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新增基础教育学位7.5万个、高校毕业生留渝人数不低于20万人……2025年重庆市教育工作会议召开
2025-02-21 08:27:00
中国教育在线重庆分站

  2月19日,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召开了2025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视察重庆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总结了2024年全市教育工作的成就,研究分析了当前教育面临的形势,并部署了2025年教育工作的重点任务。

  重庆市委副书记、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明清莅临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副市长马震主持会议。重庆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委主任刘宴兵详细通报了全市教育工作情况。万州区、渝中区、南岸区、高新区以及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代表也作了精彩的交流发言。

  2024年新增基础教育学位7.5万个

  刘宴兵表示,2024年全市教育系统凝心聚力、奋发有为,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教育公共服务更加普惠可及,建立了科学的“人口+学位”供给机制,成功新增基础教育学位7.5万个,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高达94.6%,位居全国第六。同时,深入推进“教共体”改革,学区制、集团化办学覆盖率超过80%,优质高中资源覆盖率达到75%,并成功建成1个国家级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

  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方面,高校在强国强市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重庆工商大学、重庆理工大学成功获得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资格,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授权点通过率位居全国第一,新增ESI世界学科排名前1%的学科11个。

  职业教育也持续强化改革驱动,联合园区、企业、高校组建了14个“市域产教联合体”。通过“教育强市区县行”活动服务了3247家企业,解决技术问题3000余条。产教联动成效显著,专业与产业匹配度提升至88%,为全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制造业提供了70%以上的新增劳动力。

  此外,通过创新体制机制,高校毕业生去向落实率稳居全国前列,留渝就业人数同比大幅增加。重庆在国务院召开的就业工作会及2025年度全国教育工作会上分享了经验,西部就业创业首选之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重点治理小升初“奥数考试”

  针对2025年的教育工作,刘宴兵强调,这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推进之年,是面向未来10年建成教育强市的开局之年,也是现代化新重庆建设向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全市教育系统要牢固树立“起跑即冲刺、开局即决战”的紧迫感,按照教育强市建设“158N”体系架构,扎实推动教育现代化“八项行动”的落实。

  在基础教育方面,将实施公平优质行动,建立健全县域学龄人口变化监测预警机制,动态调整学位分配。同时,提高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扩大普通高中规模,办好综合高中,并推动每个区县办好至少一所特殊教育学校。此外,还将推进中心城区教育“大综合一体化改革”,使全市“教共体”覆盖率达到85%。

  为规范管理,将深化治理小升初“奥数考试招生”、初升高“跨区域、超计划”招生等问题,持续开展“阳光招生”行动,有效缓解家长、学生和教师的负担。同时,实施“红岩思政”育人品牌建设工程,新建大中小思政共同体15个,打造研学精品路线100条,新建市级“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30个,并择优资助思政课教师145人,推动全市小学思政课专职教师配备率达到70%,中学思政课专职教师配备率达到100%。

  当前正值开学阶段,刘宴兵特别强调要守牢校园安全防线,大力推进“莎姐守未”、学生防溺水等专项行动,并加强“逐光成长”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工程,为200万中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同时,将系统实施学生身心健康、体育锻炼增时、校园足球提质、美育全面浸润和青少年读书等专项行动,确保学生每天综合体育锻炼时间不少于2小时。

  高校毕业生留渝人数不低于20万人

  在高等教育方面,将加快教育部重庆高等研究院建设,形成“需求-项目-团队-人才-成果-转化”的链条式项目攻关模式,构建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转移为一体的新样本。加强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建设,支持师范院校新增设立教育类博士点、硕士点。同时,构建高质量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推动高校毕业生留渝人数不低于20万人,并确保去向落实率保持在全国前列。

  此外,还将深入实施“教育强市区县行、企业行”活动,设立“助力区县产业”专项,支持高校科研人员揭榜挂帅,加快实现原始创新突破。职业教育方面,将坚持产教融合,实施提质领跑行动,全力推进“新双高”建设,并实施职业教育本科促进计划。同时,优化中职学校布局,整合一批“空、小、散、弱”学校,形成与现代产业转型升级相匹配的现代职业教育结构。

  在国际交流合作方面,将加强海外孔子学院建设,并深化“鲁班工坊”等51个境外办学机构和项目。同时,支持职业院校组建一批“中外师资+企业工程师”混编国际化师资团队,制定具有国际适应性的专业、课程、人才培养方案标准,为国际职业教育贡献重庆力量。此外,还将实施“留学重庆”行动计划,新增高质量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进一步提升重庆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文/蒋金花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在线 2024-06-06 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