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外语专业是否要复合型培养?

http://en.jybest.cn    孙琛辉;向丽华;李爱华  2006-12-28    

 

  特别提醒:科学填报志愿比取得好成绩更加重要。考试结束了,尽快估分选大学、确定志愿吧。请点击这里,帮你解决!

  近日,本报收到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外交事务研究院国际关系专业2006级博士研究生向丽华的一篇来稿,作者对目前学术界质疑外语院校中复合型培养存在必要性的现象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对“复合型学科会扭曲外语院校的发展方向”的提法提出了疑问。

  外语院校的复合型学科意指非语言领域的专业知识复合优势外语能力的学科。事实上,对于外语院校复合型学科的争议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存在,目前在外语界仍然是一个大问题。有人认为,外语专业要保持传统外国语言文学的特点,以语言学为自己的课程,而持不同意见者则认为,外语人才的培养需要复合型学科。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两位从事外语教学的教师和一位外语专业毕业的学生。

  反方 史宝辉:外语专业复合型培养有弊端

  我国的外语专业人才培养从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初一直是以外语院校、综合大学和师范院校为主,1977年恢复高考后逐渐有一些有条件的理工科大学开设英语专业,到了80年代中期已经有不少行业龙头院校设置了英语专业,现在据不完全统计,已有七八百所各类大学设置了英语专业,日语专业也越来越多,此外还有德语、韩国语等比较热门的外语专业。北京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史宝辉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首先对外语专业的背景作了上述介绍。

  史宝辉说,“培养复合型人才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正式提出来的,记得1997年在中国石油大学开过一次‘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研讨会,当时我已经在为我校英语专业开设‘市场营销’和‘管理学’两门课程,英语授课用影印的美国教材。”

  没有专业的专业

  史宝辉认为,英语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主要的来源是这一专业的毕业生往往没有自己的对口工作,而是为其他行业的专业人员提供辅助服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提出,旨在为“没有专业”的英语专业提供更多的专业课程,使毕业生能够更好地为各行各业提供辅助服务。在一定时期内,这样做是有一定效果的,比如有些企业就喜欢接收理工科大学的英语专业毕业生,因为他们学过科技英语或科技英语翻译之类的课程,可以比较快地适应科技翻译的工作。而许多国际性企业又希望学生学习过经济类的课程,也是为了更快适应工作的需要。

  实际上,复合型人才的雏型在上世纪80年代已经初露端倪,这就是当时教育部专业目录上的“专门用途英语(科技)”、“专门用途英语(外交)”等专业,其中理工科大学的英语专业都叫“专门用途英语(科技)”,简称“科技英语”专业,外交学院办的是“专门用途英语(外交)”,对外经贸办的是“专门用途英语(国际贸易)”。

  上世纪90年代,专业目录调整,取消了这些特殊名称的专业,只保留了“英语”和“英语教育”两个本科英语专业,但同时许多学校已纷纷应社会需求办了一些“专业方向”,如当时北京外国语大学的英语专业就有五种方向之多。这就延续了后来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讨论。

  在复合型人才的讨论中,外语界也有两种不同的意见,其中反对意见就是要保持外国语言文学的传统特点,以语言文学为自己的专业课程。然而,实际上传统的英语专业主要是包括两个方面的培养:一是学习英语的听说读写译技能,二是通过学习英美文学,培养学生阅读英语原著的能力。当然辅助的课程也包括英语报刊选读等非文学类材料的学习。另外的观点认为,外语专业课程主要就是文学课程,因此跟其他专业相比,就成了没有专业的专业,即使跟中文系相比,由于花了大量时间进行技能的训练,在文学课程的深度和广度方面也无法相提并论,致使外语专业在本科阶段未能完成与其他专业同样多的专业课程学习。

  复合型课程,如何复合?

  据史宝辉介绍,除了文学课程作为专业课程以外,上世纪80年代以后各校英语专业逐渐还开设了一些语言学类课程,使得学生的专业课程逐渐丰富起来。这也就导致了一个问题:如何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安排进更多的专业课程学习。尤其是提出复合型人才的概念后,怎样处理非英语类专业课程和英语技能课程以及语言学、文学课程之间的关系?

