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专业介绍
2025-01-16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专业概况:
贵州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专业根据21世纪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开放经济发展趋势,结合中国对外贸易与开放经济发展实际,设有六个研究方向:中外战略性产业比较研究、国际金融与国际竞争力研究、国际资本市场与投资理论研究、国际商务与国际商法、世界经济与环中国圈经贸合作、中国对外贸易研究,与商务部研究院、中国东南亚研究会等开展的环中国圈疆域国家合作机制研究,在学术界开辟了新的战略领域,在国内外居于领先地位。
研究方向:
1、国际竞争力研究2、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3、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4、国际商务与国际商法5、世界经济与东南亚经贸合作6、中国对外贸易研究
课程设置:
主干课程: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选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第一外国语*、现代宏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国际金融理论、世界经济、国际贸易惯例与规则、国际投资与跨国公司、中级国际经济学、国际竞争力研究、战略产业研究、国际金融前沿理论研究、证券投资、国际贸易政策研究、国际贸易前沿理论研究、国际商法、国际贸易法、东南亚专题研究、国际一体化经济学、中国对外贸易理论前沿、国际贸易理论前沿
优势和排名:
贵州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专业是贵州省最早也是唯一的省级重点学科,2004年招生以来已为国家培养大量国际贸易人才。
师资力量:
贵州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专业现有专职教师26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8人;博士后3人,获得博士学位7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贵州省高校学术带头人1人、省重点学科带头人1人。张军(1973-),男,经济学博士(后),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对外贸易理论和政策研究。近年来,在省部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主持各项科研项目10余项,获得省级奖励2项,市级奖励2项。
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包括社会调查、专业实习、教学实践、科研实践、学术活动等各方面。研究生必须参加一定时间的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在导师指导下进行,选择其中的一至二项进行,实践时间为68周,采取集中或分散安排,一般在第四学期进行,实践活动结束应取得相关活动评语和成绩,计2学分。
就业方向:
贵州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国际贸易学专业就业大致有以下几个方向:1、企业外贸部门中从事一般性进出口业务的谈判、生活及工作接待专业人员,一般贸易交往中各种资料、合同的草拟、贸易交易实务、结算实用型专业人员。2、三资企业中从事和参与企业贸易外事活动的实用型专业人员。3、旅游业、对外饮食服务和其它行业中,从事商贸活动,经营的实用型专业人员。4、跟经济相关的职业如银行、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保险等专业人员。国际贸易学专业就业率在所有专业中很优秀,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对外贸人才的需求迅速提高。
培养目标:
贵州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在职研究生专业旨在培养我国经济建设所需要的高级国际贸易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1、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水平与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能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团结、协作、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积极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服务。2、培养符合我国对外开放需要,掌握宽广坚实的经济学基础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国际贸易专业知识,具有分析研究国际经济关系与国际贸易问题的能力,能承担本学科教学、科研工作和中高层次的对外贸易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3、构建坚实的国际经济学功底,培养创新开拓的意识和能力。熟练掌握六个一,即一个国际组织;一个国家;一种产业;一个企业;一位经济学家;一种理论。4、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比较熟练地阅读和翻译本专业的外文资料。5、注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保持身心健康。6、努力成为信息网络经济时代的高效能、广用途、多界面并能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模块化高级人才。
就业前景:
目前,我国的国际经贸人才在数量上严重不足,在业务上、素质上符合国际贸易人才条件的人数不多,在二十一世纪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地球村的出现信息高速公路的建成与国外的贸易往来将进一步增大,因此大批量的培养国际经贸人才已成为我国人才培育工作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