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四川外国语大学新文科建设2021语言智能暑期学校(研修班)开幕,吸引了来自美国波士顿大学、莫斯科国立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澳门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东北大学、重庆交通大学等全国各地的学者3500余人参加。“得语言智能者得天下”,为培育语言+AI交叉学科师资,促进跨学科人才培养,探寻语言智能专业发展之路,川外语言智能学院联合研究生院、教务处和教师发展中心,主办了为期11天的暑期学校。本次暑期学校分线下会场和线上会场,研修内容精心设计、文理贯通,主题涵盖了语言智能学科建设、AI知识基础、模型与算法、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人工智能前沿、量子计算、类脑智能等内容,旨在省时、高效地帮助学员走进“语言智能”。
首都师范大学周建设教授谈“语言智能”
本次暑期学校是四川外国语大学新文科建设中的重要举措,语言智能学院是全国首家以语言智能命名的学院,在重庆市“人工智能+”学科群建设中以语言智能为特色,为重庆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贡献了力量,是西部科学城规划中的组成部分。科技助力人文创新,语言智能发挥了语言+AI的作用,是新文科发展的生力军。作为主办方,川外语言智能学院免费提供了本次暑期研修班,向全国各地以及海内外所有对语言和人工智能感兴趣的学者提供业内领先的讲座和学术前沿动态,一起鸟瞰人工智能、熟悉算法模型、走近人工智能皇冠上的明珠、探寻语言智能的新发展。
四川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赵永峰院长主持开幕仪式
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和专家有国家语委中国语言智能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语言智能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首都师范大学原副校长周建设教授、中关村科金技术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原阿里巴巴搜索研发专家、大街网首席科学家龚才春教授、四川外国语大学副校长王仁强教授及研究生院院长赵永峰教授等。王仁强副校长代表四川外国语大学作了热情洋溢的开班致辞,对参加研修班的专家和线上线下所有学员表示热烈欢迎,并指出语言是一种量子现象,是复杂系统。我们需要借助计算机、特别是人工智能的强大计算能力,利用大数据和类脑智能的方法发展语言智能。
四川外国语大学王仁强副校长致欢迎辞
随后,“语言智能”学科概念的提出者、首都师范大学周建设教授作题为“大学写作与智能训练”的报告,现场演示人工智能的方法和手段,辅助学生的中文写作训练;把技术和语言结合在一起,用AI老师批改作文;并分享了团队在多项国家项目和语言智能学科建设中的心得,为研修学员指引了科研途径。
首都师范大学原副校长周建设教授作报告
开幕当天的精彩讲座还有四川外国语大学语言智能学院院长姜孟教授带来的“鸟瞰人工智能”和西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王丽丹教授的“类脑智能概述”。王教授知识渊博,娓娓道来,从类脑智能现状及问题、国家战略需求与中国脑计划、基于忆阻器的类脑智能芯片、脑机接口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讲解与分享,还讲述了西南大学团队在忆阻器新材料和应用中取得的成果,参加研修的学员收获颇多。
姜孟院长的报告涉及语言智能学科建设及发展思路,如何培养AI师资、如何发扬文科院校的特色建设全国首家语言智能学院,尤其强调了川外语言智能学科定位与规划包含了智慧语言康复保护脑、智慧语言教育开发脑、智慧语言工程模仿脑,与中国脑计划“认识脑、保护脑、创造脑”高度契合。在未来10天的研修期间,还会有中关村科金技术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龚才春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刘杰教授、重庆大学冯永、周庆教授、大连理工大学林鸿飞教授、北京邮电大学李剑教授等专家学者带来的主题报告,提纲挈领、精彩纷呈,使学员领略人工智能和自然语言处理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前沿动态。
四川外国语大学语言智能学院姜孟院长作报告
本次暑期学校以“语言智能”为主题,进行广泛交流和深入研修,发扬多学科整合、文理兼容、科技人文的特色,充分展示相关学科的最新科研成果。语言智能是基于人脑生理结构和语言认知机制,利用生物学、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多项技术,全面认知并加工语言信息的新兴学科,让机器说话、写作、翻译、评测,最终达到多场景的有效人机交互。为期11天的研修班将是一场学术讨论与思想碰撞的盛宴,可以切实帮助到文科专业的老师和同学们,掌握工科的方法技术,纵览AI全貌,高效有序地走进人工智能,发挥语言学科的优势,务实、守正、创新!
语言智能研修班线下学员合影
各位专家与学者齐聚川外,山城论道,云端课堂,精彩纷呈,必将碰撞出新的学科思路与研究方向。鲲鹏展翅、志在千里,四川外国语大学领导班子高度重视语言智能的发展,与各位嘉宾互相交流、分享信息、增进友谊、共谋发展大计,切实促进语言、智能和教育的发展,谱写出新文科的语言智能发展新篇章。川外一定砥砺前行,把首个“语言智能学院”做大做强,让语言特色为主导的人工智能+学科群建设在重庆乃至全国蓬勃发展,多元结合,跨界交融,共建AI发展的新高地!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