  目前的复合型英语专业一般以开设经济类课程的学校居多,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是学生容易在以国际交往为主的商社(如外企)找到比较好的工作,学生就业面宽;二是师资相对容易解决,因为外语教师跨专业进修和学习经济类课程相对更容易一些。

  史宝辉认为,复合型课程的基础还是外语,否则就不是外语专业了。开设复合型课程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怎样复合的问题。有些学校采取听其他专业的课程来解决,但中文授课、学中文教材,对学生的英语提高没有好处。也有些学校采取单独开设英语授课的办法,一般认为这样做比较好,学生既不脱离英语学习,又可以学到专业知识,跟学习英美文学相比可以达到异曲同工的好处,但这样就存在一个师资问题。

  目前在综合大学和理工科大学,一般都能开出科技英语及科技英语翻译这样的课程,因为总有一些老师不得不研究科技英语,以帮助学校的各个专业课老师修改英语论文等,同时英语老师改行攻读经济管理、法律等文科、半文科专业的学位也比较容易,有些专业导师也很希望接收几个外文好的学生帮助他们整理国外的资料。但专业外语院校的老师跨学科进修相对就比较困难。此外,还有这些老师将来的研究如何进行称、如何评审等问题,使得这些复合型教师在专业发展上受到一定的挑战。

  三个弊端

  史宝辉认为,复合型人才培养带来的弊端有三:一是学生人文素质下降,因为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代价是减少了英语文学的课程;二是英语语言文学作为一个学科,其内涵受到了其他学科的冲击;三是复合型本身的内涵到底是什么?也就是说,复合什么?英语专业是一个宽口径就业的专业,可以为各行各业服务,但一旦复合了,反而限制了专业的就业口径。比如,据了解,一些很专门的行业都希望找到外语好且懂专业的毕业生,如果一个学生外语达到了外语专业的水平,又懂化工专业或生物专业,就可以找到非常理想的工作。可是如果有100名毕业生都达到了外语专业的外语水平,且都学了化工专业的课程,那么可能就有85个学生找不到工作了,作为学校也是不能这样培养学生的。

  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的结果是削弱文学课程。传统英语专业的重头课程是技能课和文学课,为了不削弱技能培养,开设其他课程时首先砍掉的必然是文学课程。文学往往被看作是新时期最不实用的课程,加上文学课程难学,学生缺乏兴趣,因此只能给其他更为热门的课程让路。

  史宝辉告诉记者,目前一个比较超前的想法是:与其在外语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不如培养创新型人才,就是说培养具有潜在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由于主要进行技能训练,外语专业毕业生一般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差,学习系统性的专业知识能力比较弱,属于“万金油”——什么都知道一点,但什么都不太清楚。到了具体工作岗位上,需要尽快适应所承担的工作。

  外语专业毕业生相对还比较被动,在学习上缺乏创新性,即使学习复合型课程也满足于一知半解。为了弥补这一缺憾,应该着重培养英语专业学生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而不是培养“半瓶醋”。因此还是要从丰富本学科的内涵入手,增加本学科范围内的专业课程,增强语言文化知识的系统性。

  这种想法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质、较强学习能力、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一定的组织创新能力的“普适性”人才,能够很快学会工作中的新知识,并可以从事任何一项工作,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要实现这种培养目标,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学生的英语基础在大学前较现在有大幅度提高,不必再为语言技能花费过多的时间,能够比较深入地学习专业课程。二是社会上对英语专业学生的看法有所改变。其中后一点的基础是英语专业自身的蜕变,而前一点随着中小学英语学习的加强,在不久的将来就能够实现。

  正方 复合型人才既跨文化也跨学科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副教授孟虹在德国留学、工作多年,先后受聘于柏林工业大学教育系现代语言文化中心和人文科学院、柏林洪堡大学汉学所等单位,2005年9月回国。孟虹对于外语教学、外语人才的培养有深刻的体会。她认为,学生学习外语不仅要作为一门专业知识来学习,同时也要作为一个具有多元化功能的工具来学。如果大学四年的教学仅仅集中在语言学习上,将无法满足社会对外语人才提出的要求,即积极有效地承担起架构和促进中外科技、文化交流的桥梁作用。

  外语专业的学生能得到社会承认,就是对学科的最大认同

  记者:您认为,外语院校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复合型学科有没有存在的必要?

  孟虹:大学教育主要的方向应该是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专业人才,教学目标要根据社会的发展和需求来定。外国语专业学生的培养与外语作为二外譬如法律、新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相比,有些不同,因为它有特殊的外语和跨文化背景。但是社会对于单纯的外语专业人才的需求还是有限的。如果学生全部仅仅进行传统意义上的外国文学和语言学的学习,会缺乏用武之地。我个人认为,单纯的一门外语知识是很难满足实际工作需要的。因此,学生有必要学习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来拓宽自己的竞争能力。

  记者:其他专业的课程会不会削弱学生的语言基本功?

