3.照片信息标准:

(1)照片应为考生本人近期正面免冠彩色证件照。

(2)成像区上下要求头上部空1/10,头部占7/10,肩部占1/5,左右各空1/10。采集的图象大小最小为192×144(高×宽),成像区大小为48mm×33mm(高×宽)。

(3)照片文件应为jpg格式。

本次考试,可报考的科目为:

计算机一级等级科目:计算机基础及MS Office应用;

计算机二级等级科目:MS Office高级应用与设计

本次考试总名额为600科次,报满即止。

报名期间咨询电话:0851-86830633,咨询时段:09:00-11:30、14:00-16:30。

五、需要强调的重要事项

所有参加考试的考生应在考前14天起,自行每日体温测量,填写“体温自我监测登记表”(每位考生每科目一张),出现身体异常情况的要及时就医并报告。

考生考前入场时必须提供健康情况声明书(见附件)、体温自我监测登记表(见附件);省外返黔学生需提供考前7天我省核酸检测证明。

对考前身体状况异常和监测发现身体状况异常的考生,须由考点防疫副主考依据本地防疫工作要求,结合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意见,在保障广大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前提下,综合研判评估是否具备参加考试的条件,凡不具备相关条件的考生不得参加本次考试。

如考生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疑似患者、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或治愈未超过14天的病例、不能排除感染可能的发热患者,不得参加本次考试。

凡筛查发现考前14天内有境外或非低风险地区活动轨迹的,按当地政府有关疫情防控规定进行处理。

附件:

1.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组考防疫工作的指导意见

贵州开放大学(贵州职业技术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2022年6月20日

附件1: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

组考防疫工作的指导意见(节选)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明电〔2020〕14号)精神,保障广大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障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以下简称NCRE)安全有序组织,现对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下NCRE组考防疫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考前准备

对所有考生进行健康状况监测。所有参加考试的考生应在考前14天起,自行每日体温测量,填写“体温自我监测登记表”(每位考生每科目一张),出现身体异常情况的要及时就医并报告。登记表在考试当天入场检查时上交并保留3个月备查。

对考前身体状况异常和监测发现身体状况异常的考生,须由考点防疫副主考依据本地防疫工作要求,结合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意见,在保障广大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前提下,综合研判评估是否具备参加考试的条件,凡不具备相关条件的考生不得参加本次考试。

如考生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疑似患者、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或治愈未超过14天的病例、不能排除感染可能的发热患者,不得参加本次考试。

凡筛查发现考前14天内有境外或非低风险地区活动轨迹的,按当地政府有关疫情防控规定进行处理。

考生在考试前14天及考试期间避免参加聚会、聚餐等聚集性活动,减少进入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做好个人防护。

对所有考试工作人员进行健康状况监测。原则上应安排全程接种新冠疫苗接种的工作人员参加考试相关工作。所有考试工作人员应在考前14天起,自行每日体温测量,填写“体温自我监测登记表”,出现身体异常情况的要及时诊疗。考前3天内有发热症状的不得参与考试工作。登记表在考试当天上交并保留3个月备查。

考务工作人员在考试前14天及考试期间避免参加聚会、聚餐等聚集性活动,减少进入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做好个人防护。

准备防疫用品。各考点需要配备口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手套、水银体温计、手持式体温检测仪等。有条件的可配置大通量无接触体温检测设备。各考点要按每人每半天1支的标准为考试工作人员配备口罩,并为考生准备一定数量的备用口罩(原则上考生口罩自备)。要配备数量充足的速干手消毒剂、含氯消毒剂、季铵盐类消毒剂或其他有效的消毒剂。

3.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进入考点、考场

1)所有人员必须接受体温测量和检查。

考试封闭区域(考试楼)可设多个体温测量和检查通道,所有进入该区域的考生、考试工作人员必须上交“健康情况声明书”(含“体温自我监测登记表”),接受体温测量,并配合检查“健康码”和“通信大数据行程卡”。接受体温测量和相关检查时须有序进行,严格控制人员行进速度和间距。

所有考生、考试工作人员体温低于37.3℃且当日“健康码”显示未见异常和“通信大数据行程卡”为绿色行程卡方可进入考点。第一次测量体温不合格的,可适当休息后使用其他设备或其他方式再次测量。仍不合格的,考试工作人员不得承担考试工作,考生不得参加考试。

