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省公务员联考“循规蹈矩”攻克“判断推理”
http://gongwuyuan.eol.cn 来源: 作者:华图教育 2010-04-20 大 中 小
在13省联考的行测环节,其中逻辑判断是判断推理部分最典型的逻辑题目,在各种公务员考试中也占有重要地位。近些年逻辑判断题目专业性明显提高,特别是国考、山东、江苏省考逻辑判断专业性非常高。如果没有足够的专业基础知识,很难再短时间把这些题目做好。但逻辑判断考题并非无规律可循,无方法可解,尽管逻辑判断的内容涉及自然和社会的各个领域,但并非考核这些领域的专业知识,而是考查学生运用基本的逻辑知识来解决常规的逻辑问题。逻辑判断考试的能力涉及分析、综合、理解、概括、判断、推理、论证、类比等思维能力,需要考生掌握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基本概念,熟悉联言、选言、假言推理,熟悉掌握必然性推理和或然性推理,才能快速有效的解题。
逻辑判断主要考查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这种题型的最大特点是:每道题给出的一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其常考题型有直接推导型、削弱质疑型、加强支持型、前提假设型、解释说明型、逻辑运算型、判断推理型等。近几年考试比较多见的题型就是加强支持型,削弱质疑型,直接推理型和逻辑推理型。
解逻辑判断题目方法很多,书本中通常会讲到代入法,图表法,逻辑法,排除法,计算法等等。这里主要说下假设法。逻辑判断中的难题很多都可以用假设法,逻辑判断中使用的假设法所使用的逻辑就是反证法的思路。就是先假设一个判断的真假,然后根据判断的真假,得出一些新的判断,若是出现矛盾就舍去假设;若是没有产生矛盾,假设就是成立的。在逻辑判断试题中假设法分为两类,一类用题干假设法,也就是依据题目的意思特别是几个真几个假,然后做出假设,推导看是否有矛盾,根据这个矛盾的有无断定假设的真假;第二类是选项假设法。公务员考试中任何一个逻辑判断题目的选项都是四个,只要依据题设进行假设、B、C、D中的一个真或者假,然后根据逻辑基本知识进行判断。下面以各地真题来领会这些方法。
江苏行测逻辑判断练习
例题1.江苏省2008年行测A类第84题
84.有人对“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名言的理解是:“如果不到长城,就不是好汉。”
假定这种理解为真,则下列哪项判断必然为真?( )
A.到了长城的人就一定是好汉 B.如果是好汉,他一定到过长城
C.只有好汉,才到过长城 D.不到长城,也会是好汉
【答案】B
【解析】“如果不到长城,就不是好汉。”为真,根据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形式的否定后件式,可以推出“是好汉,所以,到过长城。”“如果……那么”关系属于充分条件,只能由前项推出后项,所以选项B符合题意。A、D两项属于无效形式,故正确答案选择B。
例题2.江苏省2009年行测A类第52题
52.某班级有学生做好事不留名。甲、乙、丙、丁等4位老师对班上的4位学生表达了他们的看法。
甲说:“这件事如果不是张三做的,肯定就是赵六做的。”
乙说:“这件事如果是张三做的,那么李四或王五也会做。”
丙说:“这件事如果李四不做,则王五也不做;赵六也不会是做这件事的人。”.
