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下午,第三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五次学术年会微论坛由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组织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中学校长和教师相聚重庆育才中学,共同围绕“面向未来的课程建设”展开探讨与交流。西大附中学生文彦博为避免临场紧张,自建仿真人“文彦博Pro”代替自己阐述心中的理想课程。
论坛上,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莫景祺以《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课程体系》为题作主旨报告,他认为课程实施方案是一个由各要素构成的具有内在关联的整体系统,需要各要素统筹协调,整体发挥育人功能,充分体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五育并举”的要求。除了要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课程之外,还要加强对修订学校课程实施方案的专业指导。
随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莉萍作了《共育 共创 共成长——探索校内外资源融合下的后备人才培养之路》的主题报告;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朱斌作了《让笑容继续洋溢在学生脸上 聚焦课程建设·赋能师生成长》的主题报告;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欧健作了《为生涯幸福奠基——面向未来的课程建设》的主题报告。三场报告展示了各自学校的办学成果及实践探索。
欧健在报告中介绍,西大附中打造了“三群一线”课程体系,以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和个性发展为目标,建立贯穿中学六年的课程体系。其中,全面发展课程群包含了国家学科必修、学科综合选修等课程;终身发展课程群包含了人格教育、生涯规划等课程;个性发展课程群包含了学科竞赛、人文强基等课程。“课程体系的建设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四个核心能力——认知能力、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及合作能力。”欧健表示,西大附中还创建了学生活动中心等七大育人中心、历史课程创新基地等八个课程创新基地,同时组建了一支高水平内涵发展导向的教师队伍,从“空间”、“基地”、“队伍”等多个方面,保障课程体系高效运行。
值得一提的是,在下半场师生对话的环节中,西附学子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时空畅想。西大附中美术生幺金秀拿出自己的画,困惑于Ai画已经如此逼真:“面对强大的人工智能绘画,我们学习美术还有意义吗?”现场老师解答道,AI的绘画精致却空洞。绘画等艺术品除了展示技法,更多的是要表现创作者的思想、情感及价值观,因此西大附中在课程设置时,除了要教给学生们创作技法,还会教授艺术史论、艺术鉴赏、艺术哲学等知识。“我们不仅不会输给AI,未来AI还会帮助我们创造更多、更好的艺术作品。”参与师生对话的另三位同学也阐述了自己的困惑并得到了现场老师的解答。
随后,四名同学畅想了心目中理想的课堂。李孟夏同学希望有机会站上讲台,由她给同学们解答题目,这样就能得到更加全面的锻炼;幺金秀设计了一门融合课程——“心理美育”,她希望通过美好的事物,让所有人的心灵得到放松;小刘同学希望对教学空间进行突破,比如历史课,她希望走进博物馆甚至考古现场,将书本知识与古迹实物相结合,收获在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效果;“技术人员”文彦博自建AI仿真人描述了心中的理想课堂:学校是土壤,学生是种子,学校为种子提供养分,却不去规定种子的生长方式,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成长节奏,探索和实施自己的发展路径。
据了解,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年会是全国教育领域的品牌性学术活动、综合性学术盛会。论坛聚焦基础教育改革热点,积极宣传基础教育改革成效,研讨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方向,为推动基础教育改革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分享和智力支持。“微论坛”作为重要的会议组织形式,自2013年起已连续开设九届,它为基层教育单位搭建了学习、展示、交流的平台。作为今年“微论坛”的组织单位,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始终坚持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立人·新民”办学理念,践行“行己有耻,君子不器”的校训,追求办“中学里的大学”教育理想,立足学术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个性发展,为学生一生的生涯幸福奠基。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