2)防护和消毒要求

关于防护。

考生不得因为佩戴口罩影响身份识别。低风险地区的考生在进入考场前要佩戴口罩,进入考场后由考生自行决定是否佩戴;非低风险地区、备用隔离考位的考生要全程佩戴口罩。考点入口负责体温测量的工作人员要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和一次性手套;普通考场监考员全程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隔离考位的监考员及工作人员需穿戴工作服、医用防护口罩和一次性手套等。所有考生、监考员和工作人员必须随时做好手卫生。

关于消毒。考前,考点要在当地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指导下,指定专人对考试场所、通道、区域、桌椅、电脑显示器、键盘和鼠标等进行清洁消毒,明确张贴完成标识。未发生过新冠肺炎疫情的考试场所,要进行至少一次彻底的卫生大扫除和至少一次预防性消毒,消毒后要进行通风;发生过疫情的学校,原则上不做考点使用。考生、考试工作人员进入考场前宜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或者洗手。低风险地区在每天考试结束后,要对考场做一次预防性消毒;非低风险地区要在每批次考试结束后做一次预防性消毒并做好考场通风换气工作。

在每批次考试结束后,可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有效的消毒湿巾对考试机的显示器、键盘和鼠标等考生接触部位进行擦拭消毒。

关于考场降温和通风。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考点的考务办公室和考场可以保持自然通风,也可以采用电风扇等设备加强通风,电风扇在使用前应进行清洗。如使用冰块降温,应保证冰块及制冰使用的水卫生安全。在使用电风扇降温时,门窗不要完全闭合。

考场可以使用分体空调或中央空调。如使用分体空调,使用过程中考场门窗不要完全闭合,宜每场考试结束后(运行2~3小时)通风换气约20~30分钟;如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应保证通风系统正常,供风安全,以最大新风量运行,保证充足的新风输入,所有排风直接排到室外。

4.考试结束

考生散场时要按监考员的指令有序离场,不得拥挤,保持人员间距。考点可安排各考场错峰离场。使用隔离考位的考生单独离开,与其他人员保持安全距离。

监考员在考务办公室要有序交接考试材料,不得拥挤,保持人员间距。

5.考试过程中异常情况处置

考试当天有发热、咳嗽等症状者,由考点分管防疫工作的负责人进行研判,具备继续完成考试条件的考生,须安排在备用隔离考位考试。考试结束时,由负责研判的专业人员当场简要向所有考生进行解释和说明,避免其他考生恐慌。

考生赴考

省级承办机构、市(区)承办机构和考点应在考前提醒考生,出行时提前准备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遵守考点学校防疫规定,配合考点学校完成健康检查和登记。非封闭式管理的考生,如乘坐私家车、步行、骑自行车赴考点途中,可不必佩戴口罩。如乘坐出租车或网约车赴考点,乘坐时在后排落座并全程佩戴口罩,下车后应及时做好手卫生。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赴考点,全程佩戴口罩,可佩戴一次性手套,并做好手卫生。途中尽量避免用手接触其他物品,与周围乘客尽可能保持安全距离。如乘坐校车赴考点,宜全程佩戴口罩,保持开窗通风、分散就座,途中避免在车上饮食和用手接触其他物品,下车后做好手卫生。

其他工作要求

组考工作中的疫情防控措施要符合国家、当地政府关于疫情防控的各项法律、法规、制度的规定。

省级承办机构、市(区)承办机构和考点可结合本地实际,在本指导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实施细则。

本指导意见随疫情的发展状况和当地政府关于疫情防控的要求适时作出调整。

健康情况声明书

本人已知晓并理解、遵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关于考生个人(工作人员)健康要求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管理规定,并做如下声明:

(一)本人不属于疫情防控要求14天强制隔离期、医学观察期或自我隔离期内的人群。

(二)本人在考前14天内如实填写“体温自我监测登记表”,体温和个人健康情况均正常。

(三)考试过程中如出现咳嗽、发热等身体不适情况,我愿自行放弃考试或遵守考试工作人员安排到指定区域考试。

本人保证以上声明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并知悉我将承担瞒报的法律后果及责任。

声明人(签字):

日期:

联系电话:

体温自我监测登记表

贵州开放大学(贵州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做好2022年9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报名工作的通知

注:考试当天考点入场检查时需上交本表,每位考生每科目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