  孟虹:不会。我对比了一下我现在教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平时的学习还是以语言教学为主,但是语言需要应用,如果不用的话,语言中那种细腻的东西就没法理解和掌握,而应用就需要结合其他相关学科来进行,这是同步的。其实学生看的资料多了,应用的机会和专业领域增加了,掌握的知识更为丰富以后,自然对语言的把握也会有更大程度的提高。

  大学外语专业本科教学无疑首先应该注重使学生对所学的语言这个特殊知识系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但同时也得注重外语的功能性,将外语作为思想、信息和情感的交流工具来学。我们必须认识到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储存体,它是不可能脱离语言所反映的相关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层面而存在的,因此非常重要的是应该让学生掌握通过语言所表达的文化知识。

  外语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文学是一个传统重点,通过文学这个窗口让学生来了解所学语言的应用和相关民族文化社会的变迁,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并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而语言学专业知识能帮助学生对语言这个特殊知识系统有较为全面的了解。但外语专业知识的学习其实涵盖面可以更为广泛些,毕竟现在许多高校招收外语生时也已文理生兼招,而且我们正处于一个经济全球化、社会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交通的发达,也使得各行业的直接对外交流更为广泛。为此,各学校也非常有必要根据本校的学科重点和师资力量,选择将经济学、社会学、国际关系、教育学、历史或艺术等作为一个专业课程来供外语专业的学生学习。

  我们目前培养出来的学生相对还是比较单薄,所以我们也有必要结合教学,搞一些有意思的课外活动,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资源,从纵向和横向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

  记者:复合型学科人才的培养是否最终会影响外语语言文学学科的地位?

  孟虹:对于外语语言文学学科本身地位的认同,我想,如果学生毕业出去,得到社会的承认,就表明这个学科得到了社会的认同。这是相辅相成的。

  其实没有一个高校的外语专业会在考虑培养复合型学科人才的同时,把外语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放在一个次要位置,它肯定还是会占主导地位的。但是我们有必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增加一些其他专业知识的传授,毕竟我们培养出来的外语人才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站在与国际交往的最前沿的,而且交流和合作的内容往往具有跨学科性。我觉得,四年教学如果只是集中在语言以及简单的国情知识和文学上的话,将无法满足社会对外语专业毕业生积极有效地承担起促进跨文化和跨学科交流的桥梁作用的要求。

  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课堂语言本身的限制,学生的视野、知识面会很窄,创造性思考分析、表达和活动能力也会受限,学生不免会抱怨“吃不饱”。

  学生自己也在积极“复合”

  记者:为什么这种争议在外语学科很明显,外语教学有哪些自身的特点?

  孟虹:外语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外语既是教学内容,同时也是教学手段;学生既是教学的主体,同时也是教学的客体,因为语言的理解和使用最终是通过学生来完成的。复合型学科人才的培养之所以在外语学科引起较大的争议,这跟外语学科本身的取名和定位也有关。如果我们真正理解语言的含义,并且正视外语专业的学生都有学过一门外语的经验,对复合型人才的争议可能就会向另外一个方面引导。

  如何将专业与外语知识有机地加以结合,这个在其他学科也有争议,其他学科中培养的专业人才可能比较好,但是如果外语不行,对于相关国家的文化上的理解也会受限制。

  记者:如果进行复合型培养,其他专业课程和外语课程相比,占一个什么样的比例?

  孟虹:这是一个关键问题,不过我们必须看到,国内多年来的外语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与现今外语人才培养方面的要求存在较大的脱节。以德语为例,像同济大学、原上海机械学院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以科技德语为重点,其他大学德语系的课程在上世纪末多数以语言学和文学为主,所以多年来培养出来的高校德语教师的专业特长也往往受此限制,这对目前高校外语学科的横向拓宽也造成了一定的制约。

  如何真正有效地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课程的具体设置既要参照教学大纲要求,也要兼顾师资情况,尽可能地根据教师的专业特长及能开设的课程情况来定。当然这一点无疑对我们教师也提出了不断拓宽自己研究领域、促进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高要求。目前我们外语学院也在讨论学科建设问题。我个人认为,第二年后的专业课的课程数相对于外语课应该逐年加大,如从三七开增加到第四年的二八开,同时外语课本身也必须进行改革,后期应该增加外语论文写作辅导课等。

  记者:这些复合型课程的教师,是用外语教学还是中文教学?