丁说:“这件事肯定是张三做的,而李四与王五都不会做。”
事后得知,四位教师的看法中只有一种是对的。
据此,可以推出做好事的学生是( )
A.张三 B.李四 C.王五 D.赵六
【答案】C。
【解析】乙和丁说的话矛盾,故一真一假。那么甲和丙都是假的,得到不是赵六做的,丙本身是一个联言判断,由于赵六不做,要是丙假,只能是前面的联言肢假,要使“这件事如果李四不做,则王五也不做”为假,故王五做。故正确答案选择C。
例题3.江苏省2009年行测B类第108题
108.某大学将在赵、钱、孙、李、周、吴等6位同学中选拔几位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考察,老师们对6位同学形成了如下共识:
(1)不选拔赵
(2)或者选拔孙,或者不选拔钱
(3)如果选拔李,则不选拔周
(4)赵、钱、周都有可能被选拔出来
(5)如果不选拔赵,则一定选拔李
(6)选拔孙,或者选拔吴
据此,可以推出
A.选拔赵、钱、孙 B.选拔钱、孙、李
C.选拔孙、李、吴 D.选拔李、周、吴
【答案】B。
【解析】根据(1)可知不选赵,排除A,右由(3)可知李和周不能同时入选,排除D,又由(6)可以知道孙和吴不能同时入选,故排除C,因此正确答案选择B。
山东行测逻辑判断练习
例题4.山东省2009年行测第68题
68.关于确定一项突击性任务的人选,甲、乙、丙三位推荐人的意见分别是:
甲:不是选派小张,就是选派小王。
乙:如果不选派小张,就不选派小王。
丙:只要不选派小王,就不选派小张。
以下几项中:同时满足甲、乙、丙三人意见的方案是( )。
A.两人都选派 B.两人都不选派
C.选小张,不选小王 D.选小王,不选小张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的意思,需要同时满足甲、乙、丙三人的方案,那么,甲、乙、丙三人的话同时是真的。阅读题干可知,甲、乙两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前件相同,后件是相互矛盾的,要想让这两个命题同时为真,根据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逻辑性质,其前件必须是假的。也就是说,“不选派小张”为假,即“选派小张”为真。把“选派小张”与丙的意见“只要不选派小王,就不选派小张”相结合,构成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可以得到结论“选派小王”。也就是说,同时满足甲、乙、丙三人意见的方案是A项:两人都选派。所以,正确选项是A。
例题5.山东省2009年行测第67题
67.飞鸟的集体自杀,是大自然的一个难解之谜。当今一个通行的说法是:鸟类集体自杀,主要是地球磁极的移动使他们看不准定向标。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专家的观点?( )
A.空气漂浮的大量毒气云团是飞鸟致死的元凶
B.飞鸟的集体死亡一般是大自然的偶然事件
C.飞鸟吃了河海里以有毒藻类为食的虾蟹致死
D.火山爆发产生大量硫化物造成飞鸟的集体死亡
【答案】D。
【解析】题干的观点是鸟类集体自杀,主要是地球磁极的移动使他们看不准定向标。要反驳或者削弱这个观点就是要指出,鸟类集体自杀,不是因为地球磁极的移动使它们看不准定向标。而是其它的原因。对选项进行分析,A,C都没有体现集体自杀,不能对题干进行削弱,而B项只是说明一个事实,也没有对题干进行反驳,而D项硫化物造成飞鸟集体死亡,是他因削弱。
例题6.山东省2008年行测第84题
84.已知:(1)如果甲和乙是肇事者,丙就不是肇事者;(2)如果丁是肇事者,那么乙就是肇事者;(3)甲和丙都是肇事者。
由此推出( )。
A.乙和丁都是肇事者 B.乙和丁都不是肇事者
C.乙是肇事者,丁不是肇事者 D.乙不是肇事者,丁是肇事者
【答案】B。
【解析】题干中根据(3)甲和丙都是肇事者,那么(1)充分条件是否定后件,故甲或者乙不是肇事者,又甲是肇事者,故乙不是肇事者;再根据乙不是肇事者,在(2)这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中也是否定后件,我们可以得到丁也不是肇事者;故答案选择B。
云南行测逻辑判断练习
例题7.云南省2009年行测第88题
88.近年来,立氏化妆品的销量有了明显的增长,同时,该品牌用于广告的费用也有同样明显的增长。业内人士认为,立氏化妆品销量的增长,得益于其广告的促销作用。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
A.立氏化妆品的广告费用,并不多于其他化妆品
B.立氏化妆品的购买者中,很少有人注意到该品牌的广告
C.注意到立氏化妆品广告的人中,很少有人购买该产品
D.近年来,化妆品的销售总量有明显增长
【答案】B。
