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科技大学校训为:明德求是,日新自强(Virtue, Truth, Advance)。
新十年新征程,确立校训正当时
经过十年发展,南科大已经形成了“敢闯敢试、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追求卓越”的创校精神和“创知、创新、创业”的办学特色,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综合素养、创新能力”的拔尖创新型人才,并将“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作为办学目标。
2017年,学校第一次党代会作出了深化思想文化建设工作的全面部署,提出了“大学文化培育计划”。2018年,学校制定《南方科技大学思想文化建设五年行动纲要》,提出了“十大行动”,其中的“大学精神塑造行动”强调要总结提炼南科大精神,凝练符合南科大气质的校训,并将“校训校风、学校精神引领作用显著”和“校风师德师风极具感染力”作为2022年战略目标之一。2020年,在十周年校庆之际,学校系统总结了办学经验和创校精神,逐步形成具有南科大特色的精神谱系。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学校也进入了新十年再出发、全面争创一流的开局之年和关键之年,迫切需要进一步凝聚共识,加强校风校训和校园文化建设,确立校训正当其时。学校在春季学期务虚会、战略发展规划研讨会明确了校训提炼方向,会议指出,校训校风学风是“百年”之问,下一步我们要思考并初步形成南科大的校训。形成具有南科大特色的校风学风,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引领学校发展,传承学校精神,成为全校师生员工的热切期盼。
上下联动博采众议,全员参与广聚共识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校风校训建设工作,将其作为学校年度思想文化建设重点工作和校党委年度工作要点来深入开展,从而进一步塑造大学精神,凝心聚力开创全面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从2021年3月开始,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结合今年的党史学习教育牵头开展“学党史、立校训”工作,分为学习讨论、宣传发布和落实推广三个阶段推进。学校先后召开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和校风校训建设研讨会,明确了校训提炼的五个原则:一是要体现中国文化自信,代表中国大学、中国气派;二是要体现道路自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代表中国道路、中国发展,“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应得到彰显;三是要体现时代特征,彰显新时代民族精神、伟大建党精神和深圳精神;四是要体现精神追求与科学信仰,聚焦学生“做人”和“成才”两大问题;五是要体现时空的包容性,使之真正能回答“百年”之问。
师生观看“大学之魂——中外校风校训巡礼”主题展
南科大精神与校风校训大讨论
4月23日,“大学之魂——中外校风校训巡礼”主题展开幕,拉开了全校“南科大精神与校风校训大讨论”的序幕。在五个提炼原则的明确指引下,各二级党委(党工委)分别进行了主题研讨,并部署各基层党组织开展讨论。学生工作部(校团委)、校友会等面向学生群体、历届校友、在校师生和社会各界人士征集大家对校训的意见建议。学校党史学习教育办公室、青年干部培训班等也分别开展大讨论,为校训确立工作建言献策。通过大讨论,广大师生充分意识到在新十年发展阶段确立校训、凝聚南科精神的重要性,对校训提炼方向表示认同。
文化艺术专家委员会年度会议现场
8月8日,南科大文化艺术专家委员会2021年度会议召开,将校训建设专项工作列为重要议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蒋述卓等13位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南科大的校训提炼方向和五个原则非常符合其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确立校训事关学校发展百年之基,应尽快确定并加以大力推广。期间,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文化专家罗海鸥、资深翻译家何道宽等也为南科大校训确立工作提供了宝贵意见和建议。
半年多的时间里,全校师生踊跃参与“学党史、立校训”工作,通过主题展览、学习讨论、专家研讨、问卷调查等方式,集思广益、凝聚共识,在校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在8月27日的秋季战略规划发展研讨会上,校风校训和师德师风建设被列为重要议题,与会人员进行了深入研讨。同时,学校党委行政老领导也对校训提炼工作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9月1日,中共南方科技大学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一百一十二次会议经讨论后正式确立了南方科技大学校训。
明德求是,日新自强
校训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是全体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既是办学理念、治校精神的反映,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传统,代表着校园文化和教育理念,是人文精神的高度凝练,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积淀。“明德求是,日新自强(Virtue, Truth, Advance)“的释义如下:
明德树人、求是治学、日新立校、自强报国,共同构成了南科大作为新型研究型大学的核心精神内涵。“明德求是”是南科人的精神底色,“日新自强”是南科人的实践取向,二者构成认识与实践、思想与行动的有机统一,彰显了个人修为、大学追求与报国担当。
“明德”出自《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中国传统教育以德育为核心,培养崇高的道德理想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之一。而对个人而言,最大的“明德”与“守正”莫过于涵养家国情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强调教育的目标在于通过确立和弘扬“光明正大”的德行,塑造人格、树立精神,培养爱国奉献、恪守正道、知行合一的人才。“立德树人”既是对传统教育思想精华的弘扬,也是对当今时代社会发展作出的与时俱进的创新。作为新时代新大学,南科大坚持立德树人,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时代新人。“明德”也寓意南科大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提升新时代教师素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首要任务,把师德师风建设融入校训校风传承。“明德”是中国古代对教育、对人才的最有智慧的理解,是中国育人观念的精髓,也是中国文化自信的体现,故放校训第一。
“求是”出自《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求是”是追求真理、探求知识的态度,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马克思主义最好的结合,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实事求是的实质是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而这种科学精神也是人类精神世界中不朽的旋律。它能够激励人们消除愚昧思想,寻求真理和创新,不断推动社会进步。它体现在坚定不移的求实精神、尊重事实的务实精神、独立思考的理性精神和创新的开拓精神。南科大将求是精神落实到办学治校各个方面、尤其是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实现学校的持续高水平发展。放在校训第二,代表知识追求与科学精神。
“日新”出自《礼记·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既是哲学命题也是实践命题,是对事物推陈出新的发展规律的探索与把握,也是对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实践认知。作为一所新时代新大学,南科大肩负着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使命,以创新立校,以改革兴校。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日新”成为推动这所大学创建发展的不竭精神动力,在创建发展过程中,南科人也凝练了开放包容、上下求索、勇于变革、追求卓越、臻于至善、力求极致的精神特质。“日新”是包括全体师生和广大校友在内的全体南科人极具共识的价值认同,是南科人自我生长的价值理念和精神桅杆。放在校训第三,意在彰显南科大作为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校的立校之本和一以贯之的办学理念。
“自强”出自《周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包含三方面的意思:自尊、自立、自信,既是个人发展的必备品质和强大动力,也是一种能力塑造,是服务人民、报效祖国的能力,是国家举国体制的能力,也是新时代民族精神的体现。作为一所以“科技”命名的大学,南科大要肩负起历史赋予的崇高使命,在关键科学问题上实现重大突破,实现更多从重大原创性发现到颠覆性技术发展的完全自主创新,担当起科技强国的重担。放到校训第四,具有时代特征与信仰追求。
“明德求是,日新自强”是全体南科人共同的精神坐标,体现了南科大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之道,以南科大实践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校训确立是学校党史学习教育“学党史、立校训”工作取得的阶段性重要成果,标志着南科大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迈向新高度,学校的精神内核日益坚实,精神谱系更加丰富,在新十年的新征程中,为全体南科人奋力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新型研究型大学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我校将以校训确立为契机,深入开展新型育人体系打造行动、师德师风建设行动、行政作风建设行动、荣誉体系健全行动、校园文化体系完善行动、影响力拓展行动等六项专项行动,以此凝心聚力,激励在校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为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新型研究型大学不懈奋斗,为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南科大贡献。
中国教育在线 林剑 通讯员 庞翠琼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