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省公务员联考申论冲刺:锤炼语言 彰显文章个性
http://gongwuyuan.eol.cn 来源: 作者:中公教育 2010-04-20 大 中 小
今年13省申论考试大纲对“文字能力”的说明大都沿用了2010年国考大纲的相关表述:“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对事件、观点进行准确合理的说明、陈述或阐释。”这一要求无疑也是有特色的。何谓“指定的”语种?语种当然是语言种类,“指定的”当然是指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使用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国家机关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公务用语用字”。按照国家法律和机关工作实际的要求,申论考试“指定的语种”,只能是规范的现代汉语普通话及其对应的规范汉字,不能运用古文或英语。
从以往考试经验看,有些考生运用语言文字的水平,的确是影响成绩提升的一个瓶颈。既然今年的考试大纲首次明确了语言种类等要求,考生就应该把握方向,提高语言文字运用的水平,以实现瓶颈突破和分数提高。其一要把握语种的正确性。要保持语言的纯净,避免在答案中夹杂脱离语言环境的英文单词或古文、方言等。其二要把握语言的规范性。申论的作答一般要采用政论语体,符合机关行文的规范,保持良好文风,运用政论性、说明性文字要严谨平实、大方得体。其三要适度追求语言的生动性。所谓适度,是指符合机关行文规范和政论语体要求,这是申论作答中运用语言的前提。但如写作类试题的作答要求中有“语言生动、富于鼓动性和感染力”等字样,就要在把握分寸的前提下力求提高语言的生动性,使用丰富的词汇,适当引用大众口语俗语和流行热词,适当引用经典和自创文采斐然、琅琅上口的警句;灵活恰当地运用修辞方式,如比喻、反诘、感叹等,使用排比整齐、富有气魄的句式,增强语言魅力,以引起阅卷者的正面评价。
申论总体得分的大项在于文章,而多数考生的弱项也是文章。考生在文章方面的问题,一是内容上的,思考问题不深,写不出有实质意义的内容;二是形式上的,不懂得文章的一般要求和申论的特殊要求,写起文章来主观先行,照搬套路、千篇一律,开头结尾加对策,三大段构成一篇文章。按照近年国家和省级申论考试评分的规律来看,有个性锋芒而不咄咄逼人、勇于展示自我又不违反公务员身份的文章得分较高,这表明了阅卷者的取向,也为考生指明了努力方向。在文章观点上、结构上、材料上、语言上都要立足政府角度和公务员身份,彰显个性,展示自己与其他考生的差异性,使通过文章表现出的“4种能力”对阅卷者来说具有说服力,拉开与对手的竞争差距。在总体内容正确——观点准确、语言得体的基础上,作答表现出的个性特征越鲜明、越强烈,越能说服打动阅卷者,与对手的距离也就越大。所以,申论作为主观型试题的考试,一定程度上是作答者之间个性魅力的竞争,有分寸、有节制地寻求你与对手的差异化,并且扩大这种差异,把独特的思考结果用富有个性的语言表达出来,你的魅力就展露出来,相比于对手的优势也就建立起来了。
那么这种个性化表达有没有速成的途径呢?其实在文章的4个环节是可以画龙点睛的,在最易抓住阅卷者视线的地方,进行一些巧妙的设计,不用费太大功夫,就能凸显自己文章的与众不同,争取一定程度的加分。
这4个环节在于:标题、开头、结尾和每段的首句。标题要拟得醒目,既能深刻揭示主题、文体,又富于文字表现力。最好能从格言成语中化用,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如“非常之时必有非常之为,非常之举必以非常之力”;文章的第一段和每一段的开头(即首句)都要用心设计,在开头和首句醒豁地表明观点,概括全文、全段的主旨。首段、首句要把问题的概括、观点的申明用引人注意的方式表达出来,比如运用领导人的名言和文化经典警句来加以突出、唤起重视;全篇的结尾要圆满、有力。运用权威或经典论述,提高理论层次,并且展示问题解决的趋势,说明问题一定能解决、现状一定能改善、前途一定有希望,语言斩钉截铁、干脆有力,给人以鼓舞和力量。在圆满作结、令人欣慰之余,还要留足空间,拓展主题的内涵,引人思考、令人回味。
只要这4个环节能设计好,吸引阅卷者的亮点能够与文章的主体内容相得益彰,考生完全可以有信心取得理想的成绩。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