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新时代“大思政课”,要与现实紧密结合、与实践充分互动、与时代同频共振。近日,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晨曦”筑梦发展成就观察团前往重庆市荣昌区开展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充分将思政内容融入学生服务实践中,开启了“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活动,把思政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贯通起来,培养当代青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领略非遗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荣昌,是典型的“非遗”之城,有夏布、折扇、荣昌陶三项国家级“非遗”。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左露在安陶小镇,结合当地匠人对陶器颜色的创新,讲述要“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学生在“行走的思政课堂”中,学习到了要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领悟到了作为新时代青年,应当运用实际行动诠释文明传承的使命与担当,树立人生理想,用理想信念去指引人生方向,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聆听青春故事,激发奋进力量
教师左露站在喻茂坚纪念馆外的围墙旁,结合墙上文字,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在哪里?”着手启发学生思考,联系实际回答新时代新就新在党和国家事业确立新目标,围绕新目标内容展开现场讲解、讨论和实地感受。结合当地西部计划志愿者张晓、古昌镇大青㭎村选调生刘一佳两人的故事,提问学生:作为新时代大学生能为强国目标的实现、乡村振兴的推进做些什么?建筑与材料学院的谭雅丹同学谈道:“要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在校期间要学好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未来为服务社会贡献力量。”
融入社会实践,增强育人实效
近年来,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充分发挥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课程的育人功能。此次在社会中“行走”,将理论与现实结合,引导学生在走进街巷、走进乡村时,关注社会问题和民生需求,在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以“大思政课”培育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