【解析】如果选项B成立,那么立氏广告的增长并不是由于广告的作用引起的。
例题8.云南省2009年行测第90题
90.美国前总统林肯说:“最高明的骗子,可能在某个时刻欺骗所有的人,也可能所有的时刻欺骗某些人,但不可能在所有的时刻欺骗所有的人。”
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那么下述哪项断定必定是假的?( )
A.林肯可能在某个时刻受骗
B.林肯可能在任何时候都不受骗
C.不存在某一时刻有人可能不受骗
D.不存在某一时刻所有的人都必然不受骗
【答案】B。
【解析】最高明的骗子,可能在某个时刻欺骗所有的人,这个如果成立,林肯是人,故他也有可能受骗,这个判断必定是假的。故正确答案选择B。
例题9.云南省2008年行测第76题
76.在某次税务检查后,四个工商管理人员有如下结论:
甲:所有个体户都没纳税。
乙:服装个体户陈老板纳了税。
丙:个体户并非都没有纳税。
丁:有的个体户没纳税。
如果四个人中只有一人断定属实,那么以下哪项是真的?( )
A.丁断定属实,陈老板未纳税 B.丁断定属实,但陈老板纳了税
C.丙断定属实,陈老板纳了税 D.甲断定属实,陈老板没有纳税
E.丙断定属实,但陈老板没纳税
【答案】E。
【解析】丙判断翻译过来是有的纳税了,那么丙和丁是下反对关系,不能同假,必有一真,依据题意,甲和乙都是假的,又甲和丙是矛盾关系,故丙为真,陈老板没有纳税。故正确答案选择E。
天津、陕西行测逻辑判断练习
例题10.天津、陕西、湖北2009年行测第77题
77.文学院有学生为优秀奖学金获得者。除非各学院有学生为优秀奖学金获得者,否则任何学院都不能从学校领取奖学金。计算机学院可以从学校领取奖学金。
由此可以推出( )。
A.文学院可以从学校领取奖学金
B.文学院有的学生不是优秀奖学金获得者
C.计算机学院有的学生是优秀奖学金获得者
D.计算机学院有的学生不是优秀奖学金获得者
【答案】C。
【解析】“各学院有学生为优秀奖学金获得者”是“学院能从学校领取奖学金”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即可能存在其他原因而导致学院不能领取奖学金,因此不能推出A项;文学院和计算机学院有可能全部学生都是奖学金获得者,因此可以排除B、D项;计算机学院可以领取奖学金一定是学院有学生为奖学金获得者,故C项正确。
例题11.天津、陕西、湖北2009年行测第79题
79.越来越多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究其原因竟是睡得不好。睡眠时间太少,会引发种种不适,甚至导致疾病。研究指出:每晚睡眠不足四小时的成年人,其死亡率比每晚能睡七八个小时的人要高180%。但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对100多万人观察后得出结论,每天睡八小时以上的人,他们的死亡率比每晚睡六至七个小时的人高120%。
如果这段文字表述的内容是正确的,以下断定最不可能正确的是( )。
A.每晚睡眠时间太多或太少, 都会使人的寿命缩短
B.每晚睡眠时间少于四小时的人的死亡率比每晚睡眠时间多于八小时的人要高
C.有时睡眠时间少于四小时、有时睡眠时间多于八小时的人的死亡率比每晚睡眠时间为七小时的人高150%
D.每晚睡眠八小时以上的人如果改为每晚睡眠不足四小时,所受的危害要加大
【答案】C。
【解析】题干中两项结论均是针对“每晚睡眠不足”或“每天睡眠时间过长”的人而言的,C项中“有时”睡眠不足或时间过长的人与题干中结论所针对的主体不符,不具有可比性。故选C。
例题12.天津、陕西、湖北2009年行测第82题
82.气候变暖后,一般中高纬度地区粮食产量增加,而热带和亚热带只能以一些耐高温作物为主,产量下降,尤其是非洲和拉丁美洲。全球最贫穷地区饥荒危机将增加,饥饿和营养不良引起机体免疫力下降,增加人们对疾病的易感性。
由此能推出( )。
A.中高纬度并非是全球最贫困的地区
B.非洲和拉丁美洲存在全球最贫困地区
C.全球变暖对中高纬度气候的影响小于对热带和亚热带气候的影响
D.全球变暖对非洲和拉丁美洲粮食产量的影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答案】B。
【解析】题干中:产量下降,那么饥荒危机增加(存在最贫困),中高纬度地区产量增加就消除最贫困吗?这是不可靠的推断。还可有其他导致贫困的原因存在,A项没有根据。C项偷换概念。把对变暖“产量”的影响偷换为“对气候的影响”。无基数的“平均数”谬误。全球其他“热带、亚热带”情况不清楚,非洲和拉丁美洲与世界平均数无可比较。D项可排除。以“非洲、拉丁美洲”作为“热带、亚热带产量下降”的实例,并说“全球最贫困地区饥荒增加”,可概括出B:非洲和拉丁美洲存在全球最贫困地区。答案B。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