  孟虹:还是以外语教学为主。我认为,德语系的专职教学人员,应该对德国的文化和语言是非常精通的。其他专业课教学中的语言,我并不排斥部分用中文讲,这样也可以辅助性地请其他专业的老师来兼上一些课。目前国内已有一些高校的外语专业引进本科双学位制,我们外语学院今年也开始试行外语和经济、社会学、新闻、公关管理等专业相结合的双学位制教学。

  另外,随着跨国交流的增多,外语专业跨文化人才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要。如果我们培养的人才精通德国的政治、经济、社会体制,却不了解我国自己的历史、政治和经济体制的话,就如同培养了一个德国人,没有办法代表我国进行国际对话与合作。因此,我们必须培养多方面的跨文化人才,复合型既包括跨文化,也包括跨学科。这个意义上的复合型人才的要求,涵盖的面更大一些。

  外语专业应语言学科和复合型学科并存

  最近,一些外语界人士再次掀起了一股“复古风”,质疑外语院校中复合型学科存在的必要性,强烈要求“罢黜百家”,以恢复外语语言文学学科的独尊地位,目的是将外语类人才培养成精英人物、恢复学科和学校的正统性。表面上看,精英教育的沦落、急功近利的蔓延,确实在外语院校表现尤为明显。但是,是否是复合型学科造成的?我看这种认识有待分析。

  外语院校的复合型学科意指非语言领域的专业知识复合优势外语能力的学科。这两种知识门类的搭配在综合性院校根本不是问题,因为所有的院校都要求各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而此类人才的培养乃是国家大力提倡、也为社会所急需。但为何独在外语院校掀起轩然大波?我认为有几个原因:

  第一是目的之争。“罢黜论”者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维护精英教育”。那就需要分析,精英教育的去价值化是什么造成的?

  社会需要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人才,精英教育当然应该有,而且在某些特定的领域还应该特别强调(至于目前社会舆论对“精英”的贬称和误解则应另行讨论)。关键是精英究竟应该具备怎么样的素质?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我们将用什么手段来培养未来的精英人物。所谓“精英教育”,即以“培养人才”为目标,主要面向数量极少的佼佼者,层层严格选拔的教育模式。对于此类人才,目的不仅仅是要求掌握具体的专业知识,更要具备独立优秀的人格、卓尔不群的思想以及呼之欲出的领袖气质。既然传统语言文学教育可以有此大志,为何复合型学科就不可?

  第二是手段之争。教学和研究是高校的两大任务。旨在培养精英的教学方式,不仅要严格限制学生人数,还对学校整体学术思想氛围活跃、宽松与否,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导师水平等要求甚高;而科学研究以及学科自身的进一步发展,更加倚重于学术交流和思想碰撞。那么,在现行的高等教育体制框架下,外语类院校恢复语言文学的独尊地位,就一定能保证塑造出精英吗?就一定能够保证语言文学学科得到长足的发展吗?

  第三是定位之争。外语院校的复合型学科作为新兴事物发展至今不过十余年历史,时间虽短但势头强劲。面对复合型学科在外语院校的不断壮大,传统语言文学学科开始忧虑,外语院校能否一如既往地表里如一,是否需要“校如其名”,我们将向何处去?

  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中国高等教育自新中国成立起,较多参照了苏联高等教育的条块分割模式,这从很多高校的名称上便可窥知一二。但这同样不应该成为阻碍学校发展的桎梏。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师范类院校的非师范专业蓬勃发展,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理工大学的人文学科方兴未艾,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的经济、管理、新闻等学科后来居上。似乎没有听说上述著名高校因为发展了与自己校名不一致的学科门类,而备受传统学科的责难。同时,它们的定位和目标非常明确:即在学科门类逐渐健全的基础上,利用交叉学科的优势,寻找新的突破口,不仅发挥传统优势、更要打造学校特色和亮点,为高校冲击世界一流水平夯实基础。因此,中国外语院校的发展,应该通过语言学科和复合型学科的交叉融合,迸发出鲜活的时代生命力。

  一个外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遭遇记

  朱玲(化名)2002年从江西某高校外语本科毕业,凭着一张英语专业八级证书和不服输的劲头,在北京工作了4年。但是,英语教育专业的学习并没有给她带来就业优势。

  刚到北京那会儿,她是“带着一脸的阳光步出北京站,觉得北方的天空很灰、但是很高”。她并没有想到,找工作一找就是3个月。“英语专业八级吓不住多少人” ,她最初瞄准几家外企和翻译公司,半个月中,平均每天都投出去5份简历,北京所有的外资企业、合资企业都被她“投光了”。但半个月中,她只等到两个翻译公司的面试机会,其中一家是为各类经理人做报刊剪辑,另一家是汽车行业杂志,都是私企。没有一家外企“慧眼识英才”。

