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同声传译难在哪
http://en.jybest.cn 中国教育在线 于洋新浪博客 2010-04-27 大 中 小
特别提醒:科学填报志愿比取得好成绩更加重要。考试结束了,尽快估分选大学、确定志愿吧。请点击这里,帮你解决!
近来电视同传的使用越来越多,有一部分原因就是电视节目内容的多样化。特别是对时效性要求较高的电视节目,国内的观众也能跟上国际事件的节拍,第一时间了解事情的进展。比如近年来在直播中使用同传的奥斯卡颁奖礼、诺贝尔颁奖、伊战新闻、方程式赛车等等,都大大提高了节目时效性,使用同传也成为了必然的选择。然而,从同传译员的角度来讲,电视同传是一项艰巨的挑战。
在笔者的实际工作中,曾接触过一定的电视口译的工作,其中包括同传和交传。对于电视节目的交传,可能和普通的交传差别并不会太大,因为使用交传的情况大多是在节目访谈中邀请了外国嘉宾,而译员的工作就是帮助嘉宾与现场的主持人和观众交流。这样的工作性质和普通交传不会有很大差别,唯一的一点可能就就是在嘉宾与现场进行交流时,说话人通常会一口气说比较长(比如为了录像完整的需要),而译员在翻译时一般也不需要把每一句都原原本本的说出来,只要把主要的意思总结出来,用简明扼要的话表达就可以了(通常导播也会这样要求译员的)。但对于电视节目的同传来讲,难度就要大得多。因为在直播节目中进行同传的条件和在一般会场会有很大差别,而这种差别给译员的工作无疑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在这篇文章里,笔者就和大家分享一下电视同传和普通同传不同之处的一些个人看法。
电视同传之所以困难,主要的原因就是在这样的工作模式下,同传面临的工作客观条件更“差”,而观众对同传的期待又更“高”。之所谓“差”和“高”,是相对于一般会议上使用同传的条件而言的。
以下就对电视同传和会议同传中的几个因素做个简单的比较分析:
1)工作环境
电视同传最关键的一个难点,就是其工作的条件原本并不是为同传工作所设计的,也就是说同传要克服更多的困难。通常在会议同传中使用的是专门的翻译间(booth), 与外界隔音,且信号使用专门的设备也较为干净清楚。但是在电视同传中大多是直接在演播室里,很难专门搭建翻译间。这样会给翻译带来更大的干扰。且使用的耳机也大多是演播室里原有的耳机,这种用于导播的耳机其实并不适合用于同传,因为同传工作的条件需要一边听到耳机里的声音但同时还需要监听自己的声音。另外直播节目背景里的噪音也会是很大的障碍,比如在赛车过程中一直存在的引擎声很大,更难听清车手和车队的对话。
2)语言因素
除了外在环境方面的因素外,电视语言本身也是一个问题。首先就是节目当中说话人的速度有时会很快。在正式会议中,有时发言人会照顾翻译工作而在一定程度上放慢讲话速度,或者有时翻译能在会前拿到发言相关的材料进行准备,这都能使翻译工作轻松一些。但在电视同传中就很难实现,因为其实国际信号的节目在制作时是没有也不会考虑翻译的,其采访或播报的时候语速快很多。另外作为电视节目的一个特点,就是信息量大,在节目中会出若干人物(且是不可预见的),他们所发表的意见可能涉及任何方面,这也给译员带来很大挑战。此外,在直播中有时会遇到口音很重或使用俚语很多的情况,比如在伊战中士兵的讲话,或方程式赛车中车手和车队的通话,不但速度快,有时也缺少逻辑,听起来有很大的难度。
3)观众期待
而对于译员翻译出来的产品,在电视中的效果和在常规会议中也是不同的。
首先,由于使用的话筒更加灵敏,在电视同传中任何瑕疵都会被放大化。比如气息是不是太大,距离话筒的远近是不是合适,表达是不是流畅,等等,在观众的感知里会更加敏感。
另外,观众会下意识地期待译员的表达能和播音员一样口齿清楚,当然译员的普通话必须基本标准,但是跟播音员比较,也必然会使译员处于很不利的地位,这其实对于译员来说是不公平的。因为译员并没有受过像播音员一样专业的训练,而且事先也不可能有稿子准备,所有的信息都是在瞬间转化成另一种语言,同时还要面对电视直播的心理压力以及工作本身的巨大挑战,很难达到播音员一样的字正腔圆。
这就是笔者在实际电视口译中积累的一点想法,希望能够抛砖引玉,欢迎大家的共同交流。
考试培训小助手
本科留学qq:436560382
研究生留学qq:437946603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