  私企的面试并不简单,“面试题拿来一看,朱玲傻眼了,明明是英语,可她看不懂,报刊剪辑广告中的“camera-eye”(客观报道能力)被她翻译成“摄像机镜头”,尽管联系上下文,意思让她自己也很疑惑:“每个单词都认识,但就是不知道这句话什么意思”。汽车杂志那家面试也很惨。她觉得奇怪,为什么自己所学的英语根本派不上用场?

  一次在人才市场赶场,一家中德合资的汽车企业工作人员问她:你了解汽车吗?有没有理工科背景?说几个著名汽车品牌。她极力避免自己对此无法回答的事实,拼命向对方证明,自己不仅“精通英语”,而且有两年的第二外语——德语基础,工作人员笑了,说:“对我们来说,懂外语只是说明你到公司后,工作上的语言交流没问题,但没有专业背景,你做起来很困难,我们不会付出太高的培养成本。”而在她第二次逛回到这个摊位,她看见一位年轻的男生正在和工作人员握手。他出了人才市场,朱玲追上来:“你被那家汽车公司录取了?”对方笑笑:“下周一去面试。”他从天津商学院毕业,学的是空调暖通工程,和汽车完全不相关,但是“公司人看我英语挺流利的,而且过了六级”。怏怏地和对方告别,朱玲从心里觉得他不一定能面试上,“我毕业的学校至少是211高校,他专业也不对口,英语还不如我好”。但第二次和他电话联系时,他已经被作为“特长优秀人才”聘为这家汽车公司的经理助理。

  朱玲逐渐对自己的英语能力失去信心。接下来的一个月,她只能继续疯狂地在网上找消息、投简历,她把一些做外贸或者需要英语人才的国企、私企也纳入自己的目标,一些普通私企的普通岗位列入了自己的计划。包括小公司的外贸员工、文秘等她之前不想列入考虑的“低薪低能”职位。为了排遣等待的时间,她经常去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听讲座。著名外资企业Intel的亚洲地区CEO或是麻省理工学院校长到清华的讲座,她都听得很轻松,中国人民大学每周五英语角里的如鱼得水,多少让她找回了一点信心。一周过去了,她总算接到一家影视公司的面试通知。这家公司专门引进国外原版影片,配上中文翻译字幕。面试时,她被要求听一段影片对话,然后给出中文译文,影片是一部科幻片,让她至今耿耿于怀的是,她听到的部分是主角得意而炫耀、像蹦豆子一样介绍自己相比另一款同类机器人的优越之处。不到20分钟,她强忍着泪水离开计算机前,勉强对工作人员说了声谢谢,离开了。

  两个月后,她逐渐意识到,自己凭着一张英语八级证书,根本在北京找不到英语相关的合适岗位,很多真正需要英语人才的公司,往往对专业背景要求很高,尽管在校期间,她曾兼职做过英语教师、参加过国际大型博览会的志愿翻译、为一些小型企业做过文档翻译或口译,在北京,她无法做到和以前一样好。

  三个月后,她终于结束了找工作之旅,得到一家专门出版英语教材教辅的著名出版公司的编辑职位。让她奇怪的是:“觉得自己英语很好的感觉,又回来了。”之后的工作,“可以用如鱼得水来形容”。

  2006年8月,她打算再次跳槽,考虑到“英语还是唯一强项,而且有经验”。但让她痛苦的是,“今天找工作好像不比四年前更容易”。四年前的经历,在今天又反复出现。三年编译经验,仍然无法敲开她梦寐以求的外企的门,甚至一些合资企业,仍然用三年前的同样的语气问她:“有这个行业的背景吗?”

  看着一些非英语专业或和公司要求的行业对口的专业性英语毕业生(如外贸英语、旅游英语)比她轻松地找到合适的岗位,朱玲非常困惑,到底是由于英语专业优秀毕业生太多,自己的英语“还不够好”,还是因为自己“没有英语以外的专业背景”?

  来源:科学时报

如有相关问题,可拨打免费咨询热线:010-58443520

考试培训小助手

本科留学qq:436560382

研究生留学qq:437946603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外语电子周刊

推